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95042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纳米调节剂是包括化疗成分和改性红外光敏剂制成的纳米颗粒;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0‑220nm,化疗成分是改性透明质酸,改性透明质酸交联有α‑氰基‑4羟基肉桂酸、羟氯喹;红外光敏剂是经过三苯基膦交联改性的光敏剂;化疗成分和改性红外光敏剂的质量比为1.5‑1:1‑3。本发明专利技术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为改性红外光敏剂和改性化疗成分自组装而成的粒径80‑220nm的纳米颗粒,能够随着血液循环达到肿瘤组织,穿透血管屏障直达肿瘤微环境中进行富集,具有良好的药物靶向针对性,可以在更低剂量发挥治疗作用,毒副作用显著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特别是一种可用于光疗抗肿瘤的纳米调节剂,具体而言是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本专利技术提供相关纳米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光疗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治疗方法,包括光热治疗和光动力治疗,通过将特定的光敏感材料富集在肿瘤微环境中,然后利用外部光源照射激发光敏感材料发生光热作用或光动力分子激活作用,进而产生肿瘤微环境局部高热或释放杀伤肿瘤活性成分的作用。

2、光疗技术是对于传统靶向给药技术的升级发展,利用外部光源主动照射激发,实现更具针对性的药物主动释放。同时,联合光热效应可实现靶向药杀伤效应和光热作用杀伤效应的协同,发挥更加高效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但是,光热效应往往存在非选择性的缺点,在外部光源照射致使肿瘤微环境产生光热作用的时候,存在快速热扩散的问题,局部保温不仅杀伤肿瘤组织,还会造成肿瘤组织附近的正常组织损伤。

3、另外,化疗药物由于强烈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治疗应用的上限。目前,有一些研究将光疗技术和化疗药物结合,但是这种结合常常会产生新的问题。光敏剂和化疗药物结合以后,两者的理化性质和药代动力学发生较大变化,例如复合制剂的储存稳定性变化,复合制剂的生物靶向性控制变得更加困难等。因此,目前制备安全、稳定、有效的化疗药物和光敏材料的有机结合方案,是纳米递送系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如何提升光疗技术的肿瘤杀伤效果,实现光疗技术和化疗药物的有机结合,缓解或消除光疗/化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是现阶段光疗药物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只有突破了光疗技术存在的缺点,才能将光疗制剂更好的发挥出光热或光动力治疗效果,进而实现光疗技术的临床化应用目的。

5、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告号cn116115751b公开一种共组装光热饥饿治疗纳米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共组装光热饥饿治疗纳米调节剂是由r820、葡萄糖氧化酶和α-氰基-4-羟基肉桂酸共组装而成的纳米颗粒,采用红外激发ir820作为活性成分,与gox和chc配合形成稳定的具有良好靶向性的纳米颗粒,药物可以准确的靶向作用于肿瘤组织,消耗肿瘤组织细胞内能量,对于结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发挥出良好的治疗作用。该专利采用chc和gox两种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活性成分进行自组装得到纳米调节剂,其技术原理是:葡萄糖氧化酶(gox)降低细胞内葡萄糖含量,减少肿瘤细胞能量生成;α-氰基-4-羟基肉桂酸(chc)抑制mct1在肿瘤细胞膜表面的表达,阻止肿瘤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分解乳酸获得能量;通过两种阻断肿瘤细胞获得能量的方式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光疗技术副作用较多,生物靶向性、药物的释放效率、毒副作用控制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光热杀伤作用和自噬抑制作用协同的方式,利用自噬抑制作用增强光热杀伤作用,实现物理和化学协同的方式对于肿瘤细胞的高效率针对性杀伤。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所述纳米调节剂是包括化疗成分和改性红外光敏剂制成的纳米颗粒。

