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495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方法,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包括热流道外壳体、前壳体和电阻加热丝,热流道外壳体由导热层和保温层组合构成,导热层和保温层的后侧端均与注塑设备本体固定连接,且注塑流道与注塑设备本体上的出料端口相连接,且注塑流道设置在导热层的内腔之中,注塑流道、导热层和保温层之间为同轴线设置;通过在导热腔之中设置由铁环、导向环和拨液翅片组合构成的拨液组件,从而通过电阻加热丝之中电流的变化,以让电阻加热丝所产生磁场的方向不断的变换,从而让拨液组件的受力不断的变换,从而让拨液组件往复移动,从而对导热油形成拨动作用,以让导热油的热量分布更加的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相关,具体为一种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方法


技术介绍

1、热流道是通过加热的办法来保证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由于在流道附近或中心设有加热棒和加热圈,从注塑机喷嘴出口到浇口的整个流道都处于高温状态,使流道中的塑料保持熔融,停机后一般不需要打开流道取出凝料,再开机时只需加热流道到所需温度即可,因此,热流道工艺有时称为热集流管系统,或者称为无流道模塑;

2、但是传统流道处用的加热装置处的加热棒或加热圈其加热均匀性较差,从而导致流道各位置处的受热并不是很均匀,并且加热棒或加热圈的直接加热方式对于流道之中的温度控制精度也较差,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方法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所述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包括:p>

3、热流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为硅油,且导热油的注入体积不低于导热腔(7)总容积的百分之九十五,且注塑流道(4)完全没入在导热油之中,且注塑流道(4)和导热层(6)均由高强度钢铸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设备本体(5)上开设有三级走线槽,且导热腔(7)之中设置有温度检测单元(9),所述温度检测单元(9)通过三级导线(10)与控制模块进行电信号连接,且温度检测单元(9)设置在导热腔(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为硅油,且导热油的注入体积不低于导热腔(7)总容积的百分之九十五,且注塑流道(4)完全没入在导热油之中,且注塑流道(4)和导热层(6)均由高强度钢铸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设备本体(5)上开设有三级走线槽,且导热腔(7)之中设置有温度检测单元(9),所述温度检测单元(9)通过三级导线(10)与控制模块进行电信号连接,且温度检测单元(9)设置在导热腔(7)的靠下侧,且温度检测单元(9)对三级走线槽的端口形成封堵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加热丝(3)所接通的供电电源为交流电,且其电源电流的变换频率为每分钟十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注塑用热流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腔(7)之中设置有拨液组件(11),所述拨液组件(11)由铁环(16)、导向环(17)和拨液翅片(18)组合构成,所述拨液翅片(18)设置有多片,且拨液翅片(18)围绕铁环(16)均匀设置有一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丽许佳何宇敏杨坤侯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羽田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