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角位置处的玻璃幕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4817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2
一种转角位置处的玻璃幕墙结构包括横向玻璃面板、纵向玻璃面板、角柱、保温层和装饰条;纵向玻璃面板靠近角柱一侧设有第一立柱;第一立柱位于纵向玻璃面板的端部内侧;横向玻璃面板靠近角柱一侧设有第二立柱;第二立柱位于横向玻璃面板的内侧;保温层的水平切面呈L形,填充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角柱围成的空隙中;保温层两端分别设有端面板;装饰条设在保温层的端面板上;第一立柱的外侧设有第一压条;第一压条压接在纵向玻璃面板的外侧;第二立柱的外侧设有第二压条;第二压条压接在横向玻璃面板的外侧。本技术解决了传统的玻璃幕墙结构在转角位置施工不便,影响立面效果,且接缝位置的保温处理繁琐,密封性能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特别涉及一种转角位置处的玻璃幕墙结构


技术介绍

1、某建筑项目为老瓷厂的改造项目,处于该地域的一个景区之中。该项目位于该地区的中心地段,其西侧靠近景区入口,南侧靠近该地区的一片老旧建筑。为了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本项目的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其顶部与周围的围护结构采用玻璃与陶瓦相结合的幕墙。传统的转角位置处的玻璃幕墙结构中立柱通常设置在幕墙的内侧,再将转角两侧的幕墙龙骨与立柱连接,然后再将保温层和饰面层等依次设置在幕墙龙骨外侧;这种结构的缺点是转角两侧的幕墙交接施工不便,影响立面效果,且接缝位置的保温处理繁琐,密封性能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角位置处的玻璃幕墙结构,要解决传统的玻璃幕墙结构在转角位置施工不便,影响立面效果,且接缝位置的保温处理繁琐,密封性能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转角位置处的玻璃幕墙结构,包括有横向玻璃面板、纵向玻璃面板和设置在横向玻璃面板与纵向玻璃面板的转角位置处的角柱;还包括有保温层和装饰条;所述横向玻璃面板和纵向玻璃面板与角柱之间分别留有间距;所述纵向玻璃面板靠近角柱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位于纵向玻璃面板的端部内侧,且第一立柱与角柱平行间隔布置;所述横向玻璃面板靠近角柱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位于横向玻璃面板的内侧,且第二立柱与角柱平行间隔布置;所述保温层的水平切面呈l形,且填充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角柱围成的空隙中;在保温层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端面板;所述装饰条有两个,分别沿竖向通长设置在保温层的两端的端面板上;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设有第一压条;所述第一压条压接在纵向玻璃面板的外侧;所述第二立柱的外侧设有第二压条;所述第二压条压接在横向玻璃面板的外侧。

4、优选的,所述角柱的水平切面呈矩形,在角柱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腐层。

5、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为铝合金立柱,且第一立柱的水平切面呈矩形;所述第一立柱的内侧面与角柱纵向内侧面平齐,在第一立柱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一加劲板;所述第一加劲板的水平切面呈井格状;所述第二立柱为铝合金立柱,且第二立柱的水平切面呈矩形;所述第二立柱的内侧面与角柱横向内侧面平齐,在第二立柱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加劲板;所述第二加劲板的水平切面呈井格状。

6、优选的,所述端面板的外侧面上、位于端面板的两端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挂接板;在第一挂接板上设置有第一竖向凸条;所述装饰条的水平切面呈u形,且装饰条的u形槽口朝外侧设置;在装饰条面向端面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挂接板;在第二挂接板上设置有与第一竖向凸条相挂接的第二竖向凸条。

7、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的内端与第二立柱的内端焊接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9、1、本技术的玻璃幕墙结构在角柱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明显区分幕墙龙骨和钢结构之间的界限,并且将保温层填充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角柱围成的空隙中,使角柱贴设在保温层外侧的阴角两侧的侧面上,从而将转角位置的线连接转变为面连接,提高了接缝位置的密封性和保温性能。另外,本技术的玻璃幕墙结构在角柱的两侧分别施工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再将保温层设置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角柱之间,然后再施工横向玻璃幕墙和纵向玻璃幕墙,该结构的避免了将转角两侧的幕墙结构直接连接而带来的角部位置接缝施工不便,影响立面效果的技术问题。

