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制造技术_技高网

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967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涉及一种综掘机顶板支护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煤矿井下综掘机使用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及工作面粉尘污染严重等问题。该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设置有内支架、外支架、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一及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二。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效安全且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综掘机顶板支护,特别是涉及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


技术介绍

1、目前,煤矿企业掘进工作面通常是采用综掘机掘进,在综掘机的前部顶端固定安装锚杆钻机和顶棚式的超前支架,尽管使得综掘机具有护顶的支护功能,但这种结构的综掘机存在如下弊端:一是综掘机炮头割煤、人工支护铺网、锚杆支护等工序需要依次开展,存在各工序不能同时进行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掘进的速度,不能有效地发挥综掘机效率;二是顶棚式的超前支架结构简单和支护强度不足等问题,易发生冒顶事故,使得综掘机掘进时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在综掘机掘进时需要人工铺网和用锚杆钻机支护,空间小使得操作难度大且打眼时找眼时间长,这无疑是大大地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四是由于综掘机炮头上喷雾装置的喷头易堵塞,而综掘机机体上安装的喷雾装置离割煤的炮头有三到五米远的距离,故远距离灭尘的效果很差以致综掘机掘进工作面粉尘污染严重,导致煤矿井下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综掘机掘进时杜绝冒顶事故、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安全高效且改善井下工作环境的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所述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设置有内支架、外支架、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一和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二;

3、所述内支架设置有左滑动内底座、右滑动内底座、左内纵梁、右内纵梁、内前横梁及内后横梁,左滑动内底座的前后两端分别由支撑液压支柱一及支撑液压支柱二与左内纵梁前后两端垂直连接支撑,右滑动内底座的前后两端分别由支撑液压支柱三及支撑液压支柱四与右内纵梁前后两端垂直连接支撑;左内纵梁前端与右内纵梁前端分别由升降距离块一及升降距离块二垂直连接支撑内前横梁,左内纵梁后端与右内纵梁后端分别由升降距离块三及升降距离块四垂直连接支撑内后横梁;

4、所述外支架设置有左滑动外底座、右滑动外底座、左外纵梁、右外纵梁、外前横梁及外后横梁,左滑动外底座的前后两端分别由支撑液压支柱五及支撑液压支柱六与左外纵梁前后两端垂直连接支撑,右滑动外底座的前后两端分别由支撑液压支柱七及支撑液压支柱八与右外纵梁前后两端垂直连接支撑;左外纵梁前端与右外纵梁前端分别由升降距离块五及升降距离块六垂直连接支撑外前横梁,左外纵梁后端与右外纵梁后端分别由升降距离块七及升降距离块八垂直连接支撑外后横梁;

5、所述升降距离块一、升降距离块二、升降距离块三、升降距离块四、升降距离块五、升降距离块六、升降距离块七及升降距离块八均设置有上插块及插块槽,上插块插入插块槽并由销栓固定;所述上插块由两块大小相同的平行钢板垂直固定于内前横梁、内后横梁、外前横梁或外后横梁的下方;所述插块槽由两块同样大小的平行钢板垂直固定于左内纵梁、右内纵梁、左外纵梁或右外纵梁的上方;

6、所述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一及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二均设置有牵引液压支柱、固定块、牵引滑槽及牵引块,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一及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二的牵引液压支柱底端分别平行固定于左滑动内底座及右滑动内底座上,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一及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二的固定块分别固定于左滑动外底座及右滑动外底座上,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一及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二的牵引滑槽分别固定于左滑动内底座及右滑动内底座上,固定块与牵引块由销钉活动连接,牵引块与牵引液压支柱顶端固定连接,牵引块底部两侧设置有与牵引滑槽相对应的滑板;

