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2179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底板,包括从下往上设置的底板防水层和底板填充层;渗水层,渗水层位于底板下方;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埋设于渗水层内,另一端贯穿出底板防水层;附加防水层,设置在排水管管壁与防水层的阴角部位;止水板,固定在排水管顶端外壁;集水井,设置在排水管上方,当正常排水时,通过排水管和集水排掉地下水;当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后,向排水管内和集水井内填充封堵材料以形成封堵层;封堵装置,设置在排水管顶端用于封堵排水管管口。本申请简化了排水步骤,能够通过较低成本、简易施工。手段,达到地下室底板减去上浮压力的效果,有利于降低地下室上浮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地下室排水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了防止水源积聚,满足抗浮设计要求,保障地下室正常进行施工,一般需要对地下室进行排水。

2、目前的排水措施中,一种措施是以抗浮锚杆作为抗浮手段,而抗浮锚杆需要在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基础中预埋锚杆,并通过连接部件来固定建筑物与地基,这涉及到复杂的工程设计、施工和施工监控,同时需要考虑结构自重以及覆土回填,导致工程复杂度高、成本较高。

3、另一种措施是,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形,常采用自流深井降水,自流深井降水需要进行钻孔、注水、排水等一系列复杂的作业工序,导致施工成本高、施工周期长,且后期维护困难、封堵材料用量较大,且易产生因封堵不良导致的底板渗漏风险。

4、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有助于通过较低成本、简易施工手段从而达到地下室底板减去上浮压力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

4、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包括:

5、底板,包括从下往上设置的底板防水层和底板填充层;

6、渗水层,所述渗水层位于所述底板下方;

7、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埋设于渗水层内,另一端贯穿出所述底板防水层;

8、附加防水层,设置在所述排水管管壁与底板防水层的阴角部位;

9、止水板,固定在所述排水管顶端外壁;

10、集水井,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上方,当正常排水时,通过所述排水管和所述集水井排掉地下水;当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后,向排水管内和所述集水井内填充封堵材料以形成封堵层;

11、封堵装置,设置在排水管顶端用于封堵排水管管口。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地下室底板时,在传统地下室施工的集水井底部开挖出集水坑,并将排水管放入集水坑内,同时往集水坑内填充渗水层,渗水层一方面形成渗水通道使底板附近地下水往排水管汇聚,另一方面对排水管固定;同时,由于地下水容易通过排水管与底板之间的缝隙上溢出,因此,通过设置附加防水层以及止水板,在排水管排水过程中能有效阻挡地下水上溢,保障有效排水;封堵装置一方面能够在施工底板时对排水管管口进行封堵,防止施工过程底板材料进入排水管堵塞排水管;另一方面,当抽排水结束后,能够利用封堵装置和封堵材料有效对排水管进行封堵,避免底板施工完成后地下室地下水通过排水管上溢,保障后续底板防水效果。本申请简化了排水步骤,能够通过较低成本、简易施工。手段,达到地下室底板减去上浮压力的效果,有利于降低地下室上浮风险。

13、可选的,所述封堵装置包括封堵罩和第一封堵板,在止水板位于所述排水管顶端外壁之前,排水管顶端还连接有被截断管,在底板填充层形成之前,所述封堵罩罩设在被截断管管口外周,并与止水板固定,底板填充层形成后,拆除封堵罩,排水管正常进行排水;当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后,截断被截断管,使排水管顶端与止水板顶面平齐,向排水管内填充封堵材料,第一封堵板与止水板固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在施工底板的过程中防止排水管被填充,如果排水管顶端与止水板顶面平齐,在施工时则不方便对排水管管口进行封堵,导致封堵效果较差。通过先预留出一定长度的被截断管,再利用封堵罩罩住封堵罩,此时,封堵效果较佳,封堵罩与止水板连接固定较为容易。并且封堵罩罩设在被截断管外周,在施工底板时,底板材料对封堵罩进行挤压,被截断管与封堵罩共同承受压力,从而使封堵罩不至于被挤压至变形,以便于封堵罩后续的拆除。在最后顶板施工完成后,后续无需继续降水,利用第一封堵板直接对排水管管口进行封堵,确保地下室防水效果。

15、可选的,所述封堵装置包括第二封堵板,所述第二封堵板位于所述止水板顶面,所述止水板开设有注浆孔,所述止水板的顶面且位于注浆孔的周侧固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竖直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封堵板,所述连接管设置有紧固件以固定止水板与所述第二封堵板,所述连接管顶端可拆卸连接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端部与所述紧固件抵接,当所述注浆管与所述连接管拆除后,所述连接管的管口连接有封堵盖。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时,地下水容易通过底板填充层与排水管管壁之间的缝隙向上溢,因此,通过改变止水板的结构以及改进封堵装置,混凝土能够通过注浆管注入排水管管壁周侧,使排水管管壁混凝土填充密实,同时注浆完成后,也能够将振捣管穿过连接管延伸至排水管管壁周侧,利用振捣管对排水管周侧的混凝土进行振捣,进一步提高该处混凝土的密实度。同时,利用连接管和紧固件也能够对止水板与第二封堵板进行连接固定,并且利用封堵盖对连接管管口进行封堵;封堵后,继续注浆,形成底板填充层;底板填充层形成后拆除第二封堵板,同时利用封堵盖对连接管管口进行封堵,利用排水管进行降水。顶板施工完成后,再次利用第二封堵板对排水管管口进行封堵,并在其上方填充封堵材料形成封堵层,最终完成底板施工。封堵装置为第二封堵板的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排水管管壁处的防水效果,减少出现在底板施工过程中地下水通过排水管管壁上溢的现象。