10、2、本技术的玻璃幕墙结构横纵幕墙结构之间通过浇筑连接,直接将两侧的幕墙与角柱侧面连接即可,施工不需要开发多种款式的转角型材来适用装配,大大节约了型材和模具,其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廉,减少了耗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角位置处的玻璃幕墙结构,包括有横向玻璃面板(1)、纵向玻璃面板(2)和设置在横向玻璃面板(1)与纵向玻璃面板(2)的转角位置处的角柱(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保温层(4)和装饰条(5);所述横向玻璃面板(1)和纵向玻璃面板(2)与角柱(3)之间分别留有间距;所述纵向玻璃面板(2)靠近角柱(3)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第一立柱(6);所述第一立柱(6)位于纵向玻璃面板(2)的端部内侧,且第一立柱(6)与角柱(3)平行间隔布置;所述横向玻璃面板(1)靠近角柱(3)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第二立柱(7);所述第二立柱(7)位于横向玻璃面板(1)的内侧,且第二立柱(7)与角柱(3)平行间隔布置;所述保温层(4)的水平切面呈L形,且填充在第一立柱(6)、第二立柱(7)与角柱(3)围成的空隙中;在保温层(4)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端面板(8);所述装饰条(5)有两个,分别沿竖向通长设置在保温层(4)的两端的端面板(8)上;所述第一立柱(6)的外侧设有第一压条(9);所述第一压条(9)压接在纵向玻璃面板(2)的外侧;所述第二立柱(7)的外侧设有第二压条(10);所述第二压条(10)压接在横向玻璃面板(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位置处的玻璃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3)的水平切面呈矩形,在角柱(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腐层(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位置处的玻璃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6)为铝合金立柱,且第一立柱(6)的水平切面呈矩形;所述第一立柱(6)的内侧面与角柱(3)纵向内侧面平齐,在第一立柱(6)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一加劲板(12);所述第一加劲板(12)的水平切面呈井格状;所述第二立柱(7)为铝合金立柱,且第二立柱(7)的水平切面呈矩形;所述第二立柱(7)的内侧面与角柱(3)横向内侧面平齐,在第二立柱(7)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加劲板(13);所述第二加劲板(13)的水平切面呈井格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位置处的玻璃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板(8)的外侧面上、位于端面板(8)的两端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挂接板(14);在第一挂接板(14)上设置有第一竖向凸条(16);所述装饰条(5)的水平切面呈U形,且装饰条(5)的U形槽口朝外侧设置;在装饰条(5)面向端面板(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挂接板(15);在第二挂接板(15)上设置有与第一竖向凸条(16)相挂接的第二竖向凸条(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位置处的玻璃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6)的内端与第二立柱(7)的内端焊接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角位置处的玻璃幕墙结构,包括有横向玻璃面板(1)、纵向玻璃面板(2)和设置在横向玻璃面板(1)与纵向玻璃面板(2)的转角位置处的角柱(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保温层(4)和装饰条(5);所述横向玻璃面板(1)和纵向玻璃面板(2)与角柱(3)之间分别留有间距;所述纵向玻璃面板(2)靠近角柱(3)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第一立柱(6);所述第一立柱(6)位于纵向玻璃面板(2)的端部内侧,且第一立柱(6)与角柱(3)平行间隔布置;所述横向玻璃面板(1)靠近角柱(3)一侧的端部处设置有第二立柱(7);所述第二立柱(7)位于横向玻璃面板(1)的内侧,且第二立柱(7)与角柱(3)平行间隔布置;所述保温层(4)的水平切面呈l形,且填充在第一立柱(6)、第二立柱(7)与角柱(3)围成的空隙中;在保温层(4)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端面板(8);所述装饰条(5)有两个,分别沿竖向通长设置在保温层(4)的两端的端面板(8)上;所述第一立柱(6)的外侧设有第一压条(9);所述第一压条(9)压接在纵向玻璃面板(2)的外侧;所述第二立柱(7)的外侧设有第二压条(10);所述第二压条(10)压接在横向玻璃面板(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位置处的玻璃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3)的水平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兵刘彦明谢启超梁添戴君宝王依列唐杰江超董然梁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