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甲烷氧化固氮和水稻生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574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甲烷氧化固氮和水稻生长的方法,涉及诱导水稻幼苗形成根表铁膜,然后将形成根表铁膜的水稻幼苗移栽到含有甲烷氧化菌的环境中培养,使根表铁膜与环境中的甲烷氧化菌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增强了甲烷氧化菌的甲烷氧化固氮作用,同时耦合铁还原过程,减少了稻田甲烷排放,促使水稻的生长量、多糖含量、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明显提高,降低氮肥的使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是一种原位条件下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实际可操作性强,能够富集甲烷氧化铁还原固氮微生物,并能增强生物固氮作用以促进水稻生长,还能减少氮肥的使用,减少稻田甲烷的排放,对于响应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富集及水稻促产的,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甲烷氧化固氮和水稻生长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甲烷作为能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稻田和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是甲烷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减少甲烷的排放十分重要。

2、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自从化学氮肥被应用于稻田,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然而,长期或过量的氮肥施肥会导致氮气负荷的释放,即铵的挥发、一氧化二氮的排放和硝酸盐从水稻土壤中浸出到自然环境中,会造成全球变暖、水富营养化、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等环境问题。减少氮肥的使用是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水稻生产的必要条件。

3、开发一种环境友好型、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来促进甲烷氧化及生物固氮,为减少稻田甲烷的排放提供了一条潜在的途径,同时减少氮肥的施用量也可提高水稻产量,对于响应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促进甲烷氧化固氮和水稻生长的方法。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甲烷氧化固氮和水稻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诱导水稻幼苗形成根表铁膜,然后将形成根表铁膜的水稻幼苗移栽到含有甲烷氧化菌的环境中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水稻种子用0.15%的H2O2溶液进行浸泡消毒,消毒时间为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将冲洗好的种子在30℃黑暗条件下浸泡24h,取出放置在铺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内,将所述培养皿置于人工气候箱内促进萌发,所述人工气候箱白昼温度28℃时间14h,黑夜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甲烷氧化固氮和水稻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诱导水稻幼苗形成根表铁膜,然后将形成根表铁膜的水稻幼苗移栽到含有甲烷氧化菌的环境中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水稻种子用0.15%的h2o2溶液进行浸泡消毒,消毒时间为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将冲洗好的种子在30℃黑暗条件下浸泡24h,取出放置在铺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内,将所述培养皿置于人工气候箱内促进萌发,所述人工气候箱白昼温度28℃时间14h,黑夜温度25℃时间10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每周更换一次水稻全营养液,所述水稻全营养液的ph值为5.4-5.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s4中水培培养均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所述培养条件为白昼温度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林鹏贾蓉刘世奇周顺桂唐家桓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