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杠升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37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丝杠升降结构,涉及磨床领域,其包括伞齿轮,所述伞齿轮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杠本体,所述伞齿轮上安装有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所述伞齿轮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座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轴圈固定连接在所述伞齿轮上,所述伞齿轮上安装有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座圈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块上,所述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轴圈固定连接在所述伞齿轮上,所述伞齿轮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杠升降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磨床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丝杠升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通常采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

[0003]砂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丝杠来驱动砂轮座进行升降定位,便于对工件进行加工,现有一种丝杠升降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伞齿轮1,伞齿轮1内螺纹连接有丝杠本体2,伞齿轮1上可拆卸连接有连接块
10
,连接块
10
上侧和下侧均安装有推力球轴承
20
,且上侧的推力球轴承
20
嵌设在连接块
10
内,上侧的推力球轴承
20
上方安装有限位螺母8,在使用时,伞齿轮1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轴向负载和径向负载,由于轴系只采用推力球轴承
20
做支撑,而且下侧推力球轴承
20
无径向定位,导致了丝杠在承受径向负载时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在保证轴承结构的轴向载荷同时增加径向载荷,本申请提供一种丝杠升降结构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丝杠升降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丝杠升降结构,包括伞齿轮,所述伞齿轮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杠本体,所述伞齿轮上安装有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所述伞齿轮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座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轴圈固定连接在所述伞齿轮上,所述伞齿轮上安装有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座圈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块上,所述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轴圈固定连接在所述伞齿轮上,所述伞齿轮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所述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所述限位块限位的限位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和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和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可以在承受轴向载荷的同时承受径向载荷,有效地保证了轴承的轴向载荷并增加了径向载荷,提高了丝杠升降运行时的稳定性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座圈贴合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侧壁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座圈贴合在第一限位槽的侧壁上,第一限位槽的侧壁将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座圈限位,对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上进行径向定位,有效地增加了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承受径向载荷的能力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贴合在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侧壁上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贴合在第二限位槽的侧壁上,第二限位槽的侧壁将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限位,对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上进行径向定
位,有效地增加了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承受径向载荷的能力

[0012]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为螺纹连接在所述伞齿轮上的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贴合在所述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轴圈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螺母的设置,将伞齿轮上的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限位块进行限位,有效地增加了轴系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角为
60
°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
60
°
接触角的设置,能够在保证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轴向载荷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径向载荷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角为
60
°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
60
°
接触角的设置,能够在保证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轴向载荷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径向载荷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保持架为闭合型保持架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闭合型保持架的设置,有效地增加了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稳定性

[0020]优选的,所述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保持架为闭合型保持架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闭合型保持架的设置,有效地增加了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稳定性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
利用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和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设置,在保证轴承结构的轴向载荷的同时有效地增加了径向载荷;
[0024]2.
借助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设置,对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和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额外增加了径向定位,增加了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和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能够承受径向载荷的强度;
[0025]3.
通过限位螺母的设置,对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和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额外增加了轴向定位,增加了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和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能够承受轴向载荷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整体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27]图2为本申请
技术介绍
主要体现整体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1、
伞齿轮;
2、
丝杠本体;
3、
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4、
限位块;
5、
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6、
第一限位槽;
7、
第二限位槽;
8、
限位螺母;
9、
闭合型保持架;
10、
连接块;
20、
推力球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丝杠升降结构

[0031]如图1所示,一种丝杠升降结构包括伞齿轮1,伞齿轮1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杠本体2,伞齿轮1从下到上依次连接有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3、
限位块
4、
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5、
限位件,限位件为螺纹连接在伞齿轮1上的限位螺母8,限位块4下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6,限位块4上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7,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3的座圈贴合在第一限位槽6的侧壁上,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3的轴圈贴合在伞齿轮1上,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3的座圈位于第一限位槽6内,第一限位槽6的侧壁和伞齿轮1共同作用将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3限位,将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3卡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丝杠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齿轮
(1)
,所述伞齿轮
(1)
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杠本体
(2)
,所述伞齿轮
(1)
上安装有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3)
,所述伞齿轮
(1)
上设置有限位块
(4)
,所述限位块
(4)
与所述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3)
的座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3)
的轴圈固定连接在所述伞齿轮
(1)
上,所述伞齿轮
(1)
上安装有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5)
,所述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5)
的座圈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块
(4)
上,所述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5)
的轴圈固定连接在所述伞齿轮
(1)
上,所述伞齿轮
(1)
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3)、
所述第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5)、
所述限位块
(4)
限位的限位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杠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
(4)
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
(6)
,所述第一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建洛程凯郭宏军苑蕾吴元朕宋词
申请(专利权)人:柯拉思利工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