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9531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内核复合材料和包覆在内核复合材料表面的碳包覆层;内核复合材料为碳化硅包覆的多孔硅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硅碳复合材料,在多孔硅表面构建了均匀的碳包覆层,随后生成碳化硅界面,使之前的物理粘结转化为硅‑碳键合的化学键,显著增强多孔硅与包覆层的粘结力,同时,刚性的碳化硅又可以抑制硅的体积膨胀,减少膨胀时的拉伸应力,从而减缓了锂化过程中的应力,成功维持了电极材料和导电网络的完整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建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硅在嵌脱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从而提升了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负极材料,涉及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8系、9系高镍电池的研发和普及,传统石墨克容量也已接近理论容量天花板,硅负极以4200mah/g的理论能量密度被公认为是提升锂电池性能最有效且可行性最强的材料。硅具有高理论比容量和低工作电压,但硅的电化学机械特性使它在长循环中难以保持快充性能。硅在工作过程中显著的体积膨胀和收缩会形成更多的sei,导致电极的不可逆膨胀,并使负极活性物质与集流体分离。破坏电极材料的导电网络。

2、目前,缓解硅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的主要方法有:1)通过球磨等方式将硅颗粒纳米化,但是纳米硅粉易团聚,会导致电极一致性较差;2)通过模板法制备多孔硅,以孔隙来提供膨胀空间,此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会导致产品的振实密度下降,损害电池的能量密度;3)对硅材料进行碳包覆处理,此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硅材料的体积膨胀问题,同时也会增加材料的导电性,但是所包覆的碳材料与硅之间属于物理粘结,粘结作用微弱,在后续的循环过程中极易脱落,使硅再次裸露。众多的改性方法都是各有利弊,这也使硅负极一直难以大规模商业化。

3、因此,如何有效的抑制硅负极的体积膨胀问题和提高其导电性,提升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是负极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硅碳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通过构建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硅在嵌脱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从而提升了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包括内核复合材料和包覆在内核复合材料表面的碳包覆层;内核复合材料为碳化硅包覆的多孔硅材料。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硅碳复合材料,多孔硅与碳包覆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化硅界面,使之前的物理粘结转化为硅-碳键合的化学键,显著增强多孔硅与包覆层的粘结力,同时,刚性的碳化硅又可以抑制硅的体积膨胀,减少膨胀时的拉伸应力,从而减缓了锂化过程中的应力,成功维持了电极材料和导电网络的完整性。本专利技术通过构建三层复合结构的负极材料,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硅在嵌脱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从而提升了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硅碳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所述内核复合材料的粒径为0.5~10μm;所述碳包覆层的厚度为2~20nm;所述内核复合材料与所述碳包覆层的质量比为1:(0.01~0.1)。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多孔硅材料的表面沉积碳源后进行第一次碳化处理和第二次碳化处理。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孔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多孔硅材料的制备原料酸洗至ph为7~8。

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硅碳复合材料,首先通过酸溶液对硅铝合金进行酸洗,得到多孔硅前驱体,接下来利用流化床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多孔硅表面构建了均匀的碳包覆层,随后通过将温度控制在合成碳化硅的温度区间内,使多孔硅与碳包覆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化硅界面,使之前的物理粘结转化为硅-碳键合的化学键,显著增强多孔硅与包覆层的粘结力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孔硅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铝硅合金和硅粉。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碳源包括甲烷、乙烯和乙炔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沉积的温度为500℃~900℃,所述沉积的时间为0.5h~2h。

11、上述条件下,避免了因温度过低碳源气体难以分解,温度过高气体分解过快,会影响包覆均匀度;沉积时间则会影响包覆含量,包覆量不足难以抑制体积膨胀,包覆过量会降低比容量。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沉积的步骤包括:向流化床反应器中添加多孔硅材料在无氧环境中,真空形成压力为0.1kpa负压环境后,500℃~900℃下,以0.5l/min的气体流速通入氮气和碳源的混合气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反应0.5~2h。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次碳化处理的温度为1000℃~1500℃。

14、上述温度下,碳源能够充分反应并渗透到基材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碳化硅层更好地排列形成有序的晶格结构,从而使碳包覆层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同时也避免了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所有多孔硅转化为碳化硅从而影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次碳化处理的温度为1000℃~1500℃。

16、上述温度下促进碳包覆层的微观结构有序排列。在高温下,碳源中的碳原子能够重新排列并形成自组装的微观结构,从而使碳包覆层的微观结构更加有序和均匀。这样的微观结构有序排列不仅有助于提高材料的电极材料的容量、循环寿命和功率密度等,还有助于减少碳包覆层内部缺陷和杂质的生成。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次碳化处理后还包括冷却。

18、本专利技术的硅碳复合材料电极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材料易得,重现性高,产物结构容易控制,易实现工业化推广和应用。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液;

20、所述负极的材料包括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

21、本专利技术的硅碳复合材料电极材料应用于负极材料时,循环寿命长、充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好,能满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制备的实际应用需要,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核复合材料和包覆在内核复合材料表面的碳包覆层;内核复合材料为碳化硅包覆的多孔硅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所述内核复合材料的粒径为0.05~10μm;所述碳包覆层的厚度为2~20nm;所述内核复合材料与所述碳包覆层的质量比为1:(0.01~0.1)。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多孔硅材料的表面沉积碳源后进行第一次碳化处理和第二次碳化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多孔硅材料的制备原料酸洗至pH为7~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硅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铝硅合金和硅粉。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包括甲烷、乙烯和乙炔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的温度为500℃~900℃,所述沉积的时间为0.5h~2h。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碳化处理的温度为1000℃~150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碳化处理的温度为1000℃~1500℃。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核复合材料和包覆在内核复合材料表面的碳包覆层;内核复合材料为碳化硅包覆的多孔硅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所述内核复合材料的粒径为0.05~10μm;所述碳包覆层的厚度为2~20nm;所述内核复合材料与所述碳包覆层的质量比为1:(0.01~0.1)。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多孔硅材料的表面沉积碳源后进行第一次碳化处理和第二次碳化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多孔硅材料的制备原料酸洗至ph为7~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慎然吴彬彬罗刚湛中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镕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