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5041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消化道造瘘需要二次手术还纳的问题。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包括导管、球囊和充气单元;导管上设有抽吸通道和气体通道;球囊套设在导管的远端,气体通道的远端开口与充气后球囊的形成的抽吸容腔连通;充气单元与气体通道的近端连接;其中,充气状态下的球囊为碗状结构,其内凹曲面形成能够暂存消化道内的内容物的抽吸容腔,导管的远端开口位于充气状态下的球囊的内凹曲面中心处,并与抽吸容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消化道手术中置入,安全可靠,为消化道的愈合提供适宜的环境,促进吻合口的愈合,且便于取出,避免二次手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


技术介绍

1、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外科手术后的消化道造瘘是消化道肿瘤诊疗过程中的难点。对部分需要肠道-腹壁造瘘的患者,常常需要二次手术还纳,病人长期在腹壁等地方挂有外置造瘘袋,影响生活质量,二次还纳手术还增加患者的病痛和花费。

2、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消化道造瘘装置,具有管道,管道的外壁上设有可充气膨大的气囊,气囊远侧为一段管道盲端,管道盲端超过气囊的位置,并且是封闭的,在气囊近侧的管壁设置与管腔相通的小孔,通过气囊近侧管壁的小孔抽出肠内容物。然而,这种造瘘装置由于小孔的孔径小,容易被堵住,对肠内容物的抽吸效率低下,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已有消化道造瘘装置需要凭借操者经验植入肠内指定位置,植入准确度低。此外,已有消化道造瘘装置的气囊会与肠壁粘合,后期难以顺利取出,还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解决了现有消化道造瘘需要二次手术还纳的问题,以及现有造瘘装置对肠内容物的抽吸效率低下、植入肠内准确度低、难以顺利取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能代替现有的消化道造瘘装置,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节约卫生资源和花费,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病痛,而且对肠内容物的抽吸效率高,治疗效果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包括:

4、导管,导管具有贯穿其两端的抽吸通道,导管上还设有气体通道;

5、球囊,球囊套设在导管的远端,气体通道的远端与球囊内部连通;

6、充气单元,充气单元与气体通道的近端连接,充气单元被配置为向球囊内充气或将球囊内的气体排出;

7、其中,充气状态下的球囊为碗状结构,具有内凹曲面和外凸曲面;外凸曲面能够与消化道的内壁贴合;内凹曲面与外凸曲面之间构成充气空间,充气空间与气体通道的远端连通;内凹曲面形成能够暂存消化道内的内容物的抽吸容腔,导管的远端开口位于充气状态下的球囊的内凹曲面中心处,并与抽吸容腔连通。

8、进一步地,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还包括设在导管远端的第一显影环和设在球囊表面的第二显影环。

9、进一步地,导管包括位于近端的第一段和位于远端的第二段,球囊套设在第二段的外侧,抽吸通道同时贯穿第一段和第二段,气体通道贯穿第一段,气体通道的远端延伸至第二段并与球囊连通,第二段和球囊均采用可降解材质,通过注入诱导介质使球囊和第二段发生降解。

10、进一步地,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在球囊的表面,被配置为检测球囊与消化道之间的压力。

11、进一步地,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还包括用于使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导线,导线埋设在导管内,导线在第二段内设有相互搭接的接头。

12、进一步地,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还包括位于球囊的近端与第二段衔接处的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分别位于导管的两侧并与导管可拆卸连接。

13、进一步地,压力传感器采用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嵌入球囊的外表面。

14、进一步地,压力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压力传感器环绕球囊间隔分布。

15、进一步地,导管的近端设有支管,支管与导管之间存在一夹角,气体通道的近端贯穿支管并与充气单元连接。

16、进一步地,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还包括抽吸盒、集废囊、真空泵、第三管、冲洗泵、抽吸阀、排液阀和冲洗阀;抽吸盒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抽吸盒上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通过管路与抽吸通道连接;集废囊设在第一腔室内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管和第二管连接;真空泵设在第一腔室内且位于抽吸盒与集废囊之间;第三管的一端与第一管连接,其另一端伸入第二腔室内;冲洗泵设在第三管上;抽吸阀设在第一管上且位于第三管与集废囊之间;排液阀设在第二管上;冲洗阀设在第一管与冲洗泵之间的第三管上;真空泵和冲洗泵均与电源模块、控制模块电连接电性连接。

17、进一步地,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还包括设在抽吸盒外侧并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的触控屏,触控屏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抽吸阀和冲洗阀均为电磁阀并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9、a)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通过在导管上设置充气可膨胀的球囊,能够使球囊与消化道内壁之间始终具有适当的压力,从而使球囊紧贴消化道的内壁,阻止消化道内的内容物流入下段消化道,为下段消化道的愈合提供适宜的环境,促进吻合口的愈合,愈合后将装置从腹壁取出即可,避免进行二次还纳手术,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病痛和医疗费用。

20、b)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充气状态下的球囊为碗状结构,其内凹曲面形成能够暂存消化道内的内容物的抽吸容腔,导管的远端开口位于充气状态下的所述球囊的内凹曲面中心处,肠内容物能够暂时储存在球囊的抽吸容腔内,导管的远端开口即为导管的抽吸口,抽吸口位于碗状球囊的碗底中心,相对于现有在导管侧壁上设置小孔的方案,本申请能够快速的将暂存在球囊抽吸容腔内的肠内容物抽出,抽吸效率更高,显著降低了抽吸过程抽吸口被肠内容物堵住的风险。

21、c)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通过在导管远端设置第一显影环、在球囊表面设置第二显影环,能够实现精准植入,为手术操作提供便利。

22、d)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导管的第二段和球囊采用可降解材质,在吻合口愈合之后,通过注入诱导介质使所述球囊和第二段发生降解,只需将导管的第一段从腹壁取出,使得取出过程更加顺利,避免因球囊与肠壁粘接取出困难对患者造成痛苦,甚至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情况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导管远端的第一显影环和设在所述球囊表面的第二显影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位于近端的第一段和位于远端的第二段,所述球囊套设在所述第二段的外侧,所述抽吸通道同时贯穿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气体通道贯穿所述第一段,所述气体通道的远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段并与所述球囊连通,所述第二段和球囊均采用可降解材质,通过注入诱导介质使所述球囊和第二段发生降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球囊的近端与所述第二段衔接处的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所述第一磁片和所述第二磁片分别位于所述导管的两侧并与所述导管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在所述球囊的表面,被配置为检测球囊与消化道之间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采用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嵌入所述球囊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环绕所述球囊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6至7任一项所述的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近端设有支管,所述支管与所述导管之间存在一夹角,所述气体通道的近端贯穿所述支管并与所述充气单元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抽吸盒外侧的触控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导管远端的第一显影环和设在所述球囊表面的第二显影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位于近端的第一段和位于远端的第二段,所述球囊套设在所述第二段的外侧,所述抽吸通道同时贯穿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气体通道贯穿所述第一段,所述气体通道的远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段并与所述球囊连通,所述第二段和球囊均采用可降解材质,通过注入诱导介质使所述球囊和第二段发生降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化道造瘘用球囊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球囊的近端与所述第二段衔接处的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所述第一磁片和所述第二磁片分别位于所述导管的两侧并与所述导管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消化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欢王亚杰肖林窦伟冬冯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