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海葵的多模态软体抓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34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仿海葵的多模态软体抓手,属于软体机器抓手领域;一种仿海葵的多模态软体抓手包括:拓扑环形的折纸型弹性体:表面具有类折纸结构的褶皱,且上下末端留有无褶皱的环形边;夹具组件:包括上夹具基座和下夹具基座,上夹具基座和下夹具基座上分别安装上夹板和下夹板,并能分别夹紧拓扑环形的折纸型弹性体的两个所述环形边;上夹具基座底部设有隔离柱;下夹板中间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空心螺丝,空心螺丝上配合安装螺母;空心螺丝上开设有气孔,气孔位于隔离柱处;以及外轮组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能够升降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固定有空心管,空心管与空心螺丝固定并导通;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能够转动的支撑杆上板,支撑杆上板的下端固定有多个轮子连接杆,轮子连接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轮子,多个轮子均与拓扑环形的折纸型弹性体的褶皱卡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软体机器抓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海葵的多模态软体抓手


技术介绍

1、机器人抓手采用机械结构,通常由金属或合金材料构成。这些抓手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具有高强度、高精度和可编程性的特点。然而,在应对复杂、不规则形状的物体时,刚性抓手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它们难以适应形状多样、表面不规则的物体,容易导致抓取失败或损坏。软体机器人抓手采用柔软、可变形的材料制造,模仿生物体的柔软结构。这种抓手在处理复杂形状的物体时表现出色,能够更好地适应不规则的表面。如国家专利技术专利cn 116394293a采用了变刚度袋作为抓手的抓取组件,通过调节腱绳,变刚度袋产生凹陷变形,与此同时对变刚度袋施加负气压,从而达到自适应和半包覆抓取。专利cn114147752a采用缠绕的方式对物体进行抓取,通过转动旋转收缩体的内层使得旋转收缩体产生径向的收缩变形,同时具有一定弹性和自适应的旋转收缩体可以很好的包覆紧贴物体表面,实现对物体的柔性抓取。以上专利技术虽然都发挥了软体抓手可以依靠自身适应性好而抓取复杂形状的物体的优点,但是变刚度结构具有响应速度缓慢的缺点,制作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海葵的多模态软体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海葵的多模态软体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5)的下端固定有旋转电机(34),旋转电机(34)包括呈上下分布的定子(341)和转子(342),定子(341)与固定板(35)固定,支撑杆上板(321)固定在转子(342)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海葵的多模态软体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板(321)底面中间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中固定法兰轴承(38),法兰轴承(38)中间设置有轴套(37),固定板(35)中心孔处也设置有轴套(37),空心管(5)同时穿过两个轴套(3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海葵的多模态软体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海葵的多模态软体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5)的下端固定有旋转电机(34),旋转电机(34)包括呈上下分布的定子(341)和转子(342),定子(341)与固定板(35)固定,支撑杆上板(321)固定在转子(342)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海葵的多模态软体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板(321)底面中间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中固定法兰轴承(38),法兰轴承(38)中间设置有轴套(37),固定板(35)中心孔处也设置有轴套(37),空心管(5)同时穿过两个轴套(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海葵的多模态软体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5)上端连通设置有注气管(7),注气管(7)与气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海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升牛牧野张炜李嘉豪卞炜坤杨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