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800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包括若干预制墙板,预制墙板包括外叶板、内叶板和保温板,预制墙板的水平连接处设置有企口缝,企口缝包括第一平缝段和第二平缝段,第二平缝段的标高低于第一平缝段的标高,第一平缝段内设置有嵌缝砂浆,第二平缝段内设置有PE棒,第二平缝段的开口处还设置有耐候胶,第二平缝段内还设置有橡胶排水管,橡胶排水管用于排出渗入保温板的雨水。本技术的种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在第二平缝段内设置橡胶排水管,用于排出渗入保温板的雨水,避免了雨水渗入后一直留存在保温板内持续对建筑结构产生侵蚀,确保了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涉及一种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是以构件工厂预制化生产,现场装配式安装为模式,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特征,整合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现场装配等各个业务领域,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建筑领域。

2、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外墙与现浇结构连接节点部位的防水工程是施工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分部工程,其直接影响到了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和寿命。针对于此,申请号为cn201520017688.4 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外墙板接缝连接结构,分为左侧结构和右侧结构,右侧结构从下向上依次为第一预制外墙板、钢筋混凝土层、高强度细骨料混凝土层和第二预制外墙板;左侧结构包括企口、发泡聚乙烯棒、耐候胶层、混凝土保护层;所述的企口呈z字形,且设置于混凝土保护层之间,企口一侧水平端与高强度细骨料混凝土层相邻,且企口水一侧水平端设有发泡聚乙烯棒填充,企口另一侧水平端与混凝土保护层外侧对齐,且内侧填充发泡聚乙烯棒,外侧设有耐候胶层。该技术通过在预制外墙板之间设置钢筋混凝土层与高强度细骨料混凝土层,外侧设置混凝土保护层,保证预制外墙板间有效的连接;在混凝土保护层之间设置企口并进行有效的填充,做到双重防水,防止水分损害预制外墙板的有效连接,增强外墙防水、抗渗效果,保证装配式住房的结构安全。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依然存在不足,具体如下所述:

3、随着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增加,预制外墙与现浇结构连接节点部位防水结构的性能会逐渐减弱,雨水不可避免的会从防水结构老化的部位渗入建筑结构内部,而针对于使用三明治结构预制墙板的建筑物,雨水渗入后会一直留存在外墙板与内墙板的夹层中,持续对建筑结构产生侵蚀,危害建筑结构的安全。所以,如何确保渗入外墙板与内墙板夹层中的雨水能够快速排出,是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雨水渗入后会一直留存在外墙板与内墙板的夹层中,持续对建筑结构产生侵蚀,危害建筑结构安全的问题,提供一种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包括若干预制墙板,所述预制墙板包括外叶板、内叶板和保温板,所内叶板对应建筑物的内侧设置,所述外叶板对应建筑物的外侧设置,所述保温板设置在所述外叶板和所述内叶板之间,所述预制墙板的水平连接处设置有企口缝,所述企口缝包括第一平缝段和第二平缝段,所述第一平缝段靠所述内叶板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平缝段靠所述外叶板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平缝段的标高低于所述第一平缝段的标高,所述第一平缝段内设置有嵌缝砂浆,所述嵌缝砂浆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平缝段的缝隙,所述第二平缝段内设置有pe棒,所述第二平缝段的开口处还设置有耐候胶,所述pe棒和所述耐候胶配合用于封堵所述第二平缝段的缝隙,所述第二平缝段内还设置有橡胶排水管,所述橡胶排水管用于排出渗入所述保温板的雨水。

4、优选地,所述橡胶排水管设置在所述企口缝与所述预制墙板竖向拼缝的十字交叉处。

5、优选地,所述橡胶排水管沿水流的方向分为进水段、嵌入段和出水段,所述嵌入段设置在第二平缝段内,所述出水段伸出所述外叶板,且所述出水段可自由变形。

6、优选地,所述进水段延伸至所述保温板部位,且所述进水段完全贯穿所述保温板,所述进水段上还设置有若干进水孔。

7、优选地,所述嵌入段的表面设置为粗糙面。

8、优选地,所述第一平缝段与所述第二平缝段的交接部位设置为倾斜的缝隙结构,且所述第一平缝段与所述第二平缝段交接部位缝隙结构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平缝段和所述第二平缝段的中轴线之间形成角度大于90°的钝角。

