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支架电缆槽限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84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支架电缆槽限位夹具,所述下壳体上端设置有上壳体,且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的搭接处均内凹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缆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支撑电缆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电缆的夹持机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可以对电缆提供弹性支撑,避免电缆在因为震动而抖动的时候与上壳体或下壳体发生碰撞,从而有效的避免电缆的桥架受到冲击而损毁,有效的提升桥架的使用寿命,使抗震支架电缆槽限位夹具的使用范围更广,增加抗震支架电缆槽限位夹具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抗震支架电缆槽限位夹具


技术介绍

1、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多用于传输、分配电能或传送电信号。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

2、一般为了保护电缆,会将电缆安装在桥架内,通过桥架对电缆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将电缆与外界隔绝开以进行保护,而因为电缆通常由几组导线绞合而成,因此电缆的重量是相对较重,故在发生地震的时候,电缆会在桥架内震动,就会导致桥架受到电缆的冲击而损毁脱落,电缆也就因此失去了支撑与保护。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抗震支架电缆槽限位夹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支架电缆槽限位夹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支架电缆槽限位夹具,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上端设置有上壳体(2),且所述下壳体(1)与所述上壳体(2)的搭接处均内凹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缆的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置有用于支撑电缆的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4)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电缆的夹持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支架电缆槽限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气囊(41)和连通单元(42),所述上壳体(2)与所述下壳体(1)的凹槽(3)处均固定连接有气囊(41),所述上壳体(2)与所述下壳体(1)的内部均开设有与所述气囊(41)连通的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支架电缆槽限位夹具,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上端设置有上壳体(2),且所述下壳体(1)与所述上壳体(2)的搭接处均内凹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缆的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置有用于支撑电缆的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4)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电缆的夹持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支架电缆槽限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气囊(41)和连通单元(42),所述上壳体(2)与所述下壳体(1)的凹槽(3)处均固定连接有气囊(41),所述上壳体(2)与所述下壳体(1)的内部均开设有与所述气囊(41)连通的空腔(6),两个所述空腔(6)通过连接单元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支架电缆槽限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41)的上端设置有弹力部(7),且所述弹力部(7)的外壁设置有用于形变的褶皱。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刚袁亚蒙张景景魏程远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万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