7、所述内支架位于外支架的内侧,外后横梁位于内前横梁与内后横梁之间。

8、所述左滑动内底座与左内纵梁之间设置两个左内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右滑动内底座与右内纵梁设置两个右内垂直固定导向支撑;所述左滑动外底座与左外纵梁之间设置两个左外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右滑动外底座与右外纵梁设置两个右外垂直固定导向支撑;所述左内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右内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左外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及右外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均设置有垂直固定导向筒及垂直固定导向柱,垂直固定导向柱的外径等于垂直固定导向筒的内径,左滑动内底座、右滑动内底座、左滑动外底座及右滑动外底座的上端面上均垂直固定有两个垂直固定导向筒,左内纵梁之间、右内纵梁、左外纵梁及右外纵梁的下端面均垂直固定有两个垂直固定导向柱。

9、所述外前横梁的前端设置有两个超前支护,两个超前支护均呈方框形且水平固定于外前横梁的前端,两个超前支护下端固定有顶板护网转轴及顶板护网托架;外前横梁下端等距离设置6至8个喷雾喷头。

10、所述牵引滑槽的长度为90厘米至100厘米,所述升降距离块一、升降距离块二、升降距离块三、升降距离块四、升降距离块五、升降距离块六、升降距离块七及升降距离块八的高度均大于50厘米。

11、所述支撑液压支柱及牵引液压支柱均由电液控制系统装置操作控制,电液控制系统装置由电液控制阀、双向锁一、双向锁二、同步阀一、同步阀二、同步阀三及同步阀四组成,电液控制系统装置通过同步阀一与支撑液压支柱一、支撑液压支柱二、支撑液压支柱三及支撑液压支柱四的上腔接口电连接,电液控制系统装置通过同步阀三与支撑液压支柱五、支撑液压支柱六、支撑液压支柱七及支撑液压支柱八的上腔接口电连接,电液控制系统装置通过同步阀二与支撑液压支柱一、支撑液压支柱二、支撑液压支柱三及支撑液压支柱四的上腔接口电连接,电液控制系统装置通过同步阀四与支撑液压支柱五、支撑液压支柱六、支撑液压支柱七及支撑液压支柱八的下腔接口电连接;电液控制系统装置通过双向锁一及双向锁二分别与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一及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上的牵引液压支柱进液口及回液口电连接;电液控制系统装置通过双向锁一及双向锁二分别与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一及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二上的牵引液压支柱进液口及回液口电连接;电液控制系统装置通过电液控制阀与同步阀一、同步阀二、双向锁一及双向锁二电连接,电液控制阀对应于双向锁一及双向锁二设置有拉外支架开关及拉内支架开关,电液控制阀对应于同步阀一及同步阀三相应的设置有升内液压支柱开关及降内液压支柱开关,电液控制阀对应于同步阀二及同步阀四相应的设置有升外液压支柱开关及降外液压支柱开关。

12、所述左内纵梁与右内纵梁上设置有内中横梁,内中横梁位于内前横梁与内后横梁之间,内中横梁的两端通过升降距离块九及升降距离块十分别垂直固定于左内纵梁与右内纵梁中部;左外纵梁或右外纵梁上设置有外中横梁,外中横梁位于外前横梁与外后横梁之间,外中横梁的两端通过升降距离块十一及升降距离块十二分别垂直固定于左外纵梁与右外纵梁中部。

