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属性数据的二次雷达多层级目标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2221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随着航管事业中多目标、多径及其他干扰等问题的加重,为提高二次雷达对目标区分、识别及跟踪的可靠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属性化的二次雷达多层级应答信息识别方法,并且对最大化利用应答信息同时兼顾时效性具有普遍指导性;该方法按照航管信息内容需求设计应答数据,将其属性化并根据其特点分类构造询问应答模式及算法支撑数据库,通过约束条件及判决准则考察应答信息的合理性从而实现识别;算法采用了多层级的判别策略,以满足不同实时性与置信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雷达系统中对目标应答信息进行重组与判别的方法,主要用 于目标的区分、识别及跟踪,特别适用于具有类S模式功能二次雷达平台的扩展。
技术介绍
二次监视雷达系统(SSR——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简称二次雷达,该 系统式专为完成探测、识别目标(合作飞机)任务而设计的,其机理是利用应答机应答询问 机发射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及识别,空管雷达系统中的二次雷达就是它的典型应 用。与一次雷达相比,发射功率小,体积质量小,接收机灵敏度要求相对低,在测量高度、角 度方面精度更高;有利于消除气象杂波和仙波等干扰;在空中交通管制、敌我识别、信标跟 踪等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规则明确规定,二次监视雷达系统, 特别是具有单脉冲技术及S模式和数据链能力的系统,可作为主要雷达监视系统单独使 用。实行雷达管制首先要对飞机进行识别,识别功能是二次雷达的基本功能。常规 的识别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方法是利用特别位置识别脉冲;第二种方法是把应答机间断开 机、关机操作;第三种方法是通过信息交换,将上行询问内容和下行应答内容进行脉冲编码 来实现的。随着空中交通事业的发展,在当前的实际环境下,二次雷达会遇到多飞机、多路 径及多种干扰,对应的识别及解码过程较之以往越来越复杂。前两种识别方法的劣势将日 渐明显,而第三种方法依赖于先进的应答信号处理能力,随着信息时代计算机性能的高速 提升,此识别方法备受重视,逐步成为各领域研究的热点。飞机进港、出港以及在航线上飞行过程中,调度员想知道的内容很多,如民用或 军用飞机的代码、驾驶员姓名、飞机高度、速度、油量以及有无故障等等。如果将这些内容均 编成码一一予以询问和应答,那是很复杂的。因此,传统模式的二次雷达询问/应答主要是 民用或军用飞机的代码和高度这两项内容,直到S模式的出现。它解决了常规二次雷达存 在的大多数系统问题,可以使二次雷达对被监视的飞机进行有选择的询问,国际上称之为 “S模式”,以便于二次雷达的A,B, C, D模式名称一致。具有S模式能力的二次雷达,且使用 较复杂的编码格式,允许二次雷达询问/应答的内容可以包括更多的信息,为如何高效的 利用应答内容信息起了典范作用。S模式是一种特殊标准模式,其使用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本专利技术受S模式的启 发,给出了最大化利用应答信息同时兼顾时效性的指导方法,辅助提高目标识别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按照航管信息内容需求设计与物理含义一一对应的属性数据;根据属性的 特点进行分类组合,构造由属性数据形成的不同问答模式;通过约束条件及判决准则考察 应答信息,检验应答信息是否具有预定义物理意义,且物理意义组合是否真实合理,从而达 到对目标的识别;采用逐级苛刻的多层级约束条件,得到递增置信度的识别结果。1.数据属性化 1. 1属性相关概念属性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考察的最小级别信息,即在本文中不涉及比特级的数据讨论。属性 表示了该信息数据对应的某项物理意义,例如飞机的类型、国籍、速度等信息。而该项物理 意义的具体取值本专利技术称为属性状态,例如中国、美国、日本、朝鲜就是国籍这项属性的4 种属性状态值,大客机、直升机、运输机即属性飞机类型的3种状态值。属性状态值是对属 性进行判断的依据。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误码率等影响,属性状态值往往不是仅凭一次应答就确 定的;对多次应答进行筛选处理,得出最准确的属性状态值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常用的筛 选过程包括统计滤波、中值滤波。筛选的结果本专利技术用属性决策值来表示,它是属性状态定 性与定量的复合值,即定性的表示出该项属性的状态值,又定量的表示了多次应答中此状 态的概率。1. 2属性的分类根据属性所表示的物理含义,本文把属性分为静态属性与动态属性。静态属性表示目 标的固定信息,如国籍、飞机类型等,其属性状态值不随目标的实时状态改变而改变,因此 该类属性可直接用作对目标的识别;相反,动态属性即表示目标的实时状态信息,如飞行时 长、位置经纬度等数据,一般来说,属性状态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该类属性状态值无法保证 与目标的一一映射关系,因此只能间接用作对目标的识别;动态属性的状态值即该属性实 时量化值。1. 3属性化问答模式针对属性类型的不同,可以设置相应的问答模式,即分为静态信息询问和动态信息询 问。