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1384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身份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在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唯一身份识别码及位置信息编制和播报由无人机生产厂商解决,但接收并解析无人机身份识别码及位置信息属于另一类技术,基于该技术,还需围绕无人机管控要求,形成无人机身份识别码及位置信息如何发送、接收、解析、收集、显示、管理的完整方法,目前该完整方法缺失。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信息发射模块、识别系统、手持远程ID识别仪、服务器、远程监控平台,不仅提高了无人机远程身份识别方法的性能和可靠性,还增强了系统在各种环境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身份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

2、目前头部无人机生产企业已经开展无人机唯一身份识别码及位置信息编制和播报的推进工作,但绝大部分无人机厂商仍不具备该能力,另外前期已经投产的产品中也不具备该功能,导致未来几年市面上仍存在不少不符合要求的无人机。同时,无人机唯一身份识别码及位置信息编制和播报由无人机生产厂商解决,但接收并解析无人机身份识别码及位置信息属于另一类技术,该技术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技术方案,基于该技术,还需围绕无人机管控要求,形成无人机身份识别码及位置信息如何发送、接收、解析、收集、显示、管理等的完整方法,目前该完整方法缺失。

3、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如何高成功率的接收无人机身份识别码及位置信息的问题,并针对各类不同的无人机播报的身份识别码及位置信息协议不同,解决如何用一套接收设备处理不同的协议,同时提供基于身份识别码及位置信息发送、接收、解析、收集、显示和管理等的无人机管控完整方法。

3、(2)技术方案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包括信息发射模块、识别系统、手持远程id识别仪、服务器、远程监控平台;

5、所述信息发射模块装载于无身份识别码及位置信息播报功能的非标无人机上,实现无人机信息播报,满足法规要求;

6、所述识别系统用于对无人机身份识别码及位置信息进行接收、解析、存储;

7、所述手持远程id识别仪包括接收系统、解析单元、通信链路以及存储器;

8、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识别系统和手持远程id识别仪解析的无人机信息,并对所述无人机信息进行管理,按需发送给远程监控平台;

9、所述远程监控平台用于接收并显示无人机信息,并能进行实时监控。

10、进一步地,所述识别系统包括接收系统、解析单元、网络链路单元、本地存储单元、储能蓄电池单元;

11、所述接收系统,拥有不少于六类接收单元,包括2.4gwifi接收单元、5.8gwifi接收单元、蓝牙接收单元、穿越机5.8g数据+模拟图传频段和无人机报文接收单元;

12、所述解析单元,能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析;

13、所述网络链路单元包括不少于两种的4g+5g双模数据,当接收单元接收到无人机侦测的无线电信号时,通过网络链路传输至服务器进行数据解析并在地图上显示实时的无人机侦测信息;

14、所述本地存储单元用于当所述网络链路出现无信号或网络链路信号质量差导致数据无法上传至服务器时,进行本地数据存储,当网络链路恢复时,自动上传至服务器进行数据存档;

15、所述储能蓄电池单元用于在外部供电中断时启用,以作备用应急使用,其中电池能维持工作4-5小时。

16、进一步地,所述远程id识别仪功能与所述识别系统类似,只是性能减弱,设备小巧,便于携带。

17、进一步地,所述远程监控平台能搭载手持远程id识别仪进行联网侦测。

18、进一步地,所述识别系统采用多协议适配解析技术,能对非标无人机的信息发射模块以及合规无人机发送的身份识别码及位置信息进行准确解析;而所述多协议适配解析技术的具体步骤为:

19、s1需求分析:分析和确定无人机通信协议的种类和特点,以及这些协议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和需求;

20、s2数据收集:收集各种无人机通信协议的样本数据,包括不同制造商、不同信号无人机的通信数据;

21、s3特征工程:针对无人机的通讯协议,从收集到的数据中提取关键特征,包括信号的时间和频率、加密模式、传输特征;

22、s4模型训练:使用收集到的数据训练算法模型,模型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使其能够识别和适配不同的无人机通信协议;其中,具体的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计算公式为:

23、

24、而i受限于且εi≥0

25、其中w代表了在特征空间中划分不同类别的决策边界方法,在远程身份识别算法中无人机身份特征的权重,用于区分不同的无人机;εi是松弛变量,在无人机识别系统,即使某些无人机的信号因为噪声或干扰不能满足分类条件,系统仍能进行有效的身份识别;c是正则化参数,用于平衡决策边界的复杂度和训练数据中的分类错误,此外一个较大的正则化参数会导致模型对训练数据的过拟合,而一个较大的正则化参数会使模型对未知数据的泛化能力更强;yi代表每个数据点的真实类别,是一个标识无人机是友方还是敌方的标签或者是一个更具体的无人机类型或身份标识;b是偏置项,用于调整决策边界距离原点的位置,有助于设置分类的阈值,以便在特征空间中正确的区分无人机;是将原始输入数据映射到一个更高维的特征空间,使原本线性不可分的数据变得线性可分;

