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19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1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包括分火座,分火座包括分气盘、底板以及引射管,分气盘、底板和引射管由上至下依次分布,底板设置于分气盘与引射管之间,引射管的进气端形成可以供空气进入的第一空气补充部,分气盘与底板之间设有可以供空气进入的第二空气补充部,分气盘具有与引射管连通的分气腔以及与第二空气补充部连通的补气腔,第一空气补充部和第二空气补充部分别位于底板的上侧和下侧并相互隔开,在底板的作用下,空气可以相对独立地分别进入第一空气补充部和第二空气补充部,第二空气补充部的空气进气量不会因为第一空气补充部的作用而减少,保证补气腔内可以有较为充足的空气,提升燃烧器的燃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气设备的,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器


技术介绍

1、燃烧器在工作时,为了提高燃烧效果,需要在分火座上额外开设二次空气补充通道,但是,由于二次空气补充通道与引射管的进气端位置比较接近,因此,大部分空气在引射管的负压作用下都会经进入引射管,导致经二次空气补充通道进入的空气较少,二次空气补充通道无法起到预期的空气补充效果,分火座上参与燃烧的空气量不足,最终影响燃烧器的燃烧效果。

2、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燃烧器,增加了第二空气补充部的空气进气量,提升燃烧器的燃烧效果。

2、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燃烧器,包括分火座,分火座包括分气盘、底板以及引射管,分气盘、底板和引射管由上至下依次分布,底板设置于分气盘与引射管之间,引射管的进气端形成可以供空气进入的第一空气补充部,分气盘与底板之间设有可以供空气进入的第二空气补充部,分气盘具有与引射管连通的分气腔以及与第二空气补充部连通的补气腔,第一空气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器,包括分火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座包括分气盘(1)、底板(2)以及引射管(3),所述分气盘(1)、底板(2)和引射管(3)由上至下依次分布,所述底板(2)设置于分气盘(1)与引射管(3)之间,所述引射管(3)的进气端形成可以供空气进入的第一空气补充部(41),所述分气盘(1)与底板(2)之间设有可以供空气进入的第二空气补充部(42),分气盘(1)具有与引射管(3)连通的分气腔(11)以及与第二空气补充部(42)连通的补气腔(12),第一空气补充部(41)和第二空气补充部(42)分别位于底板(2)的上侧和下侧并相互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包括分火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座包括分气盘(1)、底板(2)以及引射管(3),所述分气盘(1)、底板(2)和引射管(3)由上至下依次分布,所述底板(2)设置于分气盘(1)与引射管(3)之间,所述引射管(3)的进气端形成可以供空气进入的第一空气补充部(41),所述分气盘(1)与底板(2)之间设有可以供空气进入的第二空气补充部(42),分气盘(1)具有与引射管(3)连通的分气腔(11)以及与第二空气补充部(42)连通的补气腔(12),第一空气补充部(41)和第二空气补充部(42)分别位于底板(2)的上侧和下侧并相互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盘(1)、底板(2)以及引射管(3)相互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覆盖第一空气补充部(41)和第二空气补充部(42)的竖向投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气补充部(42)设置于分气盘(1)的外侧对应靠近第一空气补充部(41)的一侧位置上,补气腔(12)的底部对应远离第一空气补充部(41)的一侧设有可以供空气进入的第三空气补充部(43),所述第三空气补充部(43)贯穿底板(2)的上下两侧,第三空气补充部(43)与引射管(3)的竖向投影相互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盘(1)的外侧对应远离第一空气补充部(41)的一侧设有可以供空气进入的第四空气补充部(44),所述第四空气补充部(44)沿分气盘(1)的径向设置并与补气腔(1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进气座(5),所述进气座(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益合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