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401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TOC测量除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包括加热炉、高效除水组件、回流组件和气流组件,所述加热炉竖直设有第一气液管,加热炉一侧水平设有除水控制箱,除水控制箱内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通过在除水控制箱内设置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在对液体进行TOC检测时,配合加热炉的加热反应,将液体转换成混合气体后,进行双重冷凝除水,然后在第二处理腔内的高效除水组件和气流组件的配合作用下,进一步提高冷凝除水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在回流组件的辅助作用下,在排出检测的气体之前进行湿度检测,未符合湿度要求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回流除水,提高检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toc测量除水,具体为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


技术介绍

1、toc是用来描述水系统中有机(含碳有机物)污染物的术语,toc浓度过高的话会造成水纯化系统效率降低、降低半导体的产率、药品批次的污染和损害电力和蒸汽设备的情况,在环保领域,对液体进行toc检测时多通过加热后再除水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蒸发得气体中含水量的多少,极大的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现有的toc检测设备在进行待测液体蒸汽的除水处理时,主要通过冷凝干燥的原理将蒸气中的水分进行去除,但是普通的冷凝设备在进行除水作业时,效率较低,且在除水之后直接导出气体检测,无法确保检测气体的含水量达到标准值,进而影响检测数据,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所述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包括:

3、加热炉,所述加热炉竖直设有第一气液管,加热炉一侧水平设有除水控制箱,除水控制箱内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第一气液管一侧与除水控制箱的第一处理腔连通设置;

4、高效除水组件,所述高效除水组件设于第二处理腔内一侧,高效除水组件包括高效制冷箱和自转架,自转架转动设于高效制冷箱内,第一处理腔内两侧和高效制冷箱内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制冷片和第二制冷片,且自转架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循环导流板,第二处理腔内一侧竖直设有第二气液管,第二气液管下端贯穿除水控制箱设置,自转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处理腔和第二气液管一侧连通设置;

5、回流组件,所述回流组件设于第二气液管贯穿除水控制箱的上端,回流组件包括涡轮抽气泵、温湿度检测盒、回流三通和回流管,回流管一侧与自转架连通设置,且回流三通一侧连通设有toc检测箱;

6、气流组件,所述气流组件设于除水控制箱下端一侧,气流组件包括风扇。

7、优选的,所述加热炉内开设有反应腔,反应腔内通过安装环水平何有托放格栅,托放格栅上端水平设有反应层,反应层包括两个石英棉和催化剂,催化剂置于两个石英棉之间设置,组装座通过螺纹竖直插接反应腔上端设置,组装座上端通过三通阀竖直设有样品入口,组装座上端的三通阀一侧水平设有载气管,且样品入口和载气管分别与反应腔连通设置。

8、优选的,所述除水控制箱内的第一处理腔靠近第一气液管设置,第一处理腔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管孔,上下两个第一管孔内分别连通插接设有第一接入管和第一输送管,第一接入管通过三通阀与第一气液管的上端连通设置,第一输送管与第一气液管的下端连通设置,第一气液管和第二气液管的下端均设有截止阀,第一气液管和第二气液管下端均水平设有水箱,水箱内设有液体,且第一气液管和第二气液管下端没于水箱的液体内。

9、优选的,所述除水控制箱位于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之间竖直开设有转接槽,第一处理腔位于转接槽一侧的上端连通插接设有转接管,高效制冷箱水平设于第二处理腔内一侧的上端,高效制冷箱内中心开设有高效除水腔,第二处理腔内位于高效制冷箱一侧的上端贯穿开设有第二管孔,转接管一侧连通设有第二接入管,且第二接入管一侧竖直贯穿第二管孔插接第二处理腔内。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处理腔内位于高效制冷箱的上下两端均水平设有轴承梁,自转架两侧分别通过轴承竖直活动贯穿两个轴承梁的中心设置,自转架的外周侧对称设有若干反应管,自转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轴承槽,轴承槽内靠近反应管的一侧均开设有分汇槽,若干反应管中心均开设有反应槽,且若干反应管的反应槽分别与两个分汇槽连通设置。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接入管置于第二处理腔内的下端通过密封轴承插接自转架上端的轴承槽设置,自转架下端的轴承槽内通过密封轴承插接设有第二输送管,第二输送管与第二气液管置于第二处理腔内的下端一侧倾斜连通设置,两个循环导流板均为球面结构设置,循环导流板的凹面朝向反应管设置,两个循环导流板分别位于高效除水腔的上下两侧设置。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气液管贯穿除水控制箱的上端一侧设有水平组装管,涡轮抽气泵、温湿度检测盒和回流三通依次水平设于水平组装管上,回流管一侧下端与回流三通的上端连通设置,回流三通的两侧分别与温湿度检测盒和toc检测箱连通设置,回流管远离回流三通的一侧与转接管连通设置。