静态信息询问模式要求应答信息全由静态属性状态值构成;动态信息询问模式要求应 答信息全由动态属性状态值构成。由于属性种类较多,考虑到系统处理能力及实时性要求, 并兼顾模式间数据格式的一致性,可以将静态或动态信息模式按属性物理意义再细分为多 个子模式。本专利技术为不失一般性,提出4类应答模式的划分法。其中,静态模式两类记为A、 B,动态模式两类记为C、D。应答模式A,其数据构成为静态独立属性,此类属性与动态属性无直接联系,例如 国籍、航班号等属性。应答模式B,仍由静态属性组成,但此类属性与某些动态属性间接关联,对相应动 态属性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例如属性飞机类型,其某种状态值约束了动态属性速度的值域。应答模式C,由具有与模式B中属性映射关系的动态属性组成,该类属性具有短时 间(相对处理时间为参考)内取值相对稳定的特点,如速度、转向角等属性。应答模式D,由飞行时长、油量、经纬度信息等属性构成,其特点是该类属性数据在 足够区分度的时间间隔AT内取值必然变化,且差值可以量化。一般来说,为避免应答数据的随机误差,观察样本取每种模式m次应答数据。2.支撑属性数据库提取应答信息的属性状态值需要先验数据库予以支持,在进一步判断信息数据合理化 程度时还需要借助各种属性约束条件数据库。因此,以之前属性数据的分类为参考,本专利技术 构造了静态属性知识库、静态属性任务库、静态属性互斥库及动态属性兼容库。以下为四种 数据库的定义与用法。2. 1静态属性知识库静态属性知识库是由所有静态属性(即模式A与B属性)的各种状态值组成的二维稀疏 矩阵,行向量即该属性的各种不同状态值,每一行代表一个静态属性。由于不同属性其状态 个数也不尽相同,因此该数据库多为稀疏矩阵。知识库考察的是应答信息的是否具有预定 义的物理含义。在收到m次某静态属性模式应答信息后,针对该模式中每个静态属性,通过与静 态属性知识库相应属性的m次比对,计算出该属性的决策值,从而确定其属性状态,为后续 的目标识别做必要的准备。因此,通过属性知识库对应答信息处理是一切判别的基础。2. 2静态属性任务库静态属性任务库也是由静态属性的状态值组成的二维矩阵,矩阵中每个元素也是属性 状态值,每一行由不同属性的属性状态值组成,不同行表示不同的任务,每个列向量对应同 一属性的各种状态值。任务都是由固定格式的静态属性状态值组成的(即模式A与B属性 的子集),任务的不同由属性的不同状态值体现,因此该数据库是满秩矩阵。与属性知识库类似,属性任务库也为应答信息提供静态属性对比依据,但它是以 知识库比对的结果为处理前提,得到更具说服力的识别结论。当通过与知识库的比对得到 各属性的决策值后,再逐一与各任务中相应属性状态值作比较,从而计算应答信息与先验 任务的相关度。2. 3静态属性互斥库静态属性互斥库是由物理含义互斥的静态属性状态值两两一组构成的N*2矩阵,矩阵 每行即一对互斥的静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数据属性化的二次雷达多层级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a)首先是初始化步骤,包括选择目标、确定综合误码率和制定识别策略;b)预处理应答信息,若与任务无关或未达到识别策略要求再采用特征值判决准则进行处理,直至满足识别策略要求;最终得到应答数据是否来自理想目标、干扰或无法确认的结论。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基于数据属性化的二次雷达多层级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a)首先是初始化步骤,包括选择目标、确定综合误码率和制定识别策略;b)预处理应答信息,若与任务无关或未达到识别策略要求再采用特征值判决准则进行处理,直至满足识别策略要求;最终得到应答数据是否来自理想目标、干扰或无法确认的结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属性化的二次雷达多层级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数据属性化是指根据属性所表示的物理含义,把属性分为静态属性与动态属性; 静态属性表示目标的固定信息,包括国籍、飞机类型,其属性状态值不随目标的实时状态改 变而改变,该类属性直接用作对目标的识别;相反,动态属性即表示目标的实时状态信息, 包括飞行时长、位置经纬度数据,间接用作对目标的识别,动态属性的状态值即该属性实时 量化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属性化的二次雷达多层级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 于针对属性类型的不同,设置相应的问答模式即划分出4类应答模式,分为静态信息询问 和动态信息询问;其中,静态模式两类记为A、B,动态模式两类记为C、D ;所述的预处理应答 信息针对m次应答数据,各模式均要进行预处理,以适应后续判别算法的需求;模式A、B均 为静态属性,直接与静态属性知识库作m次比对,计算其属性决策值;模式C为相对固定的 动态属性,计算取m次状态值均值;模式D在一定区分度的时间间隔前后各取m次数据,先 分别求出前、后m次应答数据期望,再取其量化后的差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属性化的二次雷达多层级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 于提取应答信息的属性状态值需要先验数据库予以支持,在进一步判断信息数据合理化 程度时还需要借助各种属性约束条件数据库;因此,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轩黄卫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