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负载丹酚酸B和姜黄素的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9591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负载丹酚酸B和姜黄素的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该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丹酚酸B和姜黄素分别分散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分别加入高分子化合物,过夜搅拌得纺丝液,再将所得纺丝液分别通过静电纺丝机进行纺丝,得双负载丹酚酸B和姜黄素的纤维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纤维支架是一种双负载可控释放支架,在不同治疗阶段持续释放姜黄素和的丹酚酸B的核壳结构纳米纤维支架,以期在伤口愈合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动态调控不同愈合阶段的免疫微环境,促进皮肤伤口再生,有效解决了伤口愈合过程中瘢痕异常增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具体涉及到一种双负载丹酚酸b和姜黄素的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提供了多方面的功能,包括对外部环境的保护、感觉接收、维生素的产生和温度调节。一般情况下,较小较浅的创面愈合后形成的瘢痕不会出现病理性增生,会自然消退。但对于面积大、伤口深、异物感染、反复溃疡等难以愈合的伤口,往往会出现过度修复甚至修复障碍,导致瘢痕异常增生。瘢痕会导致毁容、生长受限和永久性功能丧失。因此,如何有效减少及抑制瘢痕,促进伤口无瘢痕修复是创面修复亟待解决的问题。

2、目前,促进无瘢痕愈合的临床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激光治疗等。但这些临床手段为瘢痕生成后被动修复,且治疗后的复发率仍然很高。随着生物材料的发展,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使用伤口敷料促进伤口愈合实现无瘢痕愈合。这些敷料虽然能够保护伤口,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并加速皮肤的修复,但在实现无瘢痕皮肤组织结构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伤口敷料加强其在皮肤再生中的作用。

3、理想的皮肤再生支架应积极指导组织形成和防止瘢痕形成。静电纺丝是一种很有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负载丹酚酸B和姜黄素的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负载丹酚酸B和姜黄素的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步骤S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六氟异丙醇、三氟乙醇、三氟乙酸、二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所述高分子化合物为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壳聚糖、胶原和明胶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负载丹酚酸B和姜黄素的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姜黄素、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0.006~0.096g:0.5~0.7g:4~6mL。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负载丹酚酸b和姜黄素的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负载丹酚酸b和姜黄素的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步骤s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六氟异丙醇、三氟乙醇、三氟乙酸、二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所述高分子化合物为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壳聚糖、胶原和明胶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负载丹酚酸b和姜黄素的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姜黄素、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0.006~0.096g:0.5~0.7g:4~6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负载丹酚酸b和姜黄素的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丹酚酸b、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0.0018~0.036g:0.27~0.38g:2~6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东文静李玉宝左奕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