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0888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制动盘制造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超声波加温除油清洗;S2.前端漂洗;S3.预热;S4.QPQ盐浴氮碳共渗复合处理;S5.微粒子氧化处理;S6.冷却;S7.后端漂洗;S8.风干加热;S9.抛丸;S10.水性封闭;S11.油性封闭。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制动盘,环保无涂层、防腐防锈,使用寿命更长,制动性能更佳,同时解决了制动噪音,具有更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动盘制造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1、制动盘是盘式制动器的摩擦偶件,除应具有作为构件所需要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有尽可能高而稳定的摩擦系数,以及适当的耐磨性、耐热性、散热性和热容量等。

2、制动盘在汽车上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是汽车制动系统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在汽车的制动过程中,制动盘通过与制动卡钳的相互摩擦作用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迫使汽车在短时间内减速。目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大,道路设施还不够成熟完善,行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频繁地刹车来保证行车安全,这使得制动盘的磨损更为剧烈。这对制动盘的耐磨性及散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相关企业制造制动盘时,选用耐磨性能及散热性能均较为优异的灰铸铁加工铸造制动盘。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制动盘随汽车行驶暴露在空气内,容易被腐蚀生锈,制动盘上生成的锈蚀产物在刹车制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刹车系统的失灵及异音抖动,腐蚀严重时还可能威胁行车安全。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生产制造企业通常采用喷漆、电泳、uv涂层、达克洛处理等方式在制动盘表面制备涂层,涂层用于覆盖制动盘表面,能够起到隔绝空气、防锈美观的作用。但制动盘使用过程中,漆面、涂层极易因摩擦破裂脱落,仍存在制动盘腐蚀生锈的问题。

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制动盘防锈防腐性能差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s1.超声波加温除油清洗:将制动盘基体放入清洗槽中,对制动盘基体进行超声波清洗;

4、所述制动盘基体的制造材料为灰铸铁ht250,灰铸铁ht250代表最低抗拉强度为250mpa的灰铸铁;

5、s2.前端漂洗:将制动盘基体放入前端漂洗池中,采用压缩空气搅拌前端漂洗池中的自来水,对制动盘基体进行漂洗;

6、s3.预热:将制动盘基体预热至草黄色;

7、s4.qpq盐浴氮碳共渗复合处理;

8、s5.微粒子氧化处理;

9、s6.冷却:于空气中冷却氧化处理后的制动盘基体;

10、s7.后端漂洗;

11、s8.风干加热:将步骤s7漂洗好的制动盘基体吊入预热炉中进行烘干;

12、s9.抛丸:将烘干好的制动盘基体吊入抛丸机中进行抛丸处理;

13、s10.水性封闭:将抛丸好的制动盘基体吊装至水性封闭槽,进行水性密封;

14、s11.油性封闭:将水性封闭好的制动盘基体吊入油性封闭槽,使用常温油性微粒子剂进行油性封闭。

15、进一步,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16、s1.1清洁清洗槽,清洁完毕后,向清洗槽添加1/2的清水;

17、s1.2向清洗槽添加液体水性清洗剂,所述液体水性清洗剂的添加量与清洗槽内清水的体积比为3~5%,所述液体水性清洗剂添加后,采用压缩空气搅拌2~5分钟;

18、s1.3向清洗槽添加固体水性清洗剂,所述固体水性清洗剂的添加量与清洗槽内清水的重量比为3~5%,所述固体水性清洗剂添加后,采用压缩空气搅拌2~5分钟;

19、s1.4继续向清洗槽添加清水,添加至正常使用液面高度,并搅拌2~5分钟;

20、s1.5将清洗槽内的液体加热至60℃,然后将制动盘基体放入清洗槽内,超声波清洗15分钟。

21、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预热温度为300~400℃,预热时间为0~60分钟。

22、进一步,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子步骤:

23、s4.1设定氮化炉的温度,温度设定为560℃~580℃,并向氮化炉中添加调整盐,控制氰酸根浓度在30%~36%;

24、调整盐:在生产过程中当氮化盐浴的氰酸根下降时,应向氮化炉补加调整盐,以使氰酸根含量维持在规定的范围30%~36%之内,在这个范围值内处理出来的制动盘基体才是最稳定的;

25、s4.2氮化炉中的调整盐完全融化后,将步骤s3预热后的制动盘基体放入氮化炉中,使制动盘基体与调整盐液体反应3~5小时;

26、制动盘基体放入氮化炉后,若氮化炉下降的炉温≤20℃,则从制动盘基体进入氮化炉时开始计算氮化时间;若氮化炉下降的炉温>20℃,则从氮化炉重新升温至设定温度时开始计算氮化时间。

27、进一步,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子步骤:

28、s5.1从氮化炉中取出氮化后的制动盘基体,将制动盘基体放置在航车上,控制航车在氮化炉区域上下移动1~2分钟,从而使制动盘基体表面附着的盐浴液体重新滴入氮化炉内;

29、s5.2于空气中,预冷制动盘基体3~5分钟;

30、s5.3设定氧化炉的温度,温度设定为380~450℃,并向氮化炉中添加氧化盐;

31、s5.4氧化炉中的氧化盐完全融化后,缓慢地将预冷后的制动盘基体放入氧化炉中,制动盘基体于氧化炉中氧化处理5~30分钟;

32、在生产过程中,当氧化炉中氧化盐液面下降时,应向氧化炉内补加氧化盐,确保制动盘基体入炉后,所有产品能够在氧化盐液体以下,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氧化作用。

33、进一步,所述步骤s7包括以下子步骤:

34、s7.1将步骤s6冷却后的制动盘基体放入第一漂洗池中,采用压缩空气搅拌第一漂洗池中的自来水,对制动盘基体进行第一轮漂洗,第一轮漂洗的时间为30分钟;

35、s7.2第一轮漂洗完成后,将制动盘基体放入第二漂洗池中,第二轮漂洗的时间为20分钟;

36、s7.3第二轮漂洗完成后,将制动盘基体放入第三漂洗池中,第三轮漂洗的时间为15分钟。

37、进一步,所述步骤s8中,烘干温度为250℃,烘干时间为10分钟。

38、进一步,所述步骤s9中,抛丸频率为35hz,抛丸时间为7~10分钟。

39、进一步,所述步骤s10中,水性密封的温度为60~70℃,水性密封的时间为120分钟。

40、进一步,所述步骤s11中,油性封闭的时间为5~30分钟。

41、有益效果:

42、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制备的制动盘环保无涂层、防腐防锈,使用寿命更长,具有更好的制动性能,同时解决了制动噪音。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制动盘,硬度:≥hv500,化合物层:除开石墨层之外的白亮层大于等于5um,具有更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43、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预热温度为300~400℃,预热时间为0~6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子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子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包括以下子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烘干温度为250℃,烘干时间为1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中,抛丸频率为35HZ,抛丸时间为7~1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水性密封的温度为60~70℃,水性密封的时间为12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油性封闭的时间为5~30分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预热温度为300~400℃,预热时间为0~6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子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子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盘的碳氮共渗复合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太禾汽车制动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