26、s5模型验证与测试:通过测试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确保模型能够适应新的或未见过的通信协议;

27、s6持续学习:使用增量学习或在线学习,使模型能够持续学习并适应新的通通信协议,模型能够不断更新其知识库而不需要从头开始训练;

28、s7系统部署:将训练好的模型部署到所述识别系统中,确保其可以与其他装置或系统无缝协作。

29、进一步地,所述识别系统采用自适应网络链路管理技术,通过历史数据分析网络的使用模式和故障模式,自动调整数据传输策略,确保所述识别系统在多个网络链路之间进行无缝切换;同时在网络链路全部不稳定时,所述识别系统智能决策数据是上传至服务器还是本地进行存储。

30、进一步地,所述远程身份识别装置集成储能应急响应系统,所述储能应急响应系统能够根据识别装置或手持远程id识别仪的当前电量、历史电量消耗数据和预期的使用模式,动态调整能源消耗,而在外部供电中断时,所述储能应急响应系统根据预设优先级规则,关闭非关键功能,确保关键功能能够运行;同时所述储能蓄电池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使用热插拔技术,用户能够根据需求在装置不中断运行的情况下更换或增加电池模块。

31、进一步地,所述远程监控平台采用实时数据处理与显示技术,所述远程监控平台能提供实时的数据流处理,还能对数据进行多样化展示,所述远程监控平台设置有可定制仪表盘,用户根据无人机信息和需求自主设计仪表盘功能,而所述远程监控平台可以根据仪表盘功能生成报告,为用户提供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总结;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存储和验证无人机的身份信息,确保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透明度。

32、进一步地,所述手持远程id识别仪通过搭载联网侦测功能,使多个手持远程id识别仪形成一个mesh网络,每个手持远程id识别仪在这个网络中都是一个节点,能够动态与其他节点连接和断开,在某些识别仪处于信号偏弱的区域时,所述识别仪能够通过与其他节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发射模块、识别系统、手持远程ID识别仪、服务器、远程监控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包括接收系统、解析单元、网络链路单元、本地存储单元、储能蓄电池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ID识别仪功能与所述识别系统类似,只是性能减弱,设备小巧,便于携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监控平台能搭载手持远程ID识别仪进行联网侦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采用多协议适配解析技术,能对非标无人机的信息发射模块以及合规无人机发送的身份识别码及位置信息进行准确解析;而所述多协议适配解析技术的具体步骤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采用自适应网络链路管理技术,通过历史数据分析网络的使用模式和故障模式,自动调整数据传输策略,确保所述识别系统在多个网络链路之间进行无缝切换;同时在网络链路全部不稳定时,所述识别系统智能决策数据是上传至服务器还是本地进行存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身份识别装置集成储能应急响应系统,所述储能应急响应系统能够根据识别装置或手持远程ID识别仪的当前电量、历史电量消耗数据和预期的使用模式,动态调整能源消耗,而在外部供电中断时,所述储能应急响应系统根据预设优先级规则,关闭非关键功能,确保关键功能能够运行;同时所述储能蓄电池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使用热插拔技术,用户能够根据需求在装置不中断运行的情况下更换或增加电池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监控平台采用实时数据处理与显示技术,所述远程监控平台能提供实时的数据流处理,还能对数据进行多样化展示,所述远程监控平台设置有可定制仪表盘,用户根据无人机信息和需求自主设计仪表盘功能,而所述远程监控平台可以根据仪表盘功能生成报告,为用户提供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总结;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存储和验证无人机的身份信息,确保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透明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远程ID识别仪通过搭载联网侦测功能,使多个手持远程ID识别仪形成一个Mesh网络,每个手持远程ID识别仪在这个网络中都是一个节点,能够动态与其他节点连接和断开,在某些识别仪处于信号偏弱的区域时,所述识别仪能够通过与其他节点连接并传递信息。

10.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发射模块、识别系统、手持远程id识别仪、服务器、远程监控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包括接收系统、解析单元、网络链路单元、本地存储单元、储能蓄电池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id识别仪功能与所述识别系统类似,只是性能减弱,设备小巧,便于携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监控平台能搭载手持远程id识别仪进行联网侦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采用多协议适配解析技术,能对非标无人机的信息发射模块以及合规无人机发送的身份识别码及位置信息进行准确解析;而所述多协议适配解析技术的具体步骤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采用自适应网络链路管理技术,通过历史数据分析网络的使用模式和故障模式,自动调整数据传输策略,确保所述识别系统在多个网络链路之间进行无缝切换;同时在网络链路全部不稳定时,所述识别系统智能决策数据是上传至服务器还是本地进行存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管控要求的远程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理吴伟王凯娄斌马艺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汇通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