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制造技术_技高网

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104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包括:占空比检测子电路、电压比较子电路和斜坡补偿产生子电路,其中,所述占空比检测子电路,用于检测控制信号的占空比;电压比较子电路,用于将所述占空比检测子电路的检测结果与设置的电压进行比较,产生不同的斜坡电流;斜坡补偿产生子电路,用于按照设置的比例复制所述电压比较子电路产生的斜坡电流,生成斜坡补偿电流;其中,所述电压比较子电路包括偏置单元,比较电压产生单元和电流镜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多斜率的斜坡补偿,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带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尤其涉及一种分段斜坡补偿电路


技术介绍

1、开关电源的控制模式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其调制模式有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和脉冲跳变调制(pulse skip modulation,psm),以及两者结合的混合调制。峰值电流模pwm(peak current mode pwm)具有动态响应迅速、补偿电路容易、增益大,输出电感小等特点。但是,峰值电流模控制也有一些固有的缺点:占空比大于50%时系统会出现次谐波振荡,使稳定性会出现问题,抗噪声能力下降,在系统中采用固定斜坡补偿可以避免以上问题,但是传统的固定斜率补偿,容易造成补偿过度,影响响应速度和带载能力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段斜坡补偿电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斜率补偿容易造成补偿过度,影响响应速度和带载能力下降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包括:占空比检测子电路100、电压比较子电路200和斜坡补偿产生子电路300,其中,

3、所述占空比检测子电路100,用于检测控制信号的占空比;

4、电压比较子电路200,用于将所述占空比检测子电路100的检测结果与设置的电压进行比较,产生不同的斜坡电流;

5、斜坡补偿产生子电路300,用于按照设置的比例复制所述电压比较子电路产生的斜坡电流,生成斜坡补偿电流;

6、其中,所述电压比较子电路200包括偏置单元201,比较电压产生单元202和电流镜单元203。

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段斜坡补偿电路,所述比较电压产生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至第七三极管q1~q7,第十四场效应管至第二十三场效应管m14~m23,第三电阻至第九电阻r3~r9,第二电容至第七电容c2~c7,其中,

8、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第十四场效应管m14的栅极、第十六场效应管m16的栅极、第十八场效应管m18的栅极、第二十场效应管m20的栅极连接;

9、第二十三场效应管m23的栅极接地;

10、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二十三场效应管m23的源极、第七电容c7的上端连接;

11、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八电阻r8的上端、第六电容c6的上端连接;

12、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与第七电阻r7的上端、第五电容c5的上端连接;

13、第十五场效应管m15的栅极与第六电阻r6的上端、第四电容c4的上端连接;

14、第十七场效应管m17的栅极与第五电阻r5的上端、第三电容c3的上端连接;

15、第十九场效应管m19的栅极与第四电阻r4的上端、第二电容c2的上端连接。

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段斜坡补偿电路,所述设置的电压为第三电阻至第九电阻r3~r9上端的电压。

1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段斜坡补偿电路,所述比较电压产生单元中的第一三极管至第六三极管q1~q6,第十四场效应管至第二十场效应管m14~m20、第二十二场效应管m22组成谐波补偿的输入对管。

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段斜坡补偿电路,所述电流镜单元,包括:第二十四场效应管至第四十一场效应管m24~m41,第十电阻至第二十一电阻r10~r21,其中,

19、第二十五场效应管m25的栅极和漏极与第二十四场效应管m24的源极、第二十九场效应管至第四十场效应管m29~m40的栅极连接;

20、第二十七场效应管m27的栅极和源极与第四十一场效应管m41的栅极连接;

21、第十电阻r1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十九场效应管m29、第三十场效应管m30的漏极连接;

22、第十二电阻r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十一场效应管m31、第三十二场效应管m32的漏极连接;

23、第十三电阻r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十三场效应管m33、第三十四场效应管m34的漏极连接;

24、第十四电阻r14的左端与第三十五场效应管m35的漏极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右端与第三十六场效应管m36的漏极连接;

2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与第四十一场效应管m41的漏极连接。

2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段斜坡补偿电路,所述电流镜单元中的第二十五场效应管m25、第二十九场效应管m29、第三十场效应管m30、第三十一场效应管m31、第三十二场效应管m32、第三十三场效应管m33、第三十四场效应管m34、第三十五场效应管m35、第三十六场效应管m36、第三十七场效应管m37、第三十八场效应管m38、第三十九场效应管m39、第四十场效应管m40构成第一电流镜结构。

