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滚轮轴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滚轮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33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2
本申请涉及一种滚轮轴承,其包括外圈、内圈、滚动组件、挡圈,所述滚动组件设置有多组,所述滚动组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所述第一滚动体和所述第二滚动体设置在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内圈上并将所述第一滚动体与所述第二滚动体限位,并排设置的所述第一滚动体与所述第二滚动体之间形成有摩擦间隙,相邻的所述第一滚动体与所述第二滚动体之间形成的所述摩擦间隙错位设置。本申请具有避免轴承在使用时不同列且不同行的两个滚子发生端面接触,产生错位摩擦情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轴承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滚轮轴承


技术介绍

1、堆垛机是一种用于物流仓储的设备,主要用于在仓库中搬运、堆放及从货架上取放货物,在堆垛机中,堆垛机立柱上的滚轮轴承对整机的工作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传统的堆垛机采用nutr系列款式的滚轮轴承作为立柱导轮,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堆垛机一般高度为10米到50米,整体高度较高,垂直使用的长距离轨道会导致轴承与轨道难以预紧,轴承在轨道上偏斜,轴承上承受轴承力和偏载的径向力,在轴向力和偏载径向力的作用下,轴承内部两列滚子之间旋转的速度会产生偏差,两列滚子在中间接触端面会沿圆周方向发生偏离,不同列相邻行的两个滚子首先在倒角接触并逐步过渡到端面接触和脱离接触并进入下一次循环;同时在轴向力的作用下,轴承中的两列滚子会在中间接触面发生错位摩擦,不同列且不同行的两个滚子发生端面接触,产生了较大的摩擦甚至磨损,从而造成轴承发热,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并造成设备运行精度降低和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避免轴承在使用时不同列且不同行的两个滚子发生端面接触,产生错位摩擦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滚轮轴承。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滚轮轴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滚轮轴承,包括外圈、内圈、滚动组件、挡圈,所述滚动组件设置有多组,所述滚动组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滚动体,所述第一滚动体和所述第二滚动体设置在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内圈上并将所述第一滚动体与所述第二滚动体限位,并排设置的所述第一滚动体与所述第二滚动体之间形成有摩擦间隙,相邻的所述第一滚动体与所述第二滚动体之间形成的所述摩擦间隙错位设置。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组滚动组件中的第一滚动体与第二滚动体位于同行,第一滚动体与第二滚动体之间的位置具有摩擦间隙,会发生端面接触,而将相邻的滚动组件上的摩擦间隙错位设置,既可有效地避免不同列且不同行的两个滚子发生端面接触的情况,有效地避免了轴承在使用时不同行的两个滚子发生端面接触,产生错位摩擦的情况。

5、优选的,所述滚轮轴承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设置在所述挡圈上并将所述第一滚动体与所述第二滚动体罩设。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尘罩的设置,有效地增加了滚轮轴承的密封性,增加了滚轮轴承的使用寿命。

7、优选的,所述第一滚动体、所述第二滚动体均为圆柱滚子。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滚动体、第二滚动体均为圆柱滚子,实现了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滚动摩擦。

9、优选的,所述第一滚动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滚动体的长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滚动体的长度大于第二滚动体的长度,使得第一滚动体与第二滚动体之间形成的摩擦间隙不会位于中央,将相邻滚动组件上的第一滚动体与第二滚动体相反设置,即可将摩擦间隙调整至不同的位置。

11、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滚动体的大小相同,多个所述第二滚动体的大小相同,当所述滚动组件的数量为奇数时,第一个或最后一个所述滚动组件替换为间隔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大小相同的多个第一滚动体、多个第二滚动体的设置,便于生产加工和安装,当多个第一滚动体大小相同、多个第二滚动体大小相同时,由于轴承中构成一个圆环形,需要首尾相连进行安装,当滚动组件的数量为奇数时,会出现第一个滚动组件和最后一个滚动组件上的摩擦间隙相同的情况,通过间隔组件的设置,将第一个滚动组件或者最后一个滚动组件替换为间隔组件,将间隙错位以保持效果。

