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114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2
本技术涉及变径连接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包括主体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端,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变径连接管本体、防滑波纹和连接管体,所述防滑波纹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的外端,所述连接管体固定安装在变径连接管本体的下端,所述主体机构还包括外连接螺纹处和连接拆卸组件,所述外连接螺纹处固定设置在连接管体的外端。该分体式变径连接管,通过对主体机构的安装和改进,使得本技术的连接以及拆卸能力有所提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便捷地根据使用需要将变径连接管本体进行连接安装或是拆卸使用,操作便利,提高了该分体式变径连接管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径连接管,具体为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


技术介绍

1、排水管道和通风管道在运行使用时会使用到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而变径管可以帮助确保管道系统的顺畅运行,从而保持建筑物的健康和安全。

2、现有技术公开号cn208268601u专利文献中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包括管体、导流架,其中管体包括大径管段、变径管段和小径管段,导流架包括导流管、导流翅板、承压弹片,其中导流管嵌于大径管段内并通过滑槽与大径管段内表面滑动连接,导流翅板与导流管内表面垂直连接,承压弹片与导流管末端端面间相互铰接并环绕导流管轴线均布,本新型一方面有效地降低管道内流体在变径位置处压力增大而造成的管体表面磨损现象严重现象,另一方面有效消除因压力增加造成流体流动方向混乱而产生的噪声污染现象。

3、但是由于现有技术公开号cn208268601u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的连接以及拆卸能力不佳,导致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便于便捷地根据使用需要对变径连接管进行连接以及拆卸使用,影响使用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不便于连接拆卸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包括主体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端,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变径连接管本体、防滑波纹和连接管体,所述防滑波纹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的外端,所述连接管体固定安装在变径连接管本体的下端;

5、所述主体机构还包括外连接螺纹处和连接拆卸组件,所述外连接螺纹处固定设置在连接管体的外端,所述连接拆卸组件位于变径连接管本体的左右两端。

6、优选的,所述连接拆卸组件包括控制按钮、安装槽一、限位块一、复位弹簧一、连接杆、连接卡槽、内连接螺纹处、连接卡扣、安装槽二、限位块二和复位弹簧二,所述控制按钮活动安装在变径连接管本体的左右两端,通过对控制按钮的安装和改进,实现了便于带动连接杆进行移动,对连接卡扣进行控制的作用。

7、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一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的内端,所述限位块一固定安装在控制按钮的右端,所述复位弹簧一固定安装在限位块一右端的上下两端,通过对限位块一和复位弹簧一的安装和改进,实现了便于对控制按钮进行限位以及复位的作用。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限位块一的右端,所述连接卡槽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内端的左右两端,所述内连接螺纹处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的内端,所述连接卡扣活动安装在连接管体的左右两端,通过对连接卡槽和连接卡扣的安装和改进,实现了便于对变径连接管本体进行连接的作用。

9、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二固定设置在连接管体的内端,所述限位块二固定安装在连接卡扣的右端,所述复位弹簧二固定安装在限位块二的右端,所述复位弹簧二固定连接至安装槽二的右端,通过对限位块二和复位弹簧二的安装和改进,实现了便于对连接卡扣进行限位以及复位的作用。

10、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pvc防护层、稀土合金耐磨材质层、陶瓷贴片耐磨材质层、高铬合金材质和防腐蚀层,所述pvc防护层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的内部,所述pvc防护层位于变径连接管本体内部的外端,通过对pvc防护层的设置,起到对变径连接管本体表面进行防护的作用,使其表面不易被划伤。

11、优选的,所述稀土合金耐磨材质层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的内部,所述稀土合金耐磨材质层位于pvc防护层的内端,所述陶瓷贴片耐磨材质层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的内部,所述陶瓷贴片耐磨材质层位于稀土合金耐磨材质层的内端,通过对稀土合金耐磨材质层和陶瓷贴片耐磨材质层的设置,起到增强使用硬度,且耐高温耐磨损的作用。

