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应用于SAR-ADC的逐次逼近寄存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应用于SAR-ADC的逐次逼近寄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054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8
应用于SAR‑ADC的逐次逼近寄存器,涉及集成电路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级联的N位寄存器单元,寄存器单元由一个D触发器和一个延时电路构成,N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第一传输门,其输入端连接比较信号线COMP,正相控制端连接同一寄存器单元中的D触发器的Q端,其输出端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门,其一个输入端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另一个输入端接复位信号输入线,输出端作为寄存器单元的输出端;第二传输门,其输出端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其输入端接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延时电路的电路规模只有D触发器的一半,从而可减少1/4的芯片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技术。


技术介绍

1、面积往往是集成电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电路的规模越大,晶体管数目越多,设计出的集成电路所占的面积就越大。如何在实现相同功能的情况下,将使用的晶体管数目减到最少,是集成电路设计者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

2、sar adc模数转换电路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集成电路,组成sar adc的核心电路模块有4个,分别是采样保持电路、dac、比较器、逐次逼近寄存器(sar),如图1所示。

3、逐次逼近寄存器(sar)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起逻辑控制和存储的作用。开始比较前,sar的最高有效位(msb)设置为逻辑1,所有其他位置为逻辑0。sar的输出反馈到dac,dac的输出与输入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如果dac输出大于模拟输入,则msb复位,否则保持置位状态。现在将下一个msb设置为1,并重复该过程,直到比较sar的每一位为止。在此过程结束时,sar的最终值对应于模拟输入值。

4、现有的逐次逼近寄存器由两组d触发器(dff)组成,如图2所示,可以认为由各位寄存器单元级联构成,图2中的两个虚线框示出了首末两位的寄存器单元。图2上方的级联dff是一个移位寄存器,由使能信号en触发,在相应的连续逼近周期内,移位寄存器分别在每个dff输出q处提供连续的阶跃信号。阶跃信号的上升沿触发下端组中的dff,以捕获一个又一个比较器输出comp,这些dff的输出随后被缓冲并发送至dac。对于一个n位sar adc,则需要2n个d触发器,需消耗较大的芯片面积。

5、参考文献[1]y.cao,y.chen,z.ni,f.ye and j.ren,"an 11b 80ms/s saradcwith speed-enhanced sar logic and high-linearity cdac,"2018ieee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circuits and systems(apccas),chengdu,china,2018,pp.18-21,doi:

6、10.1109/apccas.2018.8605568.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新的逐步逼近寄存器的结构,相较于传统的结构,能够大幅减小电路面积,从而降低成本。

2、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应用于sar-adc的逐次逼近寄存器,包括级联的n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寄存器单元由一个d触发器和一个延时电路构成,n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延时电路包括:

3、第一传输门,其输入端连接比较信号线comp,正相控制端连接同一寄存器单元中的d触发器的q端,其输出端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

4、与门,其一个输入端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另一个输入端接复位信号输入线,输出端作为寄存器单元的输出端;

5、第二传输门,其输出端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其输入端接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

6、所述d触发器包括:

7、第十一传输门,其输入端作为d端,其正相控制端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端,其输出端连接第十二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第十二与非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复位端,第十二与非门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三反相器接第十四传输门的输入端;

8、第十四传输门,其输出端接第十一传输门的输出端,其反相控制端接时钟端;

9、第十五传输门,其输入端接第十二与非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接第十六反相器的输入端,第十六反相器的输出端作为q端;

10、第十七与非门,其一个输入端接q端,另一个输入端接复位端;

11、第十八传输门,其输入端接第十七与非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接第十六反相器的输入端,其正相控制端接时钟端。

12、延时电路为半周期延时电路。

13、本专利技术以半周期延时电路替代了现有技术的一半数量的d触发器,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延时电路的电路规模只有d触发器的一半,从而可减少1/4的芯片面积。本专利技术的延时电路的结构与d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大幅重合,或者说,可以用d触发器的结构单元组建延时电路,无需调用其它类型的功能单元,更加有利于器件的微型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SAR-ADC的逐次逼近寄存器,包括级联的N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寄存器单元由一个D触发器和一个延时电路构成,N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延时电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SAR-ADC的逐次逼近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触发器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sar-adc的逐次逼近寄存器,包括级联的n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寄存器单元由一个d触发器和一个延时电路构成,n为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明曾波要志礼胡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蜀郡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