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2876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0
本技术提出一种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包括导流壳体,所述导流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侧板和底板之间形成有扣槽;所述导流壳体在其宽幅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毛细导流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毛细导流结构外侧的虹吸导流槽,所述毛细导流结构包括在所述顶板和侧板的内壁上凸设的至少两条支撑部,以及形成在相邻的两条支撑部之间的毛细导流槽。在大降雨量或积水较多时,所述虹吸导流槽和所述毛细导流槽同时实现导排,在小降雨量或积水较少时,由所述毛细导流槽有效持续地保持毛细效应实现导排,有利于将残留的水和泥彻底排出,提高光伏组件的自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清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


技术介绍

1、光伏组件上的光伏板一般倾斜设置,而由于位于光伏板边沿的边框限制,在降雨后,灰水混合物被阻挡在光伏组件的最低处,水蒸发之后就会形成积灰带,积灰带遮挡了入射光线,该区域电池片发电量将明显下降或变为阻性原件。由于组件内部为串联,并且受影响的电池片将直接导致该串电池片的电流、电压整体下降,从而引起内部旁路二极管导通,组件总输出功率下降。目前其中一种解决办法是在光伏组件上最低的边沿位置设置自清洁装置,现有的自清洁装置例如专利cn214719204u;而现有的自清洁装置在使用时,在小降雨量或积水不多的情况下,其虹吸效应较弱,导致其导水排泥的效果不足,光伏组件的边沿位置上仍残留有相当量的水和泥无法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能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自清洁装置在小降雨量或积水不多的情况下其导水排泥的效果不好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包括导流壳体,所述导流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侧板和底板之间形成有扣槽;所述导流壳体在其宽幅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毛细导流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毛细导流结构外侧的虹吸导流槽,所述毛细导流结构包括在所述顶板和侧板的内壁上凸设的至少两条支撑部,以及形成在相邻的两条支撑部之间的毛细导流槽。

4、作为进一步的可选方案,所述毛细导流槽的宽度为2-4mm。

5、作为进一步的可选方案,所述虹吸导流槽的宽度大于4mm。

6、作为进一步的可选方案,所述导流壳体上的扣槽扣接在光伏组件的边沿位置,所述顶板的边沿形成有弯曲的上扣接部。

7、作为进一步的可选方案,所述底板上设有弹性抵接结构,所述弹性抵接结构抵接在光伏组件边沿位置的下部,令所述底板的顶面与光伏组件之间具有缓冲间隙。

8、作为进一步的可选方案,所述弹性抵接结构为弹片,所述弹片包括与光伏组件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弹性形变部;所述弹性形变部的顶面为朝向光伏组件所在方向的斜面或弧面。

9、作为进一步的可选方案,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的交汇处设有第一多维立体复合槽口,所述第一多维立体复合槽口的至少部分开设在所述顶板上,以及至少部分开设在所述侧板上。

10、作为进一步的可选方案,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的交汇处设有第二多维立体复合槽口,所述第二多维立体复合槽口的至少部分开设在所述侧板上,以及至少部分开设在所述底板上。

11、作为进一步的可选方案,所述顶板的边沿位置开设有扩口,所述扩口位于所述虹吸导流槽上。

12、作为进一步的可选方案,所述导流壳体的内壁面上设有亲水纳米涂层。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通过在所述导流壳体上设置毛细导流槽与虹吸导流槽,其中所述虹吸导流槽主要通过虹吸效应将光伏组件上的水和泥导排出,而所述毛细导流槽主要通过毛细效应将光伏组件上的水和泥导排出;在大降雨量或积水较多时,所述虹吸导流槽和所述毛细导流槽同时实现导排,而在小降雨量或积水较少时,所述虹吸导流槽的虹吸效应明显降低,由所述毛细导流槽有效持续地保持毛细效应实现导排,有利于将残留的水和泥彻底排出,提高光伏组件的自清洁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包括导流壳体,所述导流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侧板和底板之间形成有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壳体在其宽幅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毛细导流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毛细导流结构外侧的虹吸导流槽,所述毛细导流结构包括在所述顶板和侧板的内壁上凸设的至少两条支撑部,以及形成在相邻的两条支撑部之间的毛细导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导流槽的宽度为2-4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导流槽的宽度大于4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种所述的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壳体上的扣槽扣接在光伏组件的边沿位置,所述顶板的边沿形成有弯曲的上扣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弹性抵接结构,所述弹性抵接结构抵接在光伏组件边沿位置的下部,令所述底板的顶面与光伏组件之间具有缓冲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接结构为弹片,所述弹片包括与光伏组件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弹性形变部;所述弹性形变部的顶面为朝向光伏组件所在方向的斜面或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的交汇处设有第一多维立体复合槽口,所述第一多维立体复合槽口的至少部分开设在所述顶板上,以及至少部分开设在所述侧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的交汇处设有第二多维立体复合槽口,所述第二多维立体复合槽口的至少部分开设在所述侧板上,以及至少部分开设在所述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边沿位置开设有扩口,所述扩口位于所述虹吸导流槽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壳体的内壁面上设有亲水纳米涂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包括导流壳体,所述导流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侧板和底板之间形成有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壳体在其宽幅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毛细导流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毛细导流结构外侧的虹吸导流槽,所述毛细导流结构包括在所述顶板和侧板的内壁上凸设的至少两条支撑部,以及形成在相邻的两条支撑部之间的毛细导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导流槽的宽度为2-4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导流槽的宽度大于4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种所述的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壳体上的扣槽扣接在光伏组件的边沿位置,所述顶板的边沿形成有弯曲的上扣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自清洁导水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弹性抵接结构,所述弹性抵接结构抵接在光伏组件边沿位置的下部,令所述底板的顶面与光伏组件之间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创立郭宇波张维仁
申请(专利权)人:广纳界面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