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及选粉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及选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65582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及选粉方法,包括上壳体、上活动排气管、上调节装置、上旋风叶轮、下壳体、下活动排气管、下调节装置和下旋风叶轮;上壳体侧向设有进风口,上壳体顶部开设有上排气口,上活动排气管由上排气口向下插入上壳体内;下壳体底部开设有下排气口,下活动排气管由下排气口向上插入下壳体内;上活动排气管连接上调节装置,上活动排气管下端连接上旋风叶轮;下活动排气管连接下调节装置,下活动排气管上端连接下旋风叶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分级筛选出符合控制粒径(粒径<10μm)的微纳米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选粉领域,具体是一种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及选粉方法,用以分级制备微纳米级粉状物料。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微纳米材料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随着粉体粒径的无限细化,材料产生某些特殊效应,具有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能,使其在国防、电子、冶金、航空、轻工、医药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纳米材料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和商业应用也将成为现实和发展方向。

2、微纳米材料的生产制备方法中,机械粉碎法是常用方法之一,就是通过破碎、粉磨等粉碎力的作用下,将固体块状物料发生变形进而破裂,产生更微细的颗粒,然后这些微细颗粒和粉末,通过气固分离设备,被分级和提炼成不同粒径的粉末产品,应用于不同领域。选粉机就是常用的、重要的分级设备,从早期的离心式选粉机、旋风式选粉机发展到如今的主流动态转子笼选粉机,直至演变发展而成的超细选粉机,通常它们所能分级筛选的极限粒径是有限的,即使将选粉机转子转速调至3000rpm,也很难分级筛选出<10μm的微粉颗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及选粉方法,本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及选粉方法切向引入含尘气流,含尘气流通过上下调节装置调整上下活动排气管上下位置,经过旋风分离后,分化成两股气流,再次经过上下旋风叶轮进一步分级,符合控制粒径(粒径<10μm)的微纳米颗粒均匀地沿上下两只通道排出;大于控制粒径的细粉颗粒沉降至壳体底部,由排料口排出。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包括上壳体、上活动排气管、上调节装置、上旋风叶轮、下壳体、下活动排气管、下调节装置和下旋风叶轮;

4、所述上壳体侧向设有进风口,所述上壳体的顶部中心开设有上排气口,上活动排气管由上排气口向下插入上壳体内,上活动排气管与上排气口密封滑动连接;

5、所述下壳体顶部与上壳体底部连接,下壳体底部中心开设有下排气口,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料口,下活动排气管由下排气口向上插入下壳体内,下活动排气管与下排气口密封滑动连接;

6、所述上活动排气管连接有用于驱动上活动排气管上下滑动的上调节装置,上活动排气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旋风叶轮;

7、所述下活动排气管连接有用于驱动下活动排气管上下滑动的下调节装置,下活动排气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旋风叶轮。

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调节装置和下调节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导向杆、支撑框架、固定排气管、和升降执行结构;

9、所述上调节装置中,支撑框架与上壳体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排气管的一端位于上活动排气管内侧且上活动排气管与固定排气管密封滑动连接,固定排气管另一端的端部法兰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支撑框架上设置有刻度标尺,导向杆与上壳体固定连接,上活动排气管的端部法兰与导向杆滑动连接,上活动排气管的端部法兰设置有指向刻度标尺的指针,升降执行结构与上活动排气管连接且升降执行结构用于驱动上活动排气管上下滑动;

10、所述下调节装置中,支撑框架与下壳体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排气管的一端位于下活动排气管内侧且下活动排气管与固定排气管密封滑动连接,固定排气管另一端的端部法兰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支撑框架上设置有刻度标尺,导向杆与下壳体固定连接,下活动排气管的端部法兰与导向杆滑动连接,下活动排气管的端部法兰设置有指向刻度标尺的指针,升降执行结构与下活动排气管连接且升降执行结构用于驱动下活动排气管上下滑动。

