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架线装置及架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454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缆架线装置及架线方法,包括基座、绕线辊、第一驱动件以及紧线组件。基座用于相对地面固定,绕线辊绕自身的中轴线可转动设置于基座,绕线辊的外周用于供电缆盘绕,第一驱动件设置于基座,且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于绕线辊,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绕线辊相对基座转动,紧线组件用于可滑动连接于自绕线辊伸出的电缆,紧线组件能够与地面或位于紧线组件与绕线辊之间的电缆的相对位置固定,紧线组件用于将部分电缆朝向绕线辊拉动,从而,电缆架线装置能够通过绕线辊与第一驱动件实现自动放线,通过紧线组件实现自动紧线,进而能够使操作人员在对电缆进行高空架线施工的过程中所需要进行的操作更加简单、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施工,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架线装置及架线方法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在对电缆进行高空架线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操作人员使用放线机构来进行电缆的放线敷设,然后,使放线机构与地面相对固定,最后,需要操作人员使用卡线钳和紧线器不断地的对电缆进行收紧,以将电缆收紧至预定的状态,操作人员的操作繁琐、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架线装置,能够使操作人员在对电缆进行高空架线施工的过程中所需要进行的操作更加简单、省力。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架线方法,通过设置如前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缆架线装置,能够使操作人员更省力地实现高空架线施工。

3、为达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缆架线装置,包括:

5、基座,所述基座用于相对地面固定;

6、绕线辊,所述绕线辊绕自身的中轴线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绕线辊的外周用于供电缆盘绕;

7、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线组件包括第一主体、夹线机构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主体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主体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间隔相对,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靠近所述绕线辊的一侧,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远离所述绕线辊的一侧,所述电缆用于依次可滑动穿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容纳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机构包括第二主体、第一夹线块以及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二主体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线组件包括第一主体、夹线机构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主体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主体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间隔相对,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靠近所述绕线辊的一侧,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远离所述绕线辊的一侧,所述电缆用于依次可滑动穿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容纳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机构包括第二主体、第一夹线块以及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二主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连接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一夹线块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夹线块之间,所述电缆用于穿过所述第一夹线块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且所述第三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夹线块朝向所述第二部分移动,使所述第一夹线块与所述第二部分用于夹紧于所述电缆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一主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线组件用于拉紧两根所述电缆,所述紧线组件包括两个所述夹线机构,两个所述夹线机构分别用于夹紧两根所述电缆;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架线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生陈永进李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