17、可选的,所述第二封堵板面向止水板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密封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第二封堵板与止水板之间的密封性,同时提高第二封堵板与排水管管口之间的密封性,确保在施工底板填充层时减少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

19、可选的,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与连接管外壁螺纹连接,所述封堵盖与所述连接管外壁螺纹连接,所述封堵盖端侧边与紧固螺母抵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堵盖与紧固螺母共同对止水板与第二封堵板进行锁紧,在施工完排水管周侧的混凝土后,继续施工底板填充层时,混凝土一部分作用力作用于封堵盖,对封堵盖具有向上的作用力,此时封堵盖相当于连接管不易松脱,同时封堵盖还能够对紧固螺母进行抵接,因此,在共同作用情况下,止水板与第二封堵板的连接稳定性强,保障对排水管管口的密封性。

21、可选的,所述止水板到底板防水层的距离小于底板高度的1/3。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般止水板设置于底板高度1/2处,而本工程底板厚度较厚,且封堵处为承压水层,为了尽量防止出现止水板焊接质量问题引起的渗漏问题,所以加大了止水板以上的混凝土厚度(2/3厚),增加止水板焊缝封堵以上的混凝土自重以及增大止水板以上混凝土两侧结合接触面,减少因止水板焊接质量问题导致承压水突破至底板上部的概率。

23、可选的,所述止水板与所述排水管管壁的缝隙之间填充有非固化防水材料。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水板与所述排水管管壁之间的密封性,增强防水效果。

25、可选的,所述排水管位于渗水层内的外壁包裹有过滤网。

26、通过采用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500)包括封堵罩(510)和第一封堵板(511),在止水板(400)位于所述排水管(300)顶端外壁之前,排水管(300)顶端还连接有被截断管(320),在底板填充层(120)形成之前,所述封堵罩(510)罩设在被截断管(320)管口外周,并与止水板(400)固定,底板填充层(120)形成后,拆除封堵罩(510),排水管(300)正常进行排水;当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后,截断被截断管(320),使排水管(300)顶端与止水板(400)顶面平齐,向排水管(300)内填充封堵材料,第一封堵板(511)与止水板(400)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500)包括第二封堵板(520),所述第二封堵板(520)位于所述止水板(400)顶面,所述止水板(400)开设有注浆孔(410),所述止水板(400)的顶面且位于注浆孔(410)的周侧固定有连接管(420),所述连接管(420)竖直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封堵板(520),所述连接管(420)设置有紧固件(430)以固定止水板(400)与所述第二封堵板(520),所述连接管(420)顶端可拆卸连接有注浆管(440),所述注浆管(440)端部与所述紧固件(430)抵接,当所述注浆管(440)与所述连接管(420)拆除后,所述连接管(420)的管口连接有封堵盖(4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堵板(520)面向止水板(400)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密封圈(5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30)为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与连接管(420)外壁螺纹连接,所述封堵盖(421)与所述连接管(420)外壁螺纹连接,所述封堵盖(421)端侧边与紧固螺母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板(400)到底板防水层(110)的距离小于底板(100)高度的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板(400)与所述排水管(300)管壁的缝隙之间填充有非固化防水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00)位于渗水层(200)内的外壁包裹有过滤网(310)。

9.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的施工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500)包括第二封堵板(520),所述第二封堵板(520)位于所述止水板(400)顶面,所述止水板(400)开设有注浆孔(410),所述止水板(400)的顶面且位于注浆孔(410)的周侧固定有连接管(420),所述连接管(420)竖直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封堵板(520),所述连接管(420)设置有紧固件(430)以固定止水板(400)与所述第二封堵板(520),所述连接管(420)顶端可拆卸连接有注浆管(440),所述注浆管(440)端部与所述紧固件(430)抵接,当所述注浆管(440)与所述连接管(420)拆除后,所述连接管(420)的管口连接有封堵盖(4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500)包括封堵罩(510)和第一封堵板(511),在止水板(400)位于所述排水管(300)顶端外壁之前,排水管(300)顶端还连接有被截断管(320),在底板填充层(120)形成之前,所述封堵罩(510)罩设在被截断管(320)管口外周,并与止水板(400)固定,底板填充层(120)形成后,拆除封堵罩(510),排水管(300)正常进行排水;当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后,截断被截断管(320),使排水管(300)顶端与止水板(400)顶面平齐,向排水管(300)内填充封堵材料,第一封堵板(511)与止水板(400)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500)包括第二封堵板(520),所述第二封堵板(520)位于所述止水板(400)顶面,所述止水板(400)开设有注浆孔(410),所述止水板(400)的顶面且位于注浆孔(410)的周侧固定有连接管(420),所述连接管(420)竖直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封堵板(520),所述连接管(420)设置有紧固件(430)以固定止水板(400)与所述第二封堵板(520),所述连接管(420)顶端可拆卸连接有注浆管(440),所述注浆管(440)端部与所述紧固件(430)抵接,当所述注浆管(440)与所述连接管(420)拆除后,所述连接管(420)的管口连接有封堵盖(4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减压降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堵板(520)面向止水板(400)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密封圈(521)。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磊卢炘民周鸿龙郭平马骁高孜丁冠贾龙严子枫陈建军陈佳兴皇甫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