13、优选的,所述除水控制箱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两个第二制冷片分别置于两个凹槽内设置,第二制冷片一侧贯穿凹槽插接高效除水腔内设置,第二制冷片位于凹槽内一侧竖直对称设有若干散热翅片,除水控制箱内位于凹槽一侧的上端水平开设有分流槽,分流槽内下端连通凹槽开设有若干散热风孔,除水控制箱上端一侧竖直插接设有散热汇集管,散热汇集管两侧水平连通设有两个散热分管,两个散热分管的下端分别与两个分流槽的上端连通设置。

14、优选的,所述除水控制箱下端一侧开设有扇槽,风扇水平设于扇槽内下端,除水控制箱内位于扇槽上端水平设有变速腔,变速腔内水平设有变速箱,变速箱一侧竖直贯穿插接设有动力轴,动力轴与风扇的扇叶连接设置,高效制冷箱内下端一侧水平开设有送风腔,高效制冷箱下端竖直设有连通管,扇槽内一侧贯穿送风腔连通开设有送风槽,高效除水腔内位于送风腔一侧倾斜对称设有若干循环风管,若干循环风管分别与送风腔连通设置,且若干循环风管分别指向自转架设置。

15、优选的,所述变速箱上端一侧设有变速输出轴,变速输出轴上端通过轴承贯穿插接置于除水控制箱的转接槽内,变速输出轴置于转接槽内水平套接设有拨动锥齿轮,第一处理腔内一侧通过轴承水平设有扰流叶片轴,扰流叶片轴一侧插接转接槽内并套接设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一侧与拨动锥齿轮啮合相连,第二处理腔内位于变速输出轴一侧开设有轮槽,变速输出轴位于轮槽内套接设有第一传动轮,自转架贯穿轴承梁下端水平套接设有第二传动轮,且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通过同步带相连。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通过在除水控制箱内设置第一处理腔和第二处理腔,在对液体进行toc检测时,配合加热炉的加热反应,将液体转换成混合气体后,进行双重冷凝除水,然后在第二处理腔内的高效除水组件和气流组件的配合作用下,进一步提高冷凝除水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在回流组件的辅助作用下,在排出检测的气体之前进行湿度检测,未符合湿度要求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回流除水,提高检测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1)内开设有反应腔,反应腔内通过安装环水平何有托放格栅(46),托放格栅(46)上端水平设有反应层(47),反应层(47)包括两个石英棉和催化剂,催化剂置于两个石英棉之间设置,组装座(2)通过螺纹竖直插接反应腔上端设置,组装座(2)上端通过三通阀竖直设有样品入口(3),组装座(2)上端的三通阀一侧水平设有载气管(4),且样品入口(3)和载气管(4)分别与反应腔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控制箱(6)内的第一处理腔(7)靠近第一气液管(5)设置,第一处理腔(7)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管孔,上下两个第一管孔内分别连通插接设有第一接入管(9)和第一输送管(11),第一接入管(9)通过三通阀与第一气液管(5)的上端连通设置,第一输送管(11)与第一气液管(5)的下端连通设置,第一气液管(5)和第二气液管(21)的下端均设有截止阀,第一气液管(5)和第二气液管(21)下端均水平设有水箱(10),水箱(10)内设有液体,且第一气液管(5)和第二气液管(21)下端没于水箱(10)的液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控制箱(6)位于第一处理腔(7)和第二处理腔(8)之间竖直开设有转接槽,第一处理腔(7)位于转接槽一侧的上端连通插接设有转接管(12),高效制冷箱(17)水平设于第二处理腔(8)内一侧的上端,高效制冷箱(17)内中心开设有高效除水腔,第二处理腔(8)内位于高效制冷箱(17)一侧的上端贯穿开设有第二管孔,转接管(12)一侧连通设有第二接入管(13),且第二接入管(13)一侧竖直贯穿第二管孔插接第二处理腔(8)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腔(8)内位于高效制冷箱(17)的上下两端均水平设有轴承梁,自转架(14)两侧分别通过轴承竖直活动贯穿两个轴承梁的中心设置,自转架(14)的外周侧对称设有若干反应管(15),自转架(14)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轴承槽,轴承槽内靠近反应管(15)的一侧均开设有分汇槽,若干反应管(15)中心均开设有反应槽(16),且若干反应管(15)的反应槽(16)分别与两个分汇槽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入管(13)置于第二处理腔(8)内的下端通过密封轴承插接自转架(14)上端的轴承槽设置,自转架(14)下端的轴承槽内通过密封轴承插接设有第二输送管(20),第二输送管(20)与第二气液管(21)置于第二处理腔(8)内的下端一侧倾斜连通设