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6029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预先配置的评估指标,对配电台区进行数据采集,得到各个评估指标数据;根据评估指标数据,计算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多个指标性能能力;基于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多个指标性能能力,确定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综合性能能力;对综合性能能力进行打分,得到配电台区感知能力得分;对评估指标进行态势演练分析,得到评估指标性能态势演练情况,并基于评估指标性能态势演练情况,构建配电台区感知能力指标权重;根据能力得分和能力指标权重,对配电台区的感知能力进行评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配电台区透明化感知能力评估的可信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配电台区最小化采集技术利用先进的监测和控制系统,通过精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实时监测和分析配电台区能耗及运行情况。然而,随着低压配电系统故障研判、电能质量分析、无功补偿监测、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充电等差异化业务的迅速发展,对面向最小化采集的台区透明化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配电台区所布置的智能断路器、线路监测装置、智能无功补偿装置、分布式光伏监测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桩监测装置等监测装置的覆盖率、准确率、在线率等指标,现有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难以实现指标体系的有效构建及精准打分,无法支撑配电台区透明化监测。具体的,现有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存在以下两个缺点:一是未采用多维度数据构建指标体系,仅仅考虑当前时间窗性能变化情况,而忽略了历史时间窗性能稳定性对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影响,导致感知能力指标打分可靠性与准确性差。二是忽略了感知能力指标态势演变情况,未考虑指标演变对台区感知能力的影响,缺少对性能短板的关注,对台区恶化情况识别能力差,识别精准度较低。

2、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面向最小化采集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在考虑性能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感知能力指标打分,并基于态势演变分析进行配电台区透明化感知能力评估,实现台区透明化感知能力恶化的精准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

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包括:

5、根据预先配置的评估指标,对配电台区进行最小化数据采集,得到各个评估指标数据;并根据各个评估指标数据,基于多个时间窗计算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多个指标性能能力;

6、基于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多个指标性能能力,确定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综合性能能力;对所述综合性能能力进行打分,得到配电台区感知能力得分;

7、对各个评估指标进行态势演练分析,得到各个评估指标性能态势演练情况,并基于各个评估指标性能态势演练情况,构建配电台区感知能力指标权重;

8、根据所述配电台区感知能力得分和所述配电台区感知能力指标权重,对所述配电台区的感知能力进行评估。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评估指标包括:电类监测指标和通信类监测指标;其中,所述电类监测指标包括电压、电流、电功率、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无功补偿装置容量、无功补偿装置使用量、光伏日照强度、电表箱温度、线路监测情况、充电桩占用情况、换相控制量、光伏并/离网控制量、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量、用户柔性负荷切除控制量、图像采集设备遮挡量、偷电事件量、漏电事件量和火灾事件量;所述通信类监测指标包括:时延、丢包、抖动和链路利用率。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各个评估指标数据,基于多个时间窗计算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多个指标性能能力包括:

11、利用最大最小标准化方法对各个评估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评估指标数据;

12、通过线性转换将标准化评估指标数据映射到[0,1]范围,得到时间窗内各评估指标的指标性能值;基于所述指标性能值,计算各个评估指标的指标性能能力;

13、基于当前时间窗内和历史时间窗内各个评估指标的性能能力,计算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多个指标性能能力;

14、其中,所述指标性能能力包括:指标性能均值、指标性能波动值和指标性能越界值。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评估指标的指标性能均值的计算公式为:

16、

17、式中,ai(t)为第i项评估指标在当前时间窗t内的指标性能均值;zi,t(n)为时间窗t内第i项评估指标的第n个指标性能值;n为电类监测和通信类监测指标的总数量;

18、所述评估指标的指标性能波动值的计算公式为:

19、

20、式中,bi(t)为第i项评估指标在历史t个时间窗内性能的波动值;ai(t′)为第i项评估指标在时间窗t′的指标性能均值;zi,t′(n)为第i项评估指标在时间窗t′内的第n个指标性能值;分别为第i项评估指标在时间窗t′内的最大指标性能值和最小指标性能值;n为电类监测和通信类监测指标的总数量;

21、所述评估指标的指标性能越界值的计算公式为:

