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集成模块和具有其的热管理系统、车辆技术方案_技高网

集成模块和具有其的热管理系统、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4881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模块和具有其的热管理系统、车辆,集成模块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且包括:第一流道板、第二流道板、换热器,所述第二流道板固定至所述第一流道板,所述换热器固定至所述第一流道板和/或所述第二流道板,所述换热器设有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所述第一换热流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板的所述换热器第一接口和所述换热器第二接口相连,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流道板的所述换热器第三接口和所述换热器第四接口相连。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集成模块管路布置更为合理,集成模块整体集成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模块和具有其的热管理系统、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辆中例如新能源汽车,通常设有多个系统例如热泵系统、换热系统、热管理系统等来保证车辆正常使用;然而,这些系统由于功能丰富,使得部件较多、连接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集成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集成模块管路布置更为合理,集成模块整体集成度更高。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集成模块的热管理系统。

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成模块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流道板,所述第一流道板内设有多条冷媒流路,所述第一流道板设有换热器第一接口、换热器第二接口和多个外部器件接口,所述换热器第一接口、所述换热器第二接口和所述外部器件接口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冷媒流路相连,每个所述外部器件接口适于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中的部件相连;第二流道板,所述第二流道板固定至所述第一流道板,所述第二流道板内设有内部液冷流路,所述第二流道板设有换热器第三接口、换热器第四接口和第一水侧接口,所述换热器第三接口、所述换热器第四接口和所述第一水侧接口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内部液冷流路相连,所述第一水侧接口适于与外部的电机电控散热器相连;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固定至所述第一流道板和/或所述第二流道板,所述换热器设有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所述第一换热流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换热器第一接口和所述换热器第二接口相连,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换热器第三接口和所述换热器第四接口相连。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成模块通过设置彼此连接的第一流道板与第二流道板将位于集成模块上的各结构划分为冷媒侧与液冷侧,同时冷媒侧集成模块和液冷侧集成模块通过换热器换热,可减少集成模块整体的布局空间,集成模块集成冷媒侧集成模块与液冷侧集成模块,使得热管理系统结构紧凑、集成度更高,有利于整车的平台化设计,便于整车一体化布置与控制。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流道板设有与所述内部液冷流路相连的水箱接口,所述集成模块还包括补水箱,所述补水箱固定至所述第二流道板且所述水箱接口相连。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第一流道板背离所述第二流道板的一侧,所述补水箱设在所述第二流道板背离所述第一流道板的一侧。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流道板设有与所述内部液冷流路相连的水泵接口,所述集成模块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固定至所述第二流道板且与所述水泵接口相连。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集成模块还包括:切换阀,所述切换阀设在所述第二流道板上,所述切换阀动作以使得冷却液流向第二换热流路或者阻止冷媒流向所述第二换热流路。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流道板设有第二水侧接口,所述第二水侧接口与所述内部液冷流路相连,所述第二水侧接口适于与外部的第一散热器相连。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切换阀为四通阀,所述内部液冷流路包括: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水泵接口和所述换热器第三接口相连;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切换阀的第一阀口相连;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分别与所述换热器第四接口和所述切换阀的第二阀口相连;第四流道,所述第四流道分别与所述切换阀的第三阀口和所述第一水侧接口相连;第五流道,所述第五流道分别与所述切换阀的第四阀口和所述第二水侧接口相连。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水侧接口和所述第二水侧接口朝向同一方向延伸。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水侧接口和所述第二水侧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流道板的边缘且位于所述切换阀背离所述水泵的一侧。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部器件接口包括气液分离进口接口;所述集成模块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固定至所述第一流道板,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端与所述气液分离进口接口相连。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第二流道板位于所述第一流道板的同一侧。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部器件接口包括至少一组换热板接口,每组所述换热板接口与同一个换热板的两端相连,所述换热板用于调节电池模组的温度。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外部器件接口的开口朝向相同。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水侧接口和所述第二水侧接口的开口朝向第一方向,所述多个外部器件接口的开口朝向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一流道板的底部拐角处。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流道板的相邻侧壁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适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身配合以将所述集成模块固定。

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流道板设有控制阀组和节流阀组,所述控制阀组用于将不同的所述冷媒流路连通以形成不同的冷媒回路,所述节流阀组用于对流经其的所述冷媒回路中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所述控制阀组具有第一电连接口,所述节流阀组具有第二电连接口,所述第一电连接口和所述第二电连接口的开口朝向相同。

