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冷却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09304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1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冷却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搭建外流场三维仿真模型,外流场三维仿真模型用于模拟车辆的前端冷却模块,并计算所述前端冷却模块中冷凝器的进风量;根据所述外流场三维仿真模型,搭建一维和三维联合仿真模型,并由所述一维和三维联合仿真模型根据所述冷凝器的进风量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的电池温度;对所述一维和三维联合仿真模型进行降阶处理,搭建得到一维降阶仿真模型,并通过所述一维降阶仿真模型仿真计算得到不同车速、不同风扇转速以及不同电池充放电功率下的电池温度;根据所述一维降阶仿真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生成风扇控制策略,并基于所述风扇控制策略控制风扇运行以对电池进行冷却。降低风扇运行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冷却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新能源车辆在夏季运行时,由于环境温度较高,动力电池会在高温区间运行,为避免过温导致的电池寿命衰减甚至热失控发生,需要对高温电池进行冷却。电池主要冷却方式分为风冷和液冷,均需要车辆前端的冷却风扇对冷凝器进行散热。

2、目前,在控制风扇对冷凝器进行散热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影响车辆续航。因此,如何优化风扇散热控制,降低车辆能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冷却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降低电池冷却过程中的能耗。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冷却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搭建外流场三维仿真模型,所述外流场三维仿真模型用于模拟车辆的前端冷却模块,并计算所述前端冷却模块中冷凝器的进风量;

5、根据所述外流场三维仿真模型,搭建一维和三维联合仿真模型,并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流场三维仿真模型中包括进气格栅、冷凝器、低温散热器、风扇、电池以及外流场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外流场三维仿真模型,搭建一维和三维联合仿真模型,并通过所述一维和三维联合仿真模型用于根据所述冷凝器的进风量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的电池温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一维和三维联合仿真模型进行降阶处理,搭建得到一维降阶仿真模型,包括:</p>

5.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流场三维仿真模型中包括进气格栅、冷凝器、低温散热器、风扇、电池以及外流场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外流场三维仿真模型,搭建一维和三维联合仿真模型,并通过所述一维和三维联合仿真模型用于根据所述冷凝器的进风量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的电池温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一维和三维联合仿真模型进行降阶处理,搭建得到一维降阶仿真模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维降阶仿真模型包括:空调制冷模型、电池冷却模型、等效电路模型以及所述一维流场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鑫杨晶博刘涛薛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