13、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外支架顶部前端安装有铺网卷筒使得支护铺网工作随着外支架前进而自动铺网,不仅节约了人力;而且是在内支架及外支架的配合支护下进行,使得综掘机能够连续割煤到一组支护的距离,从而实现割煤、支护及铺网等工序可同时进行,有力地提高综掘机掘进效率;内支架与外支架的及时支护,并且在内支架与外支架相互移动过程中始终是内支架或者外支架在支撑巷道顶板,从而杜绝了冒顶事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设置有内支架、外支架、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一和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动内底座与左内纵梁之间设置两个左内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右滑动内底座与右内纵梁设置两个右内垂直固定导向支撑;所述左滑动外底座与左外纵梁之间设置两个左外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右滑动外底座与右外纵梁设置两个右外垂直固定导向支撑;所述左内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右内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左外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及右外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均设置有垂直固定导向筒及垂直固定导向柱,垂直固定导向柱的外径等于垂直固定导向筒的内径,左滑动内底座、右滑动内底座、左滑动外底座及右滑动外底座的上端面上均垂直固定有两个垂直固定导向筒,左内纵梁之间、右内纵梁、左外纵梁及右外纵梁的下端面均垂直固定有两个垂直固定导向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前横梁的前端设置有两个超前支护,两个超前支护均呈方框形且水平固定于外前横梁的前端,两个超前支护下端固定有顶板护网转轴及顶板护网托架;外前横梁下端等距离设置6至8个喷雾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滑槽的长度为90厘米至100厘米,所述升降距离块一、升降距离块二、升降距离块三、升降距离块四、升降距离块五、升降距离块六、升降距离块七及升降距离块八的高度均大于5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液压支柱及牵引液压支柱均由电液控制系统装置操作控制,电液控制系统装置由电液控制阀、双向锁一、双向锁二、同步阀一、同步阀二、同步阀三及同步阀四组成,电液控制系统装置通过同步阀一与支撑液压支柱一、支撑液压支柱二、支撑液压支柱三及支撑液压支柱四的上腔接口电连接,电液控制系统装置通过同步阀三与支撑液压支柱五、支撑液压支柱六、支撑液压支柱七及支撑液压支柱八的上腔接口电连接,电液控制系统装置通过同步阀二与支撑液压支柱一、支撑液压支柱二、支撑液压支柱三及支撑液压支柱四的上腔接口电连接,电液控制系统装置通过同步阀四与支撑液压支柱五、支撑液压支柱六、支撑液压支柱七及支撑液压支柱八的下腔接口电连接;电液控制系统装置通过双向锁一及双向锁二分别与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一及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二上的牵引液压支柱进液口及回液口电连接;电液控制系统装置通过双向锁一及双向锁二分别与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一及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上的牵引液压支柱进液口及回液口电连接;电液控制系统装置通过电液控制阀与同步阀一、同步阀二、双向锁一及双向锁二电连接,电液控制阀对应于双向锁一及双向锁二设置有拉外支架开关及拉内支架开关,电液控制阀对应于同步阀一及同步阀三相应的设置有升内液压支柱开关及降内液压支柱开关,电液控制阀对应于同步阀二及同步阀四相应的设置有升外液压支柱开关及降外液压支柱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纵梁与右内纵梁上设置有内中横梁,内中横梁位于内前横梁与内后横梁之间,内中横梁的两端通过升降距离块九及升降距离块十分别垂直固定于左内纵梁与右内纵梁中部;左外纵梁或右外纵梁上设置有外中横梁,外中横梁位于外前横梁与外后横梁之间,外中横梁的两端通过升降距离块十一及升降距离块十二分别垂直固定于左外纵梁与右外纵梁中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设置有内支架、外支架、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一和互移前进牵引装置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动内底座与左内纵梁之间设置两个左内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右滑动内底座与右内纵梁设置两个右内垂直固定导向支撑;所述左滑动外底座与左外纵梁之间设置两个左外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右滑动外底座与右外纵梁设置两个右外垂直固定导向支撑;所述左内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右内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左外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及右外垂直固定导向支撑均设置有垂直固定导向筒及垂直固定导向柱,垂直固定导向柱的外径等于垂直固定导向筒的内径,左滑动内底座、右滑动内底座、左滑动外底座及右滑动外底座的上端面上均垂直固定有两个垂直固定导向筒,左内纵梁之间、右内纵梁、左外纵梁及右外纵梁的下端面均垂直固定有两个垂直固定导向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前横梁的前端设置有两个超前支护,两个超前支护均呈方框形且水平固定于外前横梁的前端,两个超前支护下端固定有顶板护网转轴及顶板护网托架;外前横梁下端等距离设置6至8个喷雾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滑槽的长度为90厘米至100厘米,所述升降距离块一、升降距离块二、升降距离块三、升降距离块四、升降距离块五、升降距离块六、升降距离块七及升降距离块八的高度均大于5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掘全承载双列超前迈步式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液压支柱及牵引液压支柱均由电液控制系统装置操作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洲郭勇杨程伟刘国生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圣方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