置,两个循环导流板(19)均为球面结构设置,循环导流板(19)的凹面朝向反应管(15)设置,两个循环导流板(19)分别位于高效除水腔的上下两侧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液管(21)贯穿除水控制箱(6)的上端一侧设有水平组装管,涡轮抽气泵(22)、温湿度检测盒(23)和回流三通(24)依次水平设于水平组装管上,回流管(26)一侧下端与回流三通(24)的上端连通设置,回流三通(24)的两侧分别与温湿度检测盒(23)和TOC检测箱(25)连通设置,回流管(26)远离回流三通(24)的一侧与转接管(12)连通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控制箱(6)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40),两个第二制冷片(181)分别置于两个凹槽(40)内设置,第二制冷片(181)一侧贯穿凹槽(40)插接高效除水腔内设置,第二制冷片(181)位于凹槽(40)内一侧竖直对称设有若干散热翅片(41),除水控制箱(6)内位于凹槽(40)一侧的上端水平开设有分流槽(42),分流槽(42)内下端连通凹槽(40)开设有若干散热风孔(43),除水控制箱(6)上端一侧竖直插接设有散热汇集管(44),散热汇集管(44)两侧水平连通设有两个散热分管(45),两个散热分管(45)的下端分别与两个分流槽(42)的上端连通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控制箱(6)下端一侧开设有扇槽(33),风扇(34)水平设于扇槽(33)内下端,除水控制箱(6)内位于扇槽(33)上端水平设有变速腔,变速腔内水平设有变速箱(35),变速箱(35)一侧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1)内开设有反应腔,反应腔内通过安装环水平何有托放格栅(46),托放格栅(46)上端水平设有反应层(47),反应层(47)包括两个石英棉和催化剂,催化剂置于两个石英棉之间设置,组装座(2)通过螺纹竖直插接反应腔上端设置,组装座(2)上端通过三通阀竖直设有样品入口(3),组装座(2)上端的三通阀一侧水平设有载气管(4),且样品入口(3)和载气管(4)分别与反应腔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控制箱(6)内的第一处理腔(7)靠近第一气液管(5)设置,第一处理腔(7)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管孔,上下两个第一管孔内分别连通插接设有第一接入管(9)和第一输送管(11),第一接入管(9)通过三通阀与第一气液管(5)的上端连通设置,第一输送管(11)与第一气液管(5)的下端连通设置,第一气液管(5)和第二气液管(21)的下端均设有截止阀,第一气液管(5)和第二气液管(21)下端均水平设有水箱(10),水箱(10)内设有液体,且第一气液管(5)和第二气液管(21)下端没于水箱(10)的液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控制箱(6)位于第一处理腔(7)和第二处理腔(8)之间竖直开设有转接槽,第一处理腔(7)位于转接槽一侧的上端连通插接设有转接管(12),高效制冷箱(17)水平设于第二处理腔(8)内一侧的上端,高效制冷箱(17)内中心开设有高效除水腔,第二处理腔(8)内位于高效制冷箱(17)一侧的上端贯穿开设有第二管孔,转接管(12)一侧连通设有第二接入管(13),且第二接入管(13)一侧竖直贯穿第二管孔插接第二处理腔(8)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腔(8)内位于高效制冷箱(17)的上下两端均水平设有轴承梁,自转架(14)两侧分别通过轴承竖直活动贯穿两个轴承梁的中心设置,自转架(14)的外周侧对称设有若干反应管(15),自转架(14)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轴承槽,轴承槽内靠近反应管(15)的一侧均开设有分汇槽,若干反应管(15)中心均开设有反应槽(16),且若干反应管(15)的反应槽(16)分别与两个分汇槽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toc测量的多级自动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入管(13)置于第二处理腔(8)内的下端通过密封轴承插接自转架(14)上端的轴承槽设置,自转架(14)下端的轴承槽内通过密封轴承插接设有第二输送管(20),第二输送管(20)与第二气液管(21)置于第二处理腔(8)内的下端一侧倾斜连通设置,两个循环导流板(19)均为球面结构设置,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张鹏周翟和徐伟沈涛王文静张春艳刘春艳魏晨雨丁安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港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