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再制造驱动电机装配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1、再制造驱动电机装配是一种将旧电动机进行回收,对旧电动机进行修复和更新的过程,流程包括在拆解之前对旧电机的性能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数据对来制定针对旧电机的修复任务,之后将电机的前后端盖取下,再将主轴和转子取下,之后再将机座内壁中的定子从电机中取出,整体进行返修或是换新。
2、然而现有驱动电机进行拆卸时,作业人员在对电机进行拆卸需要耗费非常多的体力将电机中如主轴和转子取出,特别是电机定子,作业人员不能够便携的将其从机座中取出,且在取出时电机可能会因为固定不牢靠发生位移使得作业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此外,作业人员在拆卸电机主轴和定子时,需要用到不同的设备辅助其进行拆卸,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机拆卸的难度。
3、且在现有电机辅助拆卸装置中只能够单一的对电机进行辅助拆卸,而再制造驱动电机装配需要电机配件在拆卸完毕后再将新的配件装回机座中,现有拆卸装置无法兼得拆卸和装配,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对再制造驱动电机装配装置进行了大量的优化,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制造驱动电机装配辅助系统,包括前后对称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上端共同设置有矩形板(10),矩形板(10)上端转动设置有矩形框板一(11),矩形框板一(11)右端设置有前后对应的条形限位板(12),条形限位板(12)之间共同滑动设置有矩形框板二(13),矩形框板一(11)和矩形框板二(13)上设置有对电机进行夹持的夹持单元(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制造驱动电机装配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单元(2)还包括隔离板(23)的前后端均设置有限位轴(26),且数个限位轴(26)远离隔离板(23)的一端分别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制造驱动电机装配辅助系统,包括前后对称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上端共同设置有矩形板(10),矩形板(10)上端转动设置有矩形框板一(11),矩形框板一(11)右端设置有前后对应的条形限位板(12),条形限位板(12)之间共同滑动设置有矩形框板二(13),矩形框板一(11)和矩形框板二(13)上设置有对电机进行夹持的夹持单元(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制造驱动电机装配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单元(2)还包括隔离板(23)的前后端均设置有限位轴(26),且数个限位轴(26)远离隔离板(23)的一端分别滑动穿过对应的夹持板一(21)和扇形板一(24)以及夹持板二(22)和扇形板二(25)的中部,位于矩形框板一(11)内限位轴(26)的外侧设置有前后对称并位于对应夹持板一(21)和隔离板(23)之间的复位推簧(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制造驱动电机装配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板二(13)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带动矩形框板二(13)进行移动的滑行单元(9),滑行单元(9)包括设置在矩形框板二(13)底部左右两侧且前后对称分布的滑行轮(90),矩形板(10)的前后端均设置有滑行板(91),滑行板(91)上设置有与滑行轮(90)相对应的限位槽(92),矩形框板二(13)上端设置有滑动贯穿矩形框板二(13)与条形限位板(12)的限位螺栓(9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制造驱动电机装配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10)左端还设置有用于将电机中的转子和定子从电机中推出的推动单元(3),推动单元(3)包括设置在矩形板(10)上的滑行槽(30),滑行槽(30)内滑动设置有滑动板(31),滑动板(31)上端设置有限位圈(32),限位圈(32)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框(33),转动框(33)面向矩形框板一(11)的一端开设有贯穿至其内部的十字槽(34),十字槽(34)内设置有用于对电机的转子和定子进行推动的推动组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制造驱动电机装配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组件(4)包括分别滑动设置在十字槽(34)延伸段中的四个推动弧板(40),推动弧板(40)外侧转动设置有转动棒(41),推动弧板(40)面向矩形框板一(11)的一端滚动设置有滚动球(42),推动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翔,陈昊,肖茂华,破音平,张山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