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巷道的震动保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193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巷道的震动保护系统,涉及隔震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地铁巷道底部位置处的竖向减震模块、设置在地铁巷道内对应地铁轨道两侧的侧向隔振模块,其中竖向减震模块用于对地铁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纵向跳动噪音及震动进行吸震处理,其中侧向隔振模块用于对由地铁行驶过程产生的细微横向震动进行减震处理,进而降低对地铁巷道的震动冲击力;其中竖向减震模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柔性吸震层、隔振支座层,其中柔性吸震层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部平铺有多个减震柱,减震柱之间形成吸震;其中侧向隔振模块包括对称布置在地体钢轨两侧的自平衡垫板,利用多点位多维度阻尼减震,提升地铁巷道多角度的震动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巷道抗震,具体为一种地铁巷道的震动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1、地铁隧道是指在地下挖掘的用于容纳地铁列车行驶的通道,通常由混凝土或砖石等材料建造而成。而地铁巷道则是指在地铁隧道内,用于连接不同区域或设备的通道或走廊,通常较窄且较短。因此,地铁隧道是地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地铁巷道则是地铁隧道内的附属设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了地铁建设工作,一方面地铁的建设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地铁运行时产生的环境振动及二次噪声污染不容忽视。为避免地铁附近建筑物内的人员受到地铁振动的困扰,以及地铁巷道的使用要求,需对地铁产生的振动进行有效的控制。

2、现有土木工程领域,隔震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工程技术被大量应用,隔震技术主要通过延长上部结构周期,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其实现的手段主要是隔震支座。常用的隔震支座主要有叠层橡胶支座和摩擦滑移隔震支座。摩擦滑移隔震支座又包括摩擦摆支座和水平滑移隔震支座。摩擦摆支座虽然凭借重力作用具有自复位特性,但在滑动过程中同时导致结构的上下起伏,稳定性差,不适用于高层结构隔震;而水平滑移隔震支座虽然稳定性较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巷道的震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铁巷道底部位置处的竖向减震模块、设置在地铁巷道内对应地铁轨道两侧的侧向隔振模块,其中竖向减震模块用于对地铁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纵向跳动噪音及震动进行吸震处理,其中侧向隔振模块用于对由地铁行驶过程产生的细微横向震动进行减震处理,进而降低对地铁巷道的震动冲击力;其中竖向减震模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柔性吸震层、隔振支座层,其中柔性吸震层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部平铺有多个减震柱,减震柱之间形成吸震;其中侧向隔振模块包括对称布置在地体钢轨两侧的自平衡垫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巷道的震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柱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巷道的震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铁巷道底部位置处的竖向减震模块、设置在地铁巷道内对应地铁轨道两侧的侧向隔振模块,其中竖向减震模块用于对地铁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纵向跳动噪音及震动进行吸震处理,其中侧向隔振模块用于对由地铁行驶过程产生的细微横向震动进行减震处理,进而降低对地铁巷道的震动冲击力;其中竖向减震模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柔性吸震层、隔振支座层,其中柔性吸震层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部平铺有多个减震柱,减震柱之间形成吸震;其中侧向隔振模块包括对称布置在地体钢轨两侧的自平衡垫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巷道的震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内同轴设置有自平衡吸震组件,所述自平衡吸震组件包括中心吸震架以及环绕设置在中心吸震架四周的边缘吸震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巷道的震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吸震架与中心吸震架结构相同,所述边缘吸震架布置有六个分布于中心吸震架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巷道的震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吸震架包括相互套装的外环架、内环架,外环架、内环架均设计为正六边形,由六块首尾相连的板材相互铰接而成,外环架、内环架之间通过多个弹簧阻尼器进行连接,用于由外至内传递震动,由内至外分散震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铁巷道的震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架沿外环架轴向并排布置有多个,所述中心吸震架内贯穿设置有橡胶轴,所述橡胶轴贯穿内环架中心设置,所述橡胶轴上对应两个内环架之间位置设置有防止轴向窜动的限位凸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铁巷道的震动保护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华王辉李瑚均顿志林苑东亮叶亚齐王庭辉张永胜暴雯雯孙红伟张紫君王渡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