13、优选的,所述间隔组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三滚动体和第四滚动体,所述第三滚动体和所述第四滚动体之间形成有间隔间隙,所述间隔间隙与所述摩擦间隙错位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滚动体和第四滚动体的设置,第三滚动体与第四滚动体之间形成的间隔间隙与摩擦间隙错位设置,避免了轴承在使用时不同行的两个滚子发生端面接触,产生错位摩擦的情况。

15、优选的,所述第三滚动体与所述第四滚动体均为圆柱滚子,所述第三滚动体与所述第四滚动体的大小相同。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大小相同的第三滚动体与第四滚动体的设置,使得间隔间隙位于中央位置,大小不同的第一滚动体、第二滚动体形成的摩擦间隙不位于中央位置,间隔间隙可以同时与相邻的两个摩擦间隙错位设置,实现了间隔间隙与摩擦间隙的错位设置。

17、优选的,所述内圈上开设有注油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注油孔的设置,便于使用者通过注油孔对轴承内部进行注油使用。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滚动组件的设置,将第一滚动体与第二滚动体之间形成的摩擦间隙错位,使得受轴向力与偏载径向力的轴承无法产生不同列且不同行滚子的端面接触,有效地避免了轴承在使用时不同列且不同行的两个滚子发生端面接触,产生错位摩擦;

21、2.通过间隔组件的设置,当多个第一滚动体大小相同、多个第二滚动体大小相同时,且滚动组件数量为奇数个时,将第一个滚动组件或者最后一个滚动组件替换为间隔组件,将间隙错位,以保持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1)、内圈(2)、滚动组件(3)、挡圈(4),所述滚动组件(3)设置有多组,所述滚动组件(3)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滚动体(31)和第二滚动体(32),所述第一滚动体(31)和所述第二滚动体(32)设置在所述内圈(2)与所述外圈(1)之间,所述挡圈(4)设置在所述内圈(2)上并将所述第一滚动体(31)与所述第二滚动体(32)限位,并排设置的所述第一滚动体(31)与所述第二滚动体(32)之间形成有摩擦间隙,相邻的所述第一滚动体(31)与所述第二滚动体(32)之间形成的所述摩擦间隙错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轴承还包括防尘罩(5),所述防尘罩(5)设置在所述挡圈(4)上并将所述第一滚动体(31)与所述第二滚动体(32)罩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体(31)、所述第二滚动体(32)均为圆柱滚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体(3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滚动体(32)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滚动体(31)的大小相同,多个所述第二滚动体(32)的大小相同,当所述滚动组件(3)的数量为奇数时,第一个或最后一个所述滚动组件(3)替换为间隔组件(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组件(6)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三滚动体(61)和第四滚动体(62),所述第三滚动体(61)和所述第四滚动体(62)之间形成有间隔间隙,所述间隔间隙与所述摩擦间隙错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滚动体(61)与所述第四滚动体(62)均为圆柱滚子,所述第三滚动体(61)与所述第四滚动体(62)的大小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2)上开设有注油孔(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2)为螺栓轴内圈(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1)、内圈(2)、滚动组件(3)、挡圈(4),所述滚动组件(3)设置有多组,所述滚动组件(3)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滚动体(31)和第二滚动体(32),所述第一滚动体(31)和所述第二滚动体(32)设置在所述内圈(2)与所述外圈(1)之间,所述挡圈(4)设置在所述内圈(2)上并将所述第一滚动体(31)与所述第二滚动体(32)限位,并排设置的所述第一滚动体(31)与所述第二滚动体(32)之间形成有摩擦间隙,相邻的所述第一滚动体(31)与所述第二滚动体(32)之间形成的所述摩擦间隙错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轴承还包括防尘罩(5),所述防尘罩(5)设置在所述挡圈(4)上并将所述第一滚动体(31)与所述第二滚动体(32)罩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体(31)、所述第二滚动体(32)均为圆柱滚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军梅建洛程凯苑蕾宋词吴元朕
申请(专利权)人:柯拉思利工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