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星载sar重轨干涉,具体是涉及基于有效垂直基线的单星或多星重轨干涉轨控方法。
技术介绍
1、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insar)的出现克服了对地观测中形变监测的困难,具有空间分辨率高、重复通过周期短、观测面积大等优点,其条带模式下可以具有超过几十公里的成像观测幅宽。同时,insar系统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大范围地实现成像和信息获取,不受云雨等目标的遮挡和影响,相比红外和可见光成像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insar不仅包含了后向散射振幅信息,还包含了干涉相位信息。因此,该技术可以为全球地形测绘、树高反演、土壤水分反演、全球林业研究等提供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数据。
2、而星载重复轨道干涉(简称重轨干涉)insar是在星载insar成像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应用,目前在全球范围的高程测绘和形变测量中起到关键作用。结合多轨数据共同反演地表三维形变信息或进行大范围形变监测,重轨干涉insar使用从紧密间隔的重复轨道中的雷达探测器获取的数据,进行杂波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有效垂直基线的单星或多星重轨干涉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效垂直基线的单星或多星重轨干涉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建立重轨干涉的参考-观测虚拟编队模型的方法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有效垂直基线的单星或多星重轨干涉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在轨道平面内以偏心率矢量描述参考-观测虚拟编队模型的方法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效垂直基线的单星或多星重轨干涉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目标探测区域纬度和星下点纬度与轨道根数的几何关系,得到目标探测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有效垂直基线的单星或多星重轨干涉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效垂直基线的单星或多星重轨干涉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建立重轨干涉的参考-观测虚拟编队模型的方法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有效垂直基线的单星或多星重轨干涉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在轨道平面内以偏心率矢量描述参考-观测虚拟编队模型的方法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效垂直基线的单星或多星重轨干涉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目标探测区域纬度和星下点纬度与轨道根数的几何关系,得到目标探测区域纬度与有效垂直基线的关系,确定参考-观测卫星的虚拟编队有效垂直基线包括以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有效垂直基线的单星或多星重轨干涉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学模型的模型公式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有效垂直基线的单星或多星重轨干涉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丁纪昕,陈娟,王帅雷,梅名宣,白雪,李林澄,孙秀聪,王海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