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连接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第一流道板的厚度方向相同。

23、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

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模块,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管理系统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集成模块,因此该热管理系统结构紧凑、集成度更高。

25、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

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热管理系统,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因此该车辆内部结构紧凑,线路布置更为美观。

2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集成模块通过设计设置彼此连接的第一流道板与第二流道板将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水泵、补水箱、切换阀等结构集成于一体,集成度更高,并通过带有内部流道、进出接口的第一流道板与第二流道板简化了热管理系统中的管路连接,减少了热管理系统整体布局空间,便于整车一体化布置、控制;彼此连接的第一流道板与第二流道板将冷媒侧集成模块与液冷侧集成模块分布于两侧,并且冷媒侧集成模块的接口与液冷侧集成模块的接口位于集成模块的两侧,两路管路互不干扰,方便整车管路布置,使得整车布置更加合理、美观。

28、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模块,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板(20)设有与所述内部液冷流路相连的水箱接口,所述集成模块还包括补水箱(70),所述补水箱(70)固定至所述第二流道板(20)且所述水箱接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0)设在所述第一流道板(10)背离所述第二流道板(20)的一侧,所述补水箱(70)设在所述第二流道板(20)背离所述第一流道板(1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板(20)设有与所述内部液冷流路相连的水泵接口,所述集成模块还包括水泵(60),所述水泵(60)固定至所述第二流道板(20)且与所述水泵接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阀(50),所述切换阀(50)设在所述第二流道板(20)上,所述切换阀(50)动作以使得冷却液流向第二换热流路或者阻止冷媒流向所述第二换热流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板(20)设有第二水侧接口(22),所述第二水侧接口(22)与所述内部液冷流路相连,所述第二水侧接口(22)适于与外部的第一散热器(400)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50)为四通阀,所述内部液冷流路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侧接口(21)和所述第二水侧接口(22)朝向同一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侧接口(21)和所述第二水侧接口(22)位于所述第二流道板(20)的边缘且位于所述切换阀(50)背离所述水泵(60)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器件接口包括气液分离进口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40)和所述第二流道板(20)位于所述第一流道板(10)的同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器件接口包括至少一组换热板接口(14),每组所述换热板接口(14)与同一个换热板(80)的两端相连,所述换热板(80)用于调节电池模组的温度。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外部器件接口的开口朝向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侧接口(21)和所述第二水侧接口(22)的开口朝向第一方向,所述多个外部器件接口的开口朝向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0)设于所述第一流道板(10)的底部拐角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板(10)的相邻侧壁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适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身配合以将所述集成模块(1)固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板(10)设有控制阀组和节流阀组,所述控制阀组用于将不同的所述冷媒流路连通以形成不同的冷媒回路,所述节流阀组用于对流经其的所述冷媒回路中的冷媒进行节流降压,所述控制阀组具有第一电连接口,所述节流阀组具有第二电连接口,所述第一电连接口和所述第二电连接口的开口朝向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第一流道板(10)的厚度方向相同。

19.一种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模块。

2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模块,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板(20)设有与所述内部液冷流路相连的水箱接口,所述集成模块还包括补水箱(70),所述补水箱(70)固定至所述第二流道板(20)且所述水箱接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0)设在所述第一流道板(10)背离所述第二流道板(20)的一侧,所述补水箱(70)设在所述第二流道板(20)背离所述第一流道板(1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板(20)设有与所述内部液冷流路相连的水泵接口,所述集成模块还包括水泵(60),所述水泵(60)固定至所述第二流道板(20)且与所述水泵接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阀(50),所述切换阀(50)设在所述第二流道板(20)上,所述切换阀(50)动作以使得冷却液流向第二换热流路或者阻止冷媒流向所述第二换热流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板(20)设有第二水侧接口(22),所述第二水侧接口(22)与所述内部液冷流路相连,所述第二水侧接口(22)适于与外部的第一散热器(400)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50)为四通阀,所述内部液冷流路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侧接口(21)和所述第二水侧接口(22)朝向同一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侧接口(21)和所述第二水侧接口(22)位于所述第二流道板(20)的边缘且位于所述切换阀(50)背离所述水泵(60)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忠良李玉忠叶梅娇许敏涂娟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