2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段斜坡补偿电路,所述偏置单元包括:第十场效应管至第十三场效应管m10~m13,其中,

28、第十场效应管m10的栅极与所述第十场效应管m10的漏极、第十一场效应管m11的栅极、第十二场效应管m12的栅极、第十三场效应管m13的栅极以及所述比较电压产生单元中的第二十一场效应管m21的栅极连接;

29、第十一场效应管m11的漏极与所述电流镜单元中的第二十四场效应管m24的栅极和漏极连接;

30、第十二场效应管m12的漏极与所述电流镜单元中的第二十六场效应管m26的栅极和漏极连接;

31、第十三场效应管m13的漏极与所述电流镜单元中的第二十八场效应管m28的源极以及所述比较电压产生单元中的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3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段斜坡补偿电路,所述偏置单元中的第十场效应管m10、第十一场效应管m11、第十二场效应管m12、第十三场效应管m13和所述比较电压产生单元中的第二十一场效应管m21构成第二电流镜结构。

3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段斜坡补偿电路,所述占空比检测子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至第九场效应管m1~m9、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

34、其中,第一电容c1设置在所述第九场效应管m9的源极和漏极之间,所述第九场效应管m9的开通和关断由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在所述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九场效应管m9的关断时间发生变化,第一电容c1上端的电压的最大值跟随所述第九场效应管m9的关断时间发生变化;

35、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上端连接所述电流镜单元;

36、第六场效应管m6的栅极与第七场效应管m7的栅极和第八场效应管m8的栅极连接,第七场效应m7的源极和八场效应管m8漏极连接,第四场效应管m4的漏极接地。

3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段斜坡补偿电路,所述斜坡补偿产生子电路,包括:第八三极管q8、第四十二场效应管m42、第四十三场效应管m43和第四十四场效应管m44,

38、第四十二场效应管m42的栅极和漏极与第四十三场效应管m43的栅极、第四十四场效应管m44的漏极、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占空比检测子电路(100)、电压比较子电路(200)和斜坡补偿产生子电路(30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压产生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至第七三极管(Q1~Q7),第十四场效应管至第二十三场效应管(M14~M23),第三电阻至第九电阻(R3~R9),第二电容至第七电容(C2~C7),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的电压为第三电阻至第九电阻(R3~R9)上端的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压产生单元中的第一三极管至第六三极管(Q1~Q6),第十四场效应管至第二十场效应管(M14~M20)、第二十二场效应管(M22)组成谐波补偿的输入对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镜单元,包括:第二十四场效应管至第四十一场效应管(M24~M41),第十电阻至第二十一电阻(R10~R21),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镜单元中的第二十五场效应管(M25)、第二十九场效应管(M29)、第三十场效应管(M30)、第三十一场效应管(M31)、第三十二场效应管(M32)、第三十三场效应管(M33)、第三十四场效应管(M34)、第三十五场效应管(M35)、第三十六场效应管(M36)、第三十七场效应管(M37)、第三十八场效应管(M38)、第三十九场效应管(M39)、第四十场效应管(M40)构成第一电流镜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单元包括:第十场效应管至第十三场效应管(M10~M13),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单元中的第十场效应管(M10)、第十一场效应管(M11)、第十二场效应管(M12)、第十三场效应管(M13)和所述比较电压产生单元中的第二十一场效应管(M21)构成第二电流镜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占空比检测子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至第九场效应管(M1~M9)、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补偿产生子电路,包括:第八三极管(Q8)、第四十二场效应管(M42)、第四十三场效应管(M43)和第四十四场效应管(M4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占空比检测子电路(100)、电压比较子电路(200)和斜坡补偿产生子电路(30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压产生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至第七三极管(q1~q7),第十四场效应管至第二十三场效应管(m14~m23),第三电阻至第九电阻(r3~r9),第二电容至第七电容(c2~c7),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的电压为第三电阻至第九电阻(r3~r9)上端的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压产生单元中的第一三极管至第六三极管(q1~q6),第十四场效应管至第二十场效应管(m14~m20)、第二十二场效应管(m22)组成谐波补偿的输入对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镜单元,包括:第二十四场效应管至第四十一场效应管(m24~m41),第十电阻至第二十一电阻(r10~r21),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段斜坡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镜单元中的第二十五场效应管(m25)、第二十九场效应管(m29)、第三十场效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洪卫赵显西勇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伽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