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911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CAD软件建立出随形水路的三维几何模型,S2、将CAD软件构建的三维几何模型导入Moldflow仿真软件后,在仿真软件中输入材料以及工艺参数,生成随形水路网格,建立水路并将冷流道细水口设定为进胶口,执行Cool‑FEM冷却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Moldflow仿真软件做前处理,执行Cool‑FEM冷却分析,获取模具型腔接触结果、产品温度结果以及变形结果,进行多向对比分析后,从而确定出最优方案,这样能够更准确和直观地说明随形水路所带来的优化结果与对比数据,同时也减少了随形水路本身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避免不合理的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具体为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


技术介绍

1、随形水路是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新型模具冷却水路,该设计可以更好的适应产品形状,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性能,同时基于仿真优化的随形水路也大幅度提升了模具的制造效率,在申请号为202011007551.2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基于铍铜材料的模具随形水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模具随形水路采用铍铜材料进行制造,包括设置在模具内部的管体,所述管体为多层管道结构,相邻两层管道结构之间采用扩散焊接方式进行连通,管体的一端设有多个分别与管体的对应部位采用扩散焊接方式进行连通的连接口;而提供的制备方法可操作性高,通过以铍铜材料为原料并采用扩散焊接工艺制造的模具随形水路具有更好的连接强度和使用寿命,同时冷却效率也能最优化,可用于大批量生产,解决了现有传统模具系统的随形水路多采用钢材并依靠传统机械加工方式进行加工,或者采用铍铜材料通过传统焊接工艺进行加工,存在冷却效率不高的问题。”;

2、上述现有技术解决了现有方法中无法制造可靠性高的随形水路零件以及冷却效率不高等问题,但是该方法不能准确直观的获取随形水路所带来的优化结果以及对比数据,导致无法短时间内了解所设计的随形水路具体的性能优势,同时在制备过程中,随形水路的加工多为一次性成型加工,该方法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加工,从而影响模具的制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3、s1、利用cad软件建立出随形水路的三维几何模型;

4、s2、将cad软件构建的三维几何模型导入moldflow仿真软件后,在仿真软件中输入材料以及工艺参数,生成随形水路网格,建立水路并将冷流道细水口设定为进胶口,执行cool-fem冷却分析;

5、s3、在运行分析中获取管道的温度结果,对比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的温度场分布,查看整体色彩的分布,利用流动线判断当前水路的死水风险;

6、s4、在运行分析中获取模具型腔接触结果,对比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的前模温度场分布,获取两种水路前模接触温度以及后模接触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7、s5、在运行分析中获取产品温度结果,对比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的产品表面温度场分布,获取两种水路前模接触温度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并计算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8、s6、根据产品温度结果,对比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产品厚度最厚处的温度场分布,获取两种水路前模接触温度的最大值;

9、s7、在运行分析中获取整体变形结果和x向变形结果,对比两种变形结构后,得出传统水路以及随形水路的总体变形范围;

10、s8、通过多次对比分析后,确定随形水路温度分布平衡性优于传统水路以及随形水路的冷却时间相比于传统水路缩短了23秒;

11、s9、利用abaqus软件验证随形水路的模型强度。

12、优选的,所述s3包括查看色彩分布和判断死水风险,所述查看色彩分布是在运行分析中获取管道的温度结果,利用管道的温度结果对比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的温度场分布,查看整体色彩的分布,所述判断死水风险通过预先设定流速值,利用流动线查看当前水路是否产生死水风险,若流动线的速度低于设定的流速值,则判断当前水路产生死水风险,若流动线的速度高于设定的流速值,则判断当前水路未产生死水风险。

13、优选的,所述s4包括确定传统水路温度范围和确定随形水路温度范围,所述确定传统水路温度范围是在运行分析中获取模具型腔接触结果,对比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的前模温度场分布,获取传统水路的前模接触温度以及后模接触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其前模接触温度范围为52度至109度,后模接触温度范围为74度至99度。

14、优选的,所述确定随形水路温度范围是对比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的前模温度场分布,获取随形水路的前模接触温度以及后模接触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其前模接触温度范围为50度至56度,后模接触温度范围为51度至80度。

15、优选的,所述s5中,所述传统水路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为30度,所述随形水路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为18度。