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调节装置和下调节装置中的升降执行结构均有2个,升降执行结构采用涡轮蜗杆升降机;

12、所述上调节装置中,2个涡轮蜗杆升降机内的丝杆均与上活动排气管的端部法兰螺纹连接;导向杆的一端与上排气口的端部法兰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排气管的端部法兰固定连接;上排气口的端部法兰与上活动排气管的外壁通过密封件密封滑动连接;上活动排气管的端部法兰与固定排气管的外壁通过密封件密封滑动连接;

13、所述下调节装置中,2个涡轮蜗杆升降机内的丝杆均与下活动排气管的端部法兰螺纹连接;导向杆的一端与下排气口的端部法兰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排气管的端部法兰固定连接;下排气口的端部法兰与下活动排气管的外壁通过密封件密封滑动连接;下活动排气管的端部法兰与固定排气管的外壁通过密封件密封滑动连接。

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用于将细粉颗粒刮至排料口排出。

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刮料装置包括驱动结构、传动链轮、锥形滚子、球形滚珠、环形轨道、支撑环和刮料板,所述环形轨道水平的固定连接在下壳体内壁上,支撑环通过球形滚珠与环形轨道滑动连接,若干个锥形滚子间隔均匀地连接在支撑环上,且与传动链轮匹配啮合,驱动结构固定连接在下壳体外壁上,驱动结构的输出端穿过下壳体且与下壳体内部的传动链轮连接,刮料板固定连接在支撑环下部,刮料板与下壳体内侧底壁接触,下壳体内壁还连接有用于遮挡刮料装置的防尘罩,下活动排气管位于防尘罩和支撑环内侧通孔中,排料口连接有下料管;

16、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传动链轮转动,传动链轮通过锥形滚子带动支撑环旋转,支撑环带动刮料板旋转,刮料板将细粉颗粒刮至排料口后从下料管排出。

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进风口设置有用于调节进风道截面积的风门装置。

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风门装置包括阀板、导向套、销轴、支架、调整螺杆和调整螺母,所述阀板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上壳体的进风口内侧壁上,支架固定连接在上壳体的进风口外侧壁上,调整螺杆一端与阀板中部的条形孔转动连接且滑动连接,另一端依次贯穿进风口侧壁上的预留孔、预留孔外侧固定连接的导向套、支架的中心孔后与调整螺母螺纹连接,调整螺母的一端部嵌入在支架内侧且能在支架内侧周向转动。

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旋风叶轮和下旋风叶轮对称设置,且均包括稳流圈、旋风叶片和梅花型的旋风叶片底板;所述稳流圈与旋风叶片底板之间设置有多片沿着周向均布的旋风叶片;所述旋风叶片的一侧顶部与稳流圈固定连接,底部与旋风叶片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旋风叶片螺旋向上且惭开的向稳流圈内侧延展;所述旋风叶片的另一侧顶部位于稳流圈内侧且悬空,底部与旋风叶片底板固定连接;

20、所述旋风叶片均有三片,且周向间隔120°均布,所述旋风叶片与稳流圈和旋风叶片底板均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旋风叶片之间形成有进气口。

2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采用蜗壳式形体结构,所述下壳体外壁与支承裙座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底部还设置有取样装置。

