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2269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包括风机以及埋设在地坪中的通风组件;通风组件包括第一进风通道、回风通道、出风通道以及若干个第一通风通道;第一进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平行并排设置,回风通道背向第一进风通道的第一进风端口的一侧的端部形成与出风通道的进风端连通的回风端口,出风通道的出风端与风机的进风端相连通,各个第一通风通道处于第一进风通道和回风通道之间且每个第一通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风通道和回风通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得空气在通风组件的所有空气流通路径所流经的路程具有一致性,从而有助于让整个冷库内的各处温度趋近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库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


技术介绍

1、冷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厂、物流仓库等,冷库用于实现速冻类食品或食品原料的冻藏保存,或乳品、蛋类、果蔬等的恒温保鲜。

2、现有的冷库的地坪下通常埋设有通风组件,通风组件包括若干个通风通道,通过风机来带动空气在通风组件的各个通风通道中进行流通而进行冷热交换,从而让整个冷库内的各处温度趋近相同。但是,现有冷库的通风组件基本采用的异程设计,即通风组件的各个通风路径的总长度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这样就造成不同通风路径之间的阻力难以达到平衡,导致通风组件中离风机的距离越大的位置的风力越小,风力越小的位置的冷热交换效果越差,从而造成了整个冷库内的各处温度不均衡,导致冷库局部区域制冷效果差和冷库的地坪容易出现冻臌、开裂的问题。

3、有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有必要研究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有助于让整个冷库内的各处温度趋近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有助于让整个冷库内的各处温度趋近相同。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包括风机以及埋设在地坪中的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第一进风通道、回风通道、出风通道、以及若干个第一通风通道;第一进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平行并排设置,第一进风通道一侧的端部形成第一进风端口,回风通道背向第一进风端口的一侧的端部形成与出风通道的进风端连通的回风端口,出风通道的出风端与风机的进风端相连通,各个第一通风通道处于第一进风通道和回风通道之间且各个第一通风通道平行并排设置,第一通风通道与第一进风通道相交设置,且每个第一通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风通道和回风通道连通。

4、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第二进风通道以及若干个第二通风通道;第一进风通道、第二进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平行并排设置,回风通道处于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之间,第二进风通道与第一进风端口处于同一侧的端部形成第二进风端口,第二通风通道和第一通风通道的长度相同,各个第二通风通道处于第二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之间且各个第二通风通道平行并排设置,第二通风通道与第二进风通道相交设置,且每个第二通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连通。

5、各个第一通风通道之间的间距相同,各个第二通风通道之间的间距相同。

6、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的第一进风端口连接有贯穿地坪的第一进风风井,第二进风通道的第二进风端口连接有贯穿地坪的第二进风风井;所述风机埋设在地坪中,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贯穿地坪的出风风井。

7、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的第一进风端口配合有第一进风百叶窗,第二进风通道的第二进风端口配合有第二进风百叶窗,风机的出风端配合有出风百叶窗。

8、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的第一进风端口和第二进风通道的第二进风端口均配合有与水管连接的盘管。

9、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的第一进风端口、第二进风通道的第二进风端口和风机的出风端配合有温度传感器。

10、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第二进风通道、回风通道、出风通道、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均采用混凝土制成。

11、所述地坪包括依次复合的面层、保护层、防潮层、隔热层、隔气层、找平层、平板层和填料层。

12、所述回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并排设置。

13、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当风机工作时,通风组件b内部会形成微负压状态,这样外界空气会自动从第一进风端口和第二进风端口分别进入到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中,进入到第一进风通道中的空气再通过各个第一通风通道流入回风通道,进入到第二进风通道中的空气再通过各个第一通风通道流入回风通道,流入回风通道的空气再通过出风通道进入风机而被风机抽出。

14、当本专利技术的通风组件包括第一进风通道、回风通道、出风通道、以及若干个第一通风通道时,本专利技术通过回风通道能调节分别经过不同的第一通风通道的空气流通路径的长度,以使得空气在通风组件的各个经过不同第一通风通道的空气流通路径所流经的路程(即空气进入通风组件到被抽出通风组件的路程)具有一致性,这样就能保证通风组件内部的风力均匀,从而有助于让整个冷库内的各处温度趋近相同,进而保证冷库各个区域的制冷效果、以及防止冷库的地坪出现冻臌、开裂的问题。

15、进一步,本专利技术通过回风通道还能调节分别经过不同的第二通风通道的空气流通路径的长度,以使得空气在通风组件的各个经过不同第二通风通道的空气流通路径所流经的路程(即空气进入通风组件到被抽出通风组件的路程)具有一致性,而由于第二通风通道和第一通风通道的长度相同,这样就使得空气在通风组件的所有空气流通路径所流经的路程具有一致性,这样就能保证通风组件内部的风力均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以及埋设在地坪中的通风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第二进风通道以及若干个第二通风通道;第一进风通道、第二进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平行并排设置,回风通道处于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之间,第二进风通道与第一进风端口处于同一侧的端部形成第二进风端口,第二通风通道和第一通风通道的长度相同,各个第二通风通道处于第二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之间且各个第二通风通道平行并排设置,第二通风通道与第二进风通道相交设置,且每个第二通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第一通风通道之间的间距相同,各个第二通风通道之间的间距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的第一进风端口连接有贯穿地坪的第一进风风井,第二进风通道的第二进风端口连接有贯穿地坪的第二进风风井;所述风机埋设在地坪中,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贯穿地坪的出风风井。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的第一进风端口配合有第一进风百叶窗,第二进风通道的第二进风端口配合有第二进风百叶窗,风机的出风端配合有出风百叶窗。

6.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的第一进风端口和第二进风通道的第二进风端口均配合有与水管连接的盘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的第一进风端口、第二进风通道的第二进风端口和风机的出风端配合有温度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第二进风通道、回风通道、出风通道、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均采用混凝土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坪包括依次复合的面层、保护层、防潮层、隔热层、隔气层、找平层、平板层和填料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并排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以及埋设在地坪中的通风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第二进风通道以及若干个第二通风通道;第一进风通道、第二进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平行并排设置,回风通道处于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之间,第二进风通道与第一进风端口处于同一侧的端部形成第二进风端口,第二通风通道和第一通风通道的长度相同,各个第二通风通道处于第二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之间且各个第二通风通道平行并排设置,第二通风通道与第二进风通道相交设置,且每个第二通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第一通风通道之间的间距相同,各个第二通风通道之间的间距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程等压式冷库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的第一进风端口连接有贯穿地坪的第一进风风井,第二进风通道的第二进风端口连接有贯穿地坪的第二进风风井;所述风机埋设在地坪中,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贯穿地坪的出风风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猛孟宪玉王俊坤杨林波侯振波马旭阳许博文全志远朱引弟宁梦茹王晓
申请(专利权)人:安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