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及其余排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及其余排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5458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及其余排方法,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包括移动机构以及设置在移动机构上的反应堆本体、换热系统和储水部,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和非能动式空冷器;所述反应堆本体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内,所述储水部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的顶部并位于所述反应堆本体的上方,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具有热交换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反应堆本体内;储水部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换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与热交换部连通,所述热交换部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隔离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式反应堆,能够解决车载移动式反应堆长距离运输工况下的中反堆内余热排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式反应堆相关,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及其余排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专利技术中,为解决车载移动式反应堆长距离运输工况下的中反应堆内余热排出的问题,cn113140348b专利提出了在反应堆的包壳外壁设置通风管道当作余热排出系统,但该方案存在不满足冗余性原则、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技术问题的一种或几种,提供了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及其余排方法。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包括移动机构以及设置在移动机构上的反应堆本体、换热系统和储水部,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和非能动式空冷器;所述反应堆本体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内,所述储水部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的顶部并位于所述反应堆本体的上方,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具有热交换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反应堆本体内;所述储水部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换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热交换部连通,所述热交换部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隔离阀。

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式反应堆,通过在反应堆本体内设置换热器,并利用移动机构的顶部作为储水部,在反应堆本体的一侧设置非能动式空冷器,利用换热器将反应堆本体内余热传递给储水部中的水,最终通过非能动式空冷器将热量排出到大气,能够解决车载移动式反应堆长距离运输工况下的中反堆内余热排出的问题。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构具有装配厢体,所述反应堆本体设置在所述装配厢体内,所述储水部包括在装配厢体顶部形成的储水夹层,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设置在所述装配厢体外。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装配厢体顶部已有壁面设置储水层,实现了装配厢体空间的高效利用;而且在装配厢体的顶部设置储水层,还能够保持储水层中水温在持续低温状态。

7、进一步,所述换热系统沿所述装配厢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反应堆本体的前侧或后侧。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利用装配厢体的空间,避免装配厢体宽度方向占用空间过多,而影响移动机构原有的结构和规格。

9、进一步,所述换热系统为至少两组。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至少两组换热系统,保证在一套换热系统故障的情况下,另一套换热系统可以正常使用。

11、进一步,所述装配厢体的长度方向的前后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换热系统。

12、进一步,所述第三管路位于所述反应堆本体外且与所述隔离阀下游的第一管路连通。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第三管路位于反应堆本体内,而影响换热回路的正常运行。

14、进一步,所述热交换部位于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内。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提高换热效率。

16、进一步,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竖直布置,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底部具有通风入口,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顶部具有通风出口。

17、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构上还设有升降部,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设置在所述升降部上并在升降部的驱动下竖直升降;

18、其中,当所述移动机构停止移动时,所述升降部驱动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上升至第一预设位置;当所述移动机构移动时,所述升降部驱动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下降至第二预设位置。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升降部,当移动机构停止运行的时候,可以将非能动式空冷器升高,增大非能动式空冷器进入空气流量,提高换热效率。当移动机构运行的时候,可以利用升降部将非能动式空冷器下降至初始位置,可利用移动机构移动过程中空气流动实现换热。

20、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的余排方法,采用上述移动式反应堆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21、s1,打开隔离阀,使储水部内的水通过重力并经第一管路进入到换热器中,将反应堆本体内余热传递给换热器中的水;

22、s2,吸收热量的水变成水蒸汽并通过第二管路进入到热交换部中,空气在非能动式空冷器中流动并与热交换部中的水蒸汽进行热交换,被加热的空气从非能动式空冷器中排出,热交换部中的水蒸汽被冷凝成冷凝水重新回到换热器中,构成闭合换热回路。

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余排方法,能够在移动机构运输工况下和停车工况下均可实现余热排出功能,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车载设备空间和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以及设置在移动机构上的反应堆本体、换热系统和储水部,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和非能动式空冷器;所述反应堆本体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内,所述储水部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的顶部并位于所述反应堆本体的上方,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具有热交换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反应堆本体内;所述储水部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换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热交换部连通,所述热交换部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隔离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具有装配厢体,所述反应堆本体设置在所述装配厢体内,所述储水部包括在装配厢体顶部形成的储水夹层,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设置在所述装配厢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沿所述装配厢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反应堆本体的前侧或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为至少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厢体的长度方向的前后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换热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位于所述反应堆本体外且与所述隔离阀下游的第一管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位于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竖直布置,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底部具有通风入口,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顶部具有通风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上还设有升降部,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设置在所述升降部上并在升降部的驱动下竖直升降;

10.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的余排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移动式反应堆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以及设置在移动机构上的反应堆本体、换热系统和储水部,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和非能动式空冷器;所述反应堆本体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内,所述储水部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的顶部并位于所述反应堆本体的上方,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具有热交换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反应堆本体内;所述储水部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换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热交换部连通,所述热交换部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隔离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具有装配厢体,所述反应堆本体设置在所述装配厢体内,所述储水部包括在装配厢体顶部形成的储水夹层,所述非能动式空冷器设置在所述装配厢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沿所述装配厢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反应堆本体的前侧或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车载余排系统的移动式反应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国科中子能青岛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