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273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0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包括外挂供给平台本体,所述外挂供给平台本体的右侧固定有外挂装置,所述外挂装置的内部设有用于方便挪动外挂供给平台本体的移动机构。该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在移动机构的作用下通过活动板、第一转杆以及移动滚筒的配合减小外挂装置与船体外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外挂装置可以更为轻松的前后移动,从而使得与外挂装置直接连接的外挂供给平台本体轻松的前后移动,同时通过限位板、缓冲块以及缓冲弹簧的配合使得其可以外挂在不同厚度的船体外板上,同时通过磁铁、平移板、固定板、螺杆、转板以及限位块的配合在平台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进行一定程度的限位使其无法随意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制造,具体为一种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


技术介绍

1、在船台建造阶段,因施工作业需求,需在船舶两侧的船台上划分出特定的区域去摆放焊机、电箱等动力设备,占用了船台两侧主通道空间,降低船台空间的利用率;此外,由于动力设备设置在船台上,其需配备较长的传动皮带才能在船舶甲板上施工,增加了皮带成本,而且,在作业过程中,一旦动力设备出现问题需要调试时,作业人员需反复上下船进行装配调试,不仅降低工作效率,也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设计了一种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

2、例中国专利cn218085970u,该技术提供一种船舶舷侧外挂平台包括上部平台,所述上部平台底部可拆卸地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平台支撑座,所述平台支撑座底部设置有可抵靠在船体外板上的斜撑,所述平台支撑座与所述斜撑之间设有支撑柱;所述平台支撑座靠近所述船体外板的一端设置有可卡挂在船体外板上的外挂装置;该技术装置通过外挂装置直接挂于船体外板上,并通过斜撑和支撑柱进行辅助支撑,防止外挂平台承重后船体外板因受力而发生弯曲变形;同时,解除船台两侧空间占用,提高船台空间利用率。

3、上述专利还存在一定缺陷,该专利通过外挂装置直接挂于船体外板上,并通过斜撑和支撑柱进行辅助支撑,防止外挂平台承重后船体外板因受力而发生弯曲变形,但是船的体积较大,工人在不同的位置进行作业时为了避免皮带过长绞在一起需要移动平台,移动平台时需要工作人员抬起平台重现放置,移动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具备方便移动等优点,解决了移动平台时需要工作人员抬起平台重现放置移动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包括外挂供给平台本体,所述外挂供给平台本体的右侧固定有外挂装置,所述外挂装置的内部设有用于方便挪动外挂供给平台本体的移动机构,所述外挂供给平台本体的下表面固定有支撑柱和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右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协助外挂供给平台本体移动的辅助机构;

3、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外挂装置内部的数量不少于两个的缓冲弹簧,左右两侧所述缓冲弹簧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缓冲块,左右两侧所述缓冲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限位板,左右两侧所述限位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活动板,上下两侧相邻两个所述活动板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侧固定有移动滚筒。

4、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固定在外挂装置下表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右侧固定有转板,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固定有平移板所述平移板的左侧固定有磁铁,所述平移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滑动连接在外挂装置内部的限位块。

5、进一步,上下两侧相邻两个所述活动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固定有轴承,所述第一转杆固定在轴承的内部。

6、进一步,所述移动滚筒的外侧固定有第一橡胶套筒,所述外挂装置的内部开设有工缓冲块滑动连接的缓冲槽。

7、进一步,所述外挂装置的内部开设有供限位板贯穿的缓冲孔,且限位板通过缓冲孔与外挂装置滑动连接。

8、进一步,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支撑板内部的四个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的左侧均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和支撑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有位于连接杆外侧的复位弹簧,四个所述连接杆的右侧分别固定有两个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外侧固定有辅助滚筒。

9、进一步,两个所述活动块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固定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转杆固定在第二轴承的内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在移动机构的作用下通过活动板、第一转杆以及移动滚筒的配合减小外挂装置与船体外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外挂装置可以更为轻松的前后移动,从而使得与外挂装置直接连接的外挂供给平台本体轻松的前后移动,同时通过限位板、缓冲块以及缓冲弹簧的配合使得其可以外挂在不同厚度的船体外板上,同时通过磁铁、平移板、固定板、螺杆、转板以及限位块的配合在平台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进行一定程度的限位使其无法随意移动。

12、2、该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辅助机构通过复位弹簧、活动块、辅助滚筒、第二转杆、连接杆以及定位板的配合使得支撑板不与船体外板接触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支撑,同时在辅助滚筒的配合下减小与船体外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支撑板可以顺利的直线移动,从而使得外挂供给平台本体可以轻松的前后移动,无需进行抬起和重新放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包括外挂供给平台本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供给平台本体(7)的右侧固定有外挂装置(1),所述外挂装置(1)的内部设有用于方便挪动外挂供给平台本体(7)的移动机构(2),所述外挂供给平台本体(7)的下表面固定有支撑柱(3)和斜撑杆(6),所述斜撑杆(6)的右侧固定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内部设置有协助外挂供给平台本体(7)移动的辅助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还包括固定在外挂装置(1)下表面的固定板(207),所述固定板(20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208),所述螺杆(208)的右侧固定有转板(209),所述固定板(207)的左侧固定有平移板(206)所述平移板(206)的左侧固定有磁铁(205),所述平移板(206)的上表面固定有滑动连接在外挂装置(1)内部的限位块(2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侧相邻两个所述活动板(20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固定有轴承,所述第一转杆(202)固定在轴承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滚筒(203)的外侧固定有第一橡胶套筒,所述外挂装置(1)的内部开设有工缓冲块(211)滑动连接的缓冲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装置(1)的内部开设有供限位板(204)贯穿的缓冲孔,且限位板(204)通过缓冲孔与外挂装置(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4)包括滑动连接在支撑板(5)内部的四个连接杆(405),四个所述连接杆(405)的左侧均固定有定位板(406),所述定位板(406)和支撑板(5)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有位于连接杆(405)外侧的复位弹簧(401),四个所述连接杆(405)的右侧分别固定有两个活动块(402),两个所述活动块(402)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404),所述第二转杆(404)的外侧固定有辅助滚筒(4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动块(402)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固定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转杆(404)固定在第二轴承的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包括外挂供给平台本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供给平台本体(7)的右侧固定有外挂装置(1),所述外挂装置(1)的内部设有用于方便挪动外挂供给平台本体(7)的移动机构(2),所述外挂供给平台本体(7)的下表面固定有支撑柱(3)和斜撑杆(6),所述斜撑杆(6)的右侧固定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内部设置有协助外挂供给平台本体(7)移动的辅助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还包括固定在外挂装置(1)下表面的固定板(207),所述固定板(20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208),所述螺杆(208)的右侧固定有转板(209),所述固定板(207)的左侧固定有平移板(206)所述平移板(206)的左侧固定有磁铁(205),所述平移板(206)的上表面固定有滑动连接在外挂装置(1)内部的限位块(2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舷侧外挂供给平台,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侧相邻两个所述活动板(20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固定有轴承,所述第一转杆(202)固定在轴承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冬丽任苏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威信船用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