2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23、一种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上活动排气管(2)、上调节装置(3)、上旋风叶轮(6)、下壳体(7)、下活动排气管(8)、下调节装置(9)和下旋风叶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装置(3)和下调节装置(9)结构相同,均包括导向杆(301)、支撑框架(302)、固定排气管(304)、和升降执行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装置(3)和下调节装置(9)中的升降执行结构均有2个,升降执行结构采用涡轮蜗杆升降机(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7)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刮料装置(11),所述刮料装置(11)用于将细粉颗粒刮至排料口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装置(11)包括驱动结构(1101)、传动链轮(1102)、锥形滚子(1103)、球形滚珠(1106)、环形轨道(1107)、支撑环(1108)和刮料板(1109),所述环形轨道(1107)水平的固定连接在下壳体(7)内壁上,支撑环(1108)通过球形滚珠(1106)与环形轨道(1107)滑动连接,若干个锥形滚子(1103)间隔均匀地连接在支撑环(1108)上,且与传动链轮(1102)匹配啮合,驱动结构(1101)固定连接在下壳体(7)外壁上,驱动结构(1101)的输出端(1110)穿过下壳体(7)且与下壳体(7)内部的传动链轮(1102)连接,刮料板(1109)固定连接在支撑环(1108)下部,刮料板(1109)与下壳体(7)内侧底壁接触,下壳体(7)内壁还连接有用于遮挡刮料装置(11)的防尘罩(15),下活动排气管(8)位于防尘罩(15)和支撑环(1108)内侧通孔中,排料口连接有下料管(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01)设置有用于调节进风道截面积的风门装置(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装置(5)包括阀板(501)、导向套(502)、销轴(503)、支架(504)、调整螺杆(505)和调整螺母(506),所述阀板(501)通过销轴(503)转动连接在上壳体(1)的进风口(101)内侧壁上,支架(504)固定连接在上壳体(1)的进风口(101)外侧壁上,调整螺杆(505)一端与阀板(501)中部的条形孔转动连接且滑动连接,另一端依次贯穿进风口(101)侧壁上的预留孔、预留孔外侧固定连接的导向套(502)、支架(504)的中心孔后与调整螺母(506)螺纹连接,调整螺母(506)的一端部嵌入在支架(504)内侧且能在支架(504)内侧周向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风叶轮(6)和下旋风叶轮(10)对称设置,且均包括稳流圈(601)、旋风叶片(602)和梅花型的旋风叶片底板(603);所述稳流圈(601)与旋风叶片底板(603)之间设置有多片沿着周向均布的旋风叶片(602);所述旋风叶片(602)的一侧顶部与稳流圈(601)固定连接,底部与旋风叶片底板(603)固定连接;所述旋风叶片(602)螺旋向上且惭开的向稳流圈(601)内侧延展;所述旋风叶片(602)的另一侧顶部位于稳流圈(601)内侧且悬空,底部与旋风叶片底板(603)固定连接;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的选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的选粉方法,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上活动排气管(2)、上调节装置(3)、上旋风叶轮(6)、下壳体(7)、下活动排气管(8)、下调节装置(9)和下旋风叶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装置(3)和下调节装置(9)结构相同,均包括导向杆(301)、支撑框架(302)、固定排气管(304)、和升降执行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装置(3)和下调节装置(9)中的升降执行结构均有2个,升降执行结构采用涡轮蜗杆升降机(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7)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刮料装置(11),所述刮料装置(11)用于将细粉颗粒刮至排料口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通道无动力微纳米选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装置(11)包括驱动结构(1101)、传动链轮(1102)、锥形滚子(1103)、球形滚珠(1106)、环形轨道(1107)、支撑环(1108)和刮料板(1109),所述环形轨道(1107)水平的固定连接在下壳体(7)内壁上,支撑环(1108)通过球形滚珠(1106)与环形轨道(1107)滑动连接,若干个锥形滚子(1103)间隔均匀地连接在支撑环(1108)上,且与传动链轮(1102)匹配啮合,驱动结构(1101)固定连接在下壳体(7)外壁上,驱动结构(1101)的输出端(1110)穿过下壳体(7)且与下壳体(7)内部的传动链轮(1102)连接,刮料板(1109)固定连接在支撑环(1108)下部,刮料板(1109)与下壳体(7)内侧底壁接触,下壳体(7)内壁还连接有用于遮挡刮料装置(11)的防尘罩(15),下活动排气管(8)位于防尘罩(15)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顺喜芮祖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羚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