12、优选的,所述高铬合金材质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的内部,所述高铬合金材质位于陶瓷贴片耐磨材质层的内端,所述防腐蚀层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的内部,所述防腐蚀层位于高铬合金材质的内端,通过对高铬合金材质和防腐蚀层的设置,起到耐磨耐热耐腐蚀的作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分体式变径连接管,通过对主体机构的安装和改进,使得本技术的连接以及拆卸能力有所提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便捷地根据使用需要将变径连接管本体进行连接安装或是拆卸使用,操作便利,提高了该分体式变径连接管的市场竞争力;

15、2、该分体式变径连接管,通过对防护机构的设置改进,使得本技术的防护能力有所提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起到耐磨耐用耐腐蚀的作用,延长变径连接管本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该分体式变径连接管的实用性;

16、3、该分体式变径连接管,通过对连接卡槽和连接卡扣的安装和改进,实现了便于将变径连接管本体进行连接的作用,通过按压控制按钮带动连接杆按至连接卡扣上,起到便于拆卸作用,操作使用便利,提高了该分体式变径连接管的使用便利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包括主体机构(1)和防护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内端,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变径连接管本体(101)、防滑波纹(102)和连接管体(103),所述防滑波纹(102)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101)的外端,所述连接管体(103)固定安装在变径连接管本体(101)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拆卸组件(105)包括控制按钮(1051)、安装槽一(1052)、限位块一(1053)、复位弹簧一(1054)、连接杆(1055)、连接卡槽(1056)、内连接螺纹处(1057)、连接卡扣(1058)、安装槽二(1059)、限位块二(10510)和复位弹簧二(10511),所述控制按钮(1051)活动安装在变径连接管本体(101)的左右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一(1052)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101)的内端,所述限位块一(1053)固定安装在控制按钮(1051)的右端,所述复位弹簧一(1054)固定安装在限位块一(1053)右端的上下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55)固定安装在限位块一(1053)的右端,所述连接卡槽(1056)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101)内端的左右两端,所述内连接螺纹处(1057)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101)的内端,所述连接卡扣(1058)活动安装在连接管体(103)的左右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二(1059)固定设置在连接管体(103)的内端,所述限位块二(10510)固定安装在连接卡扣(1058)的右端,所述复位弹簧二(10511)固定安装在限位块二(10510)的右端,所述复位弹簧二(10511)固定连接至安装槽二(1059)的右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PVC防护层(201)、稀土合金耐磨材质层(202)、陶瓷贴片耐磨材质层(203)、高铬合金材质(204)和防腐蚀层(205),所述PVC防护层(201)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101)的内部,所述PVC防护层(201)位于变径连接管本体(101)内部的外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合金耐磨材质层(202)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101)的内部,所述稀土合金耐磨材质层(202)位于PVC防护层(201)的内端,所述陶瓷贴片耐磨材质层(203)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101)的内部,所述陶瓷贴片耐磨材质层(203)位于稀土合金耐磨材质层(202)的内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铬合金材质(204)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101)的内部,所述高铬合金材质(204)位于陶瓷贴片耐磨材质层(203)的内端,所述防腐蚀层(205)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101)的内部,所述防腐蚀层(205)位于高铬合金材质(204)的内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包括主体机构(1)和防护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内端,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变径连接管本体(101)、防滑波纹(102)和连接管体(103),所述防滑波纹(102)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101)的外端,所述连接管体(103)固定安装在变径连接管本体(101)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拆卸组件(105)包括控制按钮(1051)、安装槽一(1052)、限位块一(1053)、复位弹簧一(1054)、连接杆(1055)、连接卡槽(1056)、内连接螺纹处(1057)、连接卡扣(1058)、安装槽二(1059)、限位块二(10510)和复位弹簧二(10511),所述控制按钮(1051)活动安装在变径连接管本体(101)的左右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一(1052)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101)的内端,所述限位块一(1053)固定安装在控制按钮(1051)的右端,所述复位弹簧一(1054)固定安装在限位块一(1053)右端的上下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变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55)固定安装在限位块一(1053)的右端,所述连接卡槽(1056)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101)内端的左右两端,所述内连接螺纹处(1057)固定设置在变径连接管本体(101)的内端,所述连接卡扣(1058)活动安装在连接管体(103)的左右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寻欣欣郑保金乔凌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兰通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