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5430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包括热隔离板、检测腔体和检测装置,所述热隔离板用于设置在动力电池组与所述检测腔体之间,所述热隔离板上设有透气口,所述透气口包括两个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竖向孔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竖向孔之间的横向孔,所述检测装置位于所述检测腔体内,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检测腔体内的湿度、温度和烟雾浓度进行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H”型透气口,既能够保证透气性,也能有效减少火苗溢出,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火灾蔓延,增加用户逃生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新能源车辆在行驶中可能出现追尾、碰撞等一系列交通事故导致电池组发生火灾,电池组火灾后车辆会进行报警提醒客户逃生,但如果严重碰撞导致用户受伤,会使得逃生所需时间更多,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增加用户逃生时间。

2、现有新能源车辆电池组在发生火灾时,主要通过平板类的热隔离云母板来阻断火灾蔓延以增加用户逃生时间,例如在侧向空间实现气体流通到云母板上方,以达到卸压及降温的效果,然而这样可能使电池组热失控时喷发的温度聚集,加大火灾风险,进而影响安全逃生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增加电池组发生火灾时的安全逃生时间。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及方法。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包括热隔离板、检测腔体和检测装置,所述热隔离板用于设置在动力电池组与所述检测腔体之间,所述热隔离板上设有透气口,所述透气口包括两个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竖向孔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竖向孔之间的横向孔,所述检测装置位于所述检测腔体内,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检测腔体内的湿度、温度和烟雾浓度进行检测。

4、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湿度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烟雾采集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湿度采集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和所述烟雾采集模块分别用于采集所述检测腔体内的湿度、温度和烟雾浓度,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湿度采集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所述烟雾采集模块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

5、可选地,所述湿度采集模块的表面设有由感湿材料制成的检测膜,所述湿度采集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膜附着有水分子而发生阻值变化时,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对应的电压信号。

6、可选地,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热敏材料,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当所述热敏材料因温度变化而发生阻值变化时,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对应的电压信号。

7、可选地,所述烟雾采集模块包括电离区域,所述烟雾采集模块用于当所述电离区域的正负离子与烟尘颗粒发生中和时,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对应的电压信号。

8、可选地,所述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还包括气体存储区,所述气体存储区用于与所述检测腔体连通,所述气体存储区内储存有惰性气体。

9、可选地,所述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还包括阀体模块,所述阀体模块位于所述检测腔体与所述气体存储区之间,所述阀体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检测腔体与所述气体存储区的连通。

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包括:

11、通过检测装置获取检测腔体内的湿度信号、温度信号和烟雾浓度信号;

12、当所述湿度信号、所述温度信号和所述烟雾浓度信号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进入火灾预警状态;

13、当所述湿度信号、所述温度信号和所述烟雾浓度信号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执行火灾控制策略。

14、可选地,所述当所述湿度信号、所述温度信号和所述烟雾浓度信号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进入预警状态包括:

15、当所述湿度信号、所述温度信号和所述烟雾浓度信号均大于零值时,进入所述预警状态,调整信号接收频率以缩短信号接收时间。

16、可选地,所述当所述湿度信号、所述温度信号和所述烟雾浓度信号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执行火灾控制策略包括:

17、当所述湿度信号、所述温度信号和所述烟雾浓度信号中至少一者大于对应的信号限值时,执行所述火灾控制策略,或根据所述湿度信号、所述温度信号和所述烟雾浓度信号确定信号总值,当所述信号总值大于所述湿度信号、所述温度信号和所述烟雾浓度信号的信号总限值时,执行所述火灾控制策略;所述火灾控制策略包括:打开阀体模块以使气体存储区内储存的惰性气体进入动力电池组所在腔室。

18、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动力电池组和检测腔体之间的热隔离板上设置透气口,两个竖向孔和一个横向孔的构造使其形成“h”型透气口,当动力电池组发生火灾时,其内部产生的浓烟及火花通过热隔离板的“h”型透气口进入到检测腔体中,“h”型透气口既能够保证透气性,也能有效减少火苗溢出,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火灾蔓延,增加用户逃生时间,另外,检测腔体内设置的检测装置可通过对检测腔体内的湿度、温度和烟雾浓度多类信号源信号进行检测,进而可通过三种信号冗余互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火灾检测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隔离板(2)、检测腔体(3)和检测装置(5),所述热隔离板(2)用于设置在动力电池组(1)与所述检测腔体(3)之间,所述热隔离板(2)上设有透气口,所述透气口包括两个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竖向孔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竖向孔之间的横向孔,所述检测装置(5)位于所述检测腔体(3)内,所述检测装置(5)用于对所述检测腔体(3)内的湿度、温度和烟雾浓度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5)包括湿度采集模块(8)、温度采集模块(9)、烟雾采集模块(10)和处理模块(11),所述湿度采集模块(8)、所述温度采集模块(9)和所述烟雾采集模块(10)分别用于采集所述检测腔体(3)内的湿度、温度和烟雾浓度,所述处理模块(11)用于对所述湿度采集模块(8)、所述温度采集模块(9)、所述烟雾采集模块(10)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采集模块(8)的表面设有由感湿材料制成的检测膜,所述湿度采集模块(8)用于当所述检测膜附着有水分子而发生阻值变化时,向所述处理模块(11)发送对应的电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9)包括热敏材料,所述温度采集模块(9)用于当所述热敏材料因温度变化而发生阻值变化时,向所述处理模块(11)发送对应的电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采集模块(10)包括电离区域,所述烟雾采集模块(10)用于当所述电离区域的正负离子与烟尘颗粒发生中和时,向所述处理模块(11)发送对应的电压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存储区(4),所述气体存储区(4)用于与所述检测腔体(3)连通,所述气体存储区(4)内储存有惰性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体模块(7),所述阀体模块(7)位于所述检测腔体(3)与所述气体存储区(4)之间,所述阀体模块(7)用于控制所述检测腔体(3)与所述气体存储区(4)的连通。

8.一种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湿度信号、所述温度信号和所述烟雾浓度信号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进入预警状态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湿度信号、所述温度信号和所述烟雾浓度信号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执行火灾控制策略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隔离板(2)、检测腔体(3)和检测装置(5),所述热隔离板(2)用于设置在动力电池组(1)与所述检测腔体(3)之间,所述热隔离板(2)上设有透气口,所述透气口包括两个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竖向孔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竖向孔之间的横向孔,所述检测装置(5)位于所述检测腔体(3)内,所述检测装置(5)用于对所述检测腔体(3)内的湿度、温度和烟雾浓度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5)包括湿度采集模块(8)、温度采集模块(9)、烟雾采集模块(10)和处理模块(11),所述湿度采集模块(8)、所述温度采集模块(9)和所述烟雾采集模块(10)分别用于采集所述检测腔体(3)内的湿度、温度和烟雾浓度,所述处理模块(11)用于对所述湿度采集模块(8)、所述温度采集模块(9)、所述烟雾采集模块(10)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采集模块(8)的表面设有由感湿材料制成的检测膜,所述湿度采集模块(8)用于当所述检测膜附着有水分子而发生阻值变化时,向所述处理模块(11)发送对应的电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火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9)包括热敏材料,所述温度采集模块(9)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李珊珊刘爽胡一帆项兴富宋元强何家栋李延涛王鹏赵福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