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层自更新高密度沉淀池及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3713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浮层自更新高密度沉淀池,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混合区包括混合池和位于混合池内的混合区搅拌器,混合区搅拌器包括下层涡轮叶片搅拌机构和上层直叶叶片搅拌机构;絮凝区包括絮凝池、中心筒、絮凝区搅拌器;中心筒置于絮凝池内,絮凝区搅拌器置于中心筒内;絮凝区搅拌器下层叶片搅拌机构和上层叶片搅拌机构;沉淀区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从下往上依次为沉泥区、下层斜板区、布水区、悬浮拦截区、上层斜板区和出水区;下层斜板区和上层斜板区的斜板倾斜方向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水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絮体去除,提高出水质量,降低运维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层自更新高密度沉淀池及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高密度沉淀池又叫污泥循环沉淀池,集混凝、絮凝、沉淀、污泥浓缩于一体,具有池型结构紧凑,减少水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的优点,可以灵活应用于饮用水原水、工业和生活污水和雨水的初级及深度处理。现有的高密度沉淀池通常需要进行污泥回流,运维费用高;而且现有的高密度沉淀池的絮体去除不是很理想,出水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层自更新高密度沉淀池及水处理方法,该高密度沉淀池及水处理方法能提高絮体去除,提高出水质量,降低运维费用。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悬浮层自更新高密度沉淀池,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来水和混凝剂在混合区快速、充分搅拌;来水中的污染物和药剂充分混合后进入絮凝区进行反应,形成的絮体;絮体在沉淀区得到拦截去除,保证出水达标;

4、所述混合区包括混合池和位于混合池内的混合区搅拌器,所述混合区搅拌器包括从下往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浮层自更新高密度沉淀池,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层自更新高密度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层自更新高密度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0min~60min;其中,混合区水力停留时间不得超过2min,絮凝区水力停留时间为15min~20min,沉淀区水力停留时间为30min~4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层自更新高密度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池内平行设置有两个分隔板将混合池分割为3个区域,分隔板的上端与混合池顶部连接,下端与混合池底部有空隙;所述混合区搅拌器置于两个分隔板之间;混合池的进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层自更新高密度沉淀池,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层自更新高密度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层自更新高密度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0min~60min;其中,混合区水力停留时间不得超过2min,絮凝区水力停留时间为15min~20min,沉淀区水力停留时间为30min~4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层自更新高密度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池内平行设置有两个分隔板将混合池分割为3个区域,分隔板的上端与混合池顶部连接,下端与混合池底部有空隙;所述混合区搅拌器置于两个分隔板之间;混合池的进水口置于混合池上部,且位于两个分隔板之间;混合池的出水口有两个,置于混合池上部,且位于两个分隔板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浮层自更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晓羽冯振鹏朱少华李志龙罗可姜家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