22、

23、

24、式中,di(t)为第i项评估指标在历史t个时间窗内的越界值;di,t'(n)为第i项评估指标在时间窗t′的第n个指标性能值的越界情况;zi,t′(n)为第i项评估指标在时间窗t′内的第n个指标性能值;为第i项评估指标的指标性能值取值上界,为第i项评估指标的指标性能值取值下界;n为电类监测和通信类监测指标的总数量。

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指标性能均值的计算公式为:

26、

27、式中,为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指标性能均值;为当前时间窗的均值系数,且ai(t)为第i项评估指标在当前时间窗t内的指标性能均值;t为历史时间窗长度;ai(t′)为第i项评估指标在时间窗t′的指标性能均值;

28、所述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指标性能波动值的计算公式为:

29、

30、式中,为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指标性能波动值;为当前时间窗指标性能的波动情况;为当前时间窗的波动系数,且bi(t)为第i项评估指标在历史t个时间窗内性能的波动值;n为电类监测和通信类监测指标的总数量;

31、所述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指标性能越界值的计算公式为:

32、

33、式中,为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指标性能越界值;为当前时间窗指标性能的越界情况;为当前时间窗的越界系数;di(t)为第i项评估指标在历史t个时间窗内的越界值;n为电类监测和通信类监测指标的总数量。

3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综合性能能力的计算公式为:

35、

36、式中,为时间窗t内正向型评估指标的综合性能能力;为时间窗t内负向型评估指标的综合性能能力;分别为第i项评估指标的指标性能均值、指标性能波动值、指标性能越界值对综合打分的权重;和分别为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指标性能波动值和指标性能越界值;为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指标性能均值;

37、所述配电台区感知能力得分的计算公式为:

38、

39、式中,fi(t)为配电台区感知能力得分;e为自然指数。

40、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各个评估指标进行态势演练分析,得到各个评估指标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指标包括:电类监测指标和通信类监测指标;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个评估指标数据,基于多个时间窗计算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多个指标性能能力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指标的指标性能均值的计算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指标性能均值的计算公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综合性能能力的计算公式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各个评估指标进行态势演练分析,得到各个评估指标性能态势演练情况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各个评估指标性能态势演练情况,构建配电台区感知能力指标权重包括:</p>

9.一种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指标包括:电类监测指标和通信类监测指标;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分析模块在根据各个评估指标数据,基于多个时间窗计算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多个指标性能能力时,利用最大最小标准化方法对各个评估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评估指标数据;通过线性转换将标准化评估指标数据映射到[0,1]范围,得到时间窗内各评估指标的指标性能值;基于所述指标性能值,计算各个评估指标的指标性能能力;基于当前时间窗内和历史时间窗内各个评估指标的性能能力,计算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多个指标性能能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指标的指标性能均值的计算公式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指标性能均值的计算公式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综合性能能力的计算公式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构建模块在对各个评估指标进行态势演练分析,得到各个评估指标性能态势演练情况时,利用多个时间窗内的评估指标的指标性能均值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拟合曲线;求解拟合曲线的拟合点在拟合曲线上的斜率,并通过斜率分析正、负向型评估指标取值的的几何趋势,得到态势演变情况和态势演变结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构建模块在基于各个评估指标性能态势演练情况,构建配电台区感知能力指标权重时,根据各个评估指标的指标性能波动值、各个评估指标的指标性能越界值以及各个评估指标性能态势演练情况,构建配电台区感知能力指标权重;其中,配电台区感知能力指标权重的计算公式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指标包括:电类监测指标和通信类监测指标;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个评估指标数据,基于多个时间窗计算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多个指标性能能力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指标的指标性能均值的计算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指标性能均值的计算公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综合性能能力的计算公式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各个评估指标进行态势演练分析,得到各个评估指标性能态势演练情况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各个评估指标性能态势演练情况,构建配电台区感知能力指标权重包括:

9.一种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指标包括:电类监测指标和通信类监测指标;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电台区感知能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分析模块在根据各个评估指标数据,基于多个时间窗计算配电台区感知能力的多个指标性能能力时,利用最大最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杰李立生刘洋刘文彬王峰李帅孙勇张世栋张林利刘合金房牧李建修左新斌苏国强张鹏平由新红黄敏于海东文祥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