4、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0-220nm。

5、所述化疗成分是改性透明质酸,所述改性透明质酸交联有α-氰基-4羟基肉桂酸、羟氯喹。

6、所述红外光敏剂是经过三苯基膦交联改性的光敏剂。

7、所述化疗成分和改性红外光敏剂的质量比为1.5-1:1-3。

8、本专利技术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采用化疗成分和改性红外光敏剂组装而成的纳米颗粒,其粒径在80-220nm范围内,相应的纳米调节剂能够穿透血管屏障,能够随着血液循环达到肿瘤组织。并且这些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体外储存稳定性试验中能够长期保持粒径大小稳定。当本专利技术纳米调节剂作用于肿瘤微环境的时候,能够发挥良好的光热作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光热作用使得局部升温释放纳米颗粒中透明质酸交联的化疗成分α-氰基-4羟基肉桂酸,抑制肿瘤细胞自噬反应,使得光热作用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大幅度提升。所以,本专利技术纳米调节剂可以很好的杀伤肿瘤细胞,有效减轻/缓解/消除传统光热制剂、化疗药物成分的毒副作用。

9、进一步,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210nm,更优选110-190nm,更优选110-165nm。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调节剂为纳米颗粒,这些纳米颗粒粒径控制在此范围内稳定性更好,能够长时间保持分散不团聚,不沉积。

10、进一步,所述化疗成分是改性透明质酸,所述改性透明质酸交联有α-氰基-4羟基肉桂酸。优选的,透明质酸和α-氰基-4羟基肉桂酸通过己二酸二酰肼和碳二亚胺盐酸盐交联得到交联物。

11、进一步,所述改性透明质酸还交联有羟氯喹(hcq)。

12、或者说,进一步,所述化疗成分是改性透明质酸,所述改性透明质酸交联有α-氰基-4羟基肉桂酸和羟氯喹。

13、优选的,羟氯喹通过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碳二亚胺盐酸盐(edci)与透明质酸交联。

14、进一步,改性透明质酸中,交联有α-氰基-4羟基肉桂酸和羟氯喹;其中,α-氰基-4羟基肉桂酸和羟氯喹的质量比为10:10-50。

15、进一步,所述改性红外光敏剂是经过三苯基膦交联改性的红外光敏剂。

16、优选的,所述改性红外光敏剂是经过三苯基膦交联改性的ir820红外光敏剂。

17、所述ir820红外光敏剂是新吲哚菁绿,cas:172616-80-7。

18、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的质量,更好的发挥纳米调节剂的储存、运输、递送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纳米调节剂能够最大化发挥其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纳米调节剂的制备方法。

19、一种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s1、将红外光敏剂和三苯基膦基丙胺,在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三乙胺,氮气保护下,反应得到改性红外光敏剂(t820)。

21、s2、将透明质酸依次和己二酸二酰肼(adh)、碳二亚胺盐酸盐(edci),在ph=3.5-5.2的酸性条件下反应,得到ha-adh。

22、然后,将ha-adh和α-氰基-4羟基肉桂酸(chc)在ph=6-7的条件下避光反应,得到改性透明质酸;所述改性透明质酸交联有α-氰基-4羟基肉桂酸(ha-chc)。

23、然后,将羟氯喹和交联有α-氰基-4羟基肉桂酸的改性透明质酸进行交联反应,得到交联有α-氰基-4羟基肉桂酸和羟氯喹的改性透明质酸。

24、s3、将改性透明质酸和改性红外光敏剂,在溶液中混合均匀,冰浴超声震荡,得到纳米颗粒,即为纳米调节剂。

25、本专利技术纳米调节剂制备方法先分别合成制备改性红外光敏剂和改性透明质酸,改性红外光敏剂将红外光敏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调节剂是包括化疗成分和改性红外光敏剂制成的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21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10-19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其特征在于,α-氰基-4羟基肉桂酸和羟氯喹的质量比为10:10-50。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红外光敏剂是IR82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溶液中混合均匀,所述溶液是含有水、乙醇至少一种的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纳米调节剂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纳米调节剂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治疗实体瘤的药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纳米调节剂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注射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调节剂是包括化疗成分和改性红外光敏剂制成的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21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10-19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联合光热效应和自噬抑制的纳米调节剂,其特征在于,α-氰基-4羟基肉桂酸和羟氯喹的质量比为10:10-50。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联合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可段曦锐黎腾龙冯钰梅周萍彭沛澜叶琴田海隆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