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207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0
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包括:底盘,安装有多个轮胎;电源,安装于所述底盘后方,用于驱动所述轮胎;前面板,一端与所述底盘通过铰链在第一位置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盘通过连杆在第二位置处连接;上面板,通过第一角码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方;所述前面板与所述上面板安装在前方,并均可安装深度相机。本技术同时对多个深度相机测量,并且可以调整角度,实现对各类移动机器人中的深度相机的运动模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深度相机测试,具体地,涉及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


技术介绍

1、深度相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移动机器人领域。而目前深度相机在测试时普遍采用的是静态测试方法,通过保持深度相机不动,改变深度相机视野内的场景,从而改变测试深度相机的拍摄性能。

2、在公安部制定的ga/t1127-2013: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标准中【图像质量主观评价】采用了五级损伤制的评价方法,并在测试时采用40cm的转盘,以120rpm匀速转动,待测摄像机的中心与转盘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测试内容应充满整个摄像机输出图像,测试摄像机曝光工作在"自动"模式,测试时抓取摄像机输出的图片,应确保图片中能完整(包括运动模糊产生的拖尾部分)抓到测试卡上3个圆形黑点。设备放置:直径40cm的运动模糊测试卡(如下图所示)放置在转盘中心位置,测试卡上圆形黑点直径5mm。照度范围:10lux~1000lux可调。

3、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相机,移动检测对象时,只可以测试相机在固定场景下的拍照质量,但相机在移动过程中的更多功能无法进行有效测试,比如slam、避障等。现有技术中移动相机的方案仅适用于小距离的移动,测量数据较少,难以有效检测相机在真实场景中移动的效果。

4、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p>

1、为此,本技术通过在底盘上设置前面板和上面板固定深度相机,从而实现同时对多个深度相机的测量,并且可以调整角度,实现对各类移动机器人中的深度相机的运动模拟。

2、本技术提供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3、底盘,安装有多个轮胎;

4、电源,安装于所述底盘后方,用于驱动所述轮胎;

5、前面板,一端与所述底盘通过铰链在第一位置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盘通过连杆在第二位置处连接;

6、上面板,通过第一角码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方;

7、所述前面板与所述上面板安装在前方,并均可安装深度相机。

8、可选地,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两个,分别与所述前面板左侧和右侧连接。

9、可选地,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码为两个,分别与所述上面板左侧和右侧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1、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底盘上,具有第一高度,并在所述底盘上方具有第一平台。

12、可选地,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3、第一支撑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平台,用于安装深度相机。

14、可选地,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铰链与所述第一平台连接。

15、可选地,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6、第二角码,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并可以绕所述铰链旋转。

17、可选地,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8、第一插销,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台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角码或所述第一支撑板。

19、可选地,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0、第二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一平台上,具有第二高度,并在所述底盘上方具有第二平台;

21、第二支撑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平台,用于安装深度相机。

22、可选地,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高度可调。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4、本技术在底盘上安装多个轮胎,并配备电源,可以实现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的自主移动,从而可以模型各类移动机器人的移动,更好地复现深度相机在实际应用的过程,更好地检测深度相机在应用场景下的各类功能。

25、本技术的前面板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可以精确地调节各个角度,可以测试不同的视角下安装的深度相机在贴近地面的数据采集效果。

26、本技术的上面板以一定的角度固定深度相机,可以便捷地进行安装,可以有效模拟各类不同高度的机器人的深度相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两个,分别与所述前面板左侧和右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码为两个,分别与所述上面板左侧和右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铰链与所述第一平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高度可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两个,分别与所述前面板左侧和右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码为两个,分别与所述上面板左侧和右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度相机移动测试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朱力吕方璐汪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