9、优选地,所述第一平缝段内还设置有弹性密封块,所述弹性密封块贴合所述保温板对应所述内叶板的一面设置。

10、优选地,所述弹性密封块预埋在建筑物的顶板上。

11、优选地,所述pe棒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形。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平缝段内还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用于调节所述预制墙板安装面的标高。

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在所述第二平缝段内设置所述橡胶排水管,用于排出渗入所述保温板的雨水,避免了雨水渗入后一直留存在所述保温板内持续对建筑结构产生侵蚀,从而确保了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5、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所述橡胶排水管沿水流的方向分为进水段、嵌入段和出水段,所述嵌入段设置在第二平缝段内,所述出水段伸出所述外叶板,且所述出水段可自由变形。采用这种结构设置,所述出水段能够在气流的作用下自由摆动,如此外部环境中的雨水进入所述橡胶排水管的概率大幅降低;进一步,所述出水段在气流的作用下自由摆动的过程中,利用产生的惯性还能清除所述橡胶排水管中堵塞的杂质,从而确保所述橡胶排水管在使用中的通畅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预制墙板,所述预制墙板包括外叶板、内叶板和保温板,所内叶板对应建筑物的内侧设置,所述外叶板对应建筑物的外侧设置,所述保温板设置在所述外叶板和所述内叶板之间,所述预制墙板的水平连接处设置有企口缝,所述企口缝包括第一平缝段和第二平缝段,所述第一平缝段靠所述内叶板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平缝段靠所述外叶板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平缝段的标高低于所述第一平缝段的标高,所述第一平缝段内设置有嵌缝砂浆,所述嵌缝砂浆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平缝段的缝隙,所述第二平缝段内设置有PE棒,所述第二平缝段的开口处还设置有耐候胶,所述PE棒和所述耐候胶配合用于封堵所述第二平缝段的缝隙,所述第二平缝段内还设置有橡胶排水管,所述橡胶排水管用于排出渗入所述保温板的雨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排水管设置在所述企口缝与所述预制墙板竖向拼缝的十字交叉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排水管沿水流的方向分为进水段、嵌入段和出水段,所述嵌入段设置在第二平缝段内,所述出水段伸出所述外叶板,且所述出水段可自由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段延伸至所述保温板部位,且所述进水段完全贯穿所述保温板,所述进水段上还设置有若干进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段的表面设置为粗糙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缝段与所述第二平缝段的交接部位设置为倾斜的缝隙结构,且所述第一平缝段与所述第二平缝段交接部位缝隙结构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平缝段和所述第二平缝段的中轴线之间形成角度大于90°的钝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缝段内还设置有弹性密封块,所述弹性密封块贴合所述保温板对应所述内叶板的一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块预埋在建筑物的顶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PE棒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缝段内还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用于调节所述预制墙板安装面的标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预制墙板,所述预制墙板包括外叶板、内叶板和保温板,所内叶板对应建筑物的内侧设置,所述外叶板对应建筑物的外侧设置,所述保温板设置在所述外叶板和所述内叶板之间,所述预制墙板的水平连接处设置有企口缝,所述企口缝包括第一平缝段和第二平缝段,所述第一平缝段靠所述内叶板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平缝段靠所述外叶板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平缝段的标高低于所述第一平缝段的标高,所述第一平缝段内设置有嵌缝砂浆,所述嵌缝砂浆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平缝段的缝隙,所述第二平缝段内设置有pe棒,所述第二平缝段的开口处还设置有耐候胶,所述pe棒和所述耐候胶配合用于封堵所述第二平缝段的缝隙,所述第二平缝段内还设置有橡胶排水管,所述橡胶排水管用于排出渗入所述保温板的雨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排水管设置在所述企口缝与所述预制墙板竖向拼缝的十字交叉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围护预制夹芯板结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排水管沿水流的方向分为进水段、嵌入段和出水段,所述嵌入段设置在第二平缝段内,所述出水段伸出所述外叶板,且所述出水段可自由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希林薛康义邓琪王江张嘉涛李志伟宣圣楠布金鑫邵俊铭祝运节李臣刘佳黄霞袁内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