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料、负极极片及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09586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6
本申请提供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料、负极极片及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涉及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中提供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料,该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料包括硬碳、第一导电剂、第一增稠剂、第一粘接剂以及水,按质量比计算,所述硬碳:所述导电剂:所述增稠剂:所述第一粘接剂(85~97):(0~5):(0.5~3):(1.5~7),本申请中通过合理设置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料中硬碳、第一导电剂、第一增稠剂以及第一粘接剂的比例,从而使包括由该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料制备的钠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首次充放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钠离子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料、由钠离子电池负极浆制备的负极极片、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具有负极极片的钠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钠离子电池也是“摇椅式电池”的一种,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也是利用碱金属离子在正负极间可逆的定向迁移过程实现电池的充放电。充电时,na+从正极材料中脱出,经电解液的输运穿过隔膜嵌入负极材料,放电过程与之相反。充放电过程中相同数量的电子经外电路传递,与na+一起在正负极材料间迁移以维持电荷平衡。

2、钠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构成。硬碳负极材料凭借其较高的储钠容量、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已成为钠离子电池主流的负极材料,但由于硬碳负极材料自身的缺陷多、比表大,导致钠离子在硬碳材料中的动力学性能偏低;而且钠离子电池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sei膜及一些不可逆的副反应均会带来钠离子的损失,致使其首次充放电效率较低,进而降低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限制了钠离子电池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料包括硬碳、第一导电剂、第一增稠剂、第一粘接剂以及溶剂,按质量比计算,所述硬碳:所述导电剂:所述增稠剂:所述第一粘接剂为(85~97):(0~5):(0.5~3):(1.5~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剂选自丁苯橡胶、聚偏氟乙烯、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氢化丁腈橡胶、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以及聚丙烯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为30万至70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料包括硬碳、第一导电剂、第一增稠剂、第一粘接剂以及溶剂,按质量比计算,所述硬碳:所述导电剂:所述增稠剂:所述第一粘接剂为(85~97):(0~5):(0.5~3):(1.5~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剂选自丁苯橡胶、聚偏氟乙烯、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氢化丁腈橡胶、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以及聚丙烯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为30万至70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碳的粒径为2μm~8μm;

5.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钠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包括导电基材以及涂覆于所述导电基材的一面或者两面的负极浆料层,所述负极浆料层包括硬碳、第一导电剂、第一增稠剂以及第一粘接剂,按质量比计算,所述硬碳:所述第一导电剂:所述第一增稠剂:所述第一粘接剂为(85~97):(0~5):(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熙林吴子夏李子坤黄友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