16、优选的,所述s6包括获取温度最大值和分析所需时间,所述获取温度最大值根据产品温度结果,对比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产品厚度最厚处的温度场分布,获取两种水路前模接触温度的最大值,得出传统水路的温度最大值为130度,随形水路的温度最大值为117度,所述分析所需时间是对比最厚处相同温度下的周期时间,得出传统水路所需时间为50秒,随形水路所需时间为27秒。

17、优选的,所述s7中,所述传统水路的总体变形范围为0.46至2.02,所述随形水路的总体变形范围为0.46至1.96。

18、优选的,所述s8包括确定温度分布平衡和分析冷却时间,所述确定温度分布平衡通过多次对比分析后,根据前模以及后模接触温度确定随形水路温度分布平衡性优于传统水路,所述分析冷却时间根据产品最厚处相同温度所需时间确定了随形水路的冷却时间相比于传统水路缩短23秒。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moldflow仿真软件做前处理,执行cool-fem冷却分析,获取模具型腔接触结果、产品温度结果以及变形结果,进行多向对比分析后,从而确定出最优方案,这样能够更准确和直观地说明随形水路所带来的优化结果与对比数据,同时也减少了随形水路本身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避免不合理的加工;

21、2、本专利技术通过仿真流动与温度场能够及时获取随形水路所带来的成型周期与产品翘曲变形的数据,根据数据快速制定和修改当前方案,避免在随形水路加工时出现不符合实际需求的情况,从而缩短注塑模具的生产成型的周期,极大程度上的降低了人工以及生产成本,获得更加平衡的产品温度场分布,也有效的利用温度场把控了产品变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查看色彩分布和判断死水风险,所述查看色彩分布是在运行分析中获取管道的温度结果,利用管道的温度结果对比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的温度场分布,查看整体色彩的分布,所述判断死水风险通过预先设定流速值,利用流动线查看当前水路是否产生死水风险,若流动线的速度低于设定的流速值,则判断当前水路产生死水风险,若流动线的速度高于设定的流速值,则判断当前水路未产生死水风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确定传统水路温度范围和确定随形水路温度范围,所述确定传统水路温度范围是在运行分析中获取模具型腔接触结果,对比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的前模温度场分布,获取传统水路的前模接触温度以及后模接触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其前模接触温度范围为52度至109度,后模接触温度范围为74度至99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随形水路温度范围是对比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的前模温度场分布,获取随形水路的前模接触温度以及后模接触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其前模接触温度范围为50度至56度,后模接触温度范围为51度至8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所述传统水路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为30度,所述随形水路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为18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6包括获取温度最大值和分析所需时间,所述获取温度最大值根据产品温度结果,对比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产品厚度最厚处的温度场分布,获取两种水路前模接触温度的最大值,得出传统水路的温度最大值为130度,随形水路的温度最大值为117度,所述分析所需时间是对比最厚处相同温度下的周期时间,得出传统水路所需时间为50秒,随形水路所需时间为27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所述传统水路的总体变形范围为0.46至2.02,所述随形水路的总体变形范围为0.46至1.9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8包括确定温度分布平衡和分析冷却时间,所述确定温度分布平衡通过多次对比分析后,根据前模以及后模接触温度确定随形水路温度分布平衡性优于传统水路,所述分析冷却时间根据产品最厚处相同温度所需时间确定了随形水路的冷却时间相比于传统水路缩短23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查看色彩分布和判断死水风险,所述查看色彩分布是在运行分析中获取管道的温度结果,利用管道的温度结果对比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的温度场分布,查看整体色彩的分布,所述判断死水风险通过预先设定流速值,利用流动线查看当前水路是否产生死水风险,若流动线的速度低于设定的流速值,则判断当前水路产生死水风险,若流动线的速度高于设定的流速值,则判断当前水路未产生死水风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确定传统水路温度范围和确定随形水路温度范围,所述确定传统水路温度范围是在运行分析中获取模具型腔接触结果,对比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的前模温度场分布,获取传统水路的前模接触温度以及后模接触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其前模接触温度范围为52度至109度,后模接触温度范围为74度至99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高效冷却的随形水路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随形水路温度范围是对比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的前模温度场分布,获取随形水路的前模接触温度以及后模接触温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其前模接触温度范围为50度至56度,后模接触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礼李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同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