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催化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402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催化除臭装置,包括处理罐,处理罐顶部设有进入其内部的检修门、两端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底部连接有一对支撑脚、外壁上设有控制开关、内壁上绕周向均布有若干沿轴向设置且与控制开关相连的氙灯,氙灯的光谱范围为200-2500nm,且其色温范围为5500‑6000K,处理罐的内壁上还沿轴向等间隔垂直插接有若干导流板,导流板间隔交错布置将处理罐内部分隔成两端分别与进气口和出气口相连通的S型流道,每个导流板的外表面均涂覆有能被可见光激发的光催化剂,处理罐的底部还设有多个一一对应位于同侧的相邻两个导流板之间的排水口,每个排水口上均插设有一堵头。本技术能有效提高对废气的除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气除臭,尤其是指一种光催化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1、恶臭气体成分较多,主要包括硫化氢、氨、有机胺、硫醇、硫醚等无机或有机化合物。若直接排放不但严重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故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处理臭气的方法有酸碱化学洗涤法、生物除臭法等传统方法以及新兴的光催化法。由于酸碱化学洗涤法、生物除臭法等传统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投资费用高、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问题,而光催化法是通过光照对催化剂激发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臭氧等,将大分子异味气体降解为小分子化合物,或完全矿化为水和co2,其完全规避了酸碱化学洗涤法、生物除臭法等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故目前均采用光催化法对气体进行除臭。但由于现有的光催化除臭装置,都是在以气体直接穿过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催化剂形式进行除臭处理,故使得气体与光催化剂的接触时间短且接触面积小,可利用的光谱范围有限在400nm以下,从而导致处理效率低,催化反应不完全,造成除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催化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顶部设有进入其内部的检修门、两端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底部连接有一对支撑脚、外壁上设有控制开关、内壁上绕周向均布有若干沿轴向设置且与所述控制开关相连的氙灯,所述氙灯的光谱范围为200-2500nm,且其色温范围为5500-6000K,所述处理罐的内壁上还沿轴向等间隔垂直插接有若干导流板,所述导流板间隔交错布置将所述处理罐内部分隔成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相连通的S型流道,每个所述导流板的外表面均涂覆有能被可见光激发的光催化剂,所述处理罐的底部还设有多个一一对应位于同侧的相邻两个所述导流板之间的排水口,每个所述排水口上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催化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顶部设有进入其内部的检修门、两端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底部连接有一对支撑脚、外壁上设有控制开关、内壁上绕周向均布有若干沿轴向设置且与所述控制开关相连的氙灯,所述氙灯的光谱范围为200-2500nm,且其色温范围为5500-6000k,所述处理罐的内壁上还沿轴向等间隔垂直插接有若干导流板,所述导流板间隔交错布置将所述处理罐内部分隔成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相连通的s型流道,每个所述导流板的外表面均涂覆有能被可见光激发的光催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筠唐红玲阮鹿凡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马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