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与所用微胶囊及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与所用微胶囊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0600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6
一种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与所用微胶囊及制备方法,该改性聚丙烯材料其配方包括聚丙烯树脂93.7‑98.1份,扩散油0.3‑0.8份,钛白粉0.5‑2份,微胶囊0.5‑2.5份,抗氧剂0.3‑0.5份,润滑剂0.3‑0.5份;微胶囊的粒径≤300μm;微胶囊的壳体材料为二氧化硅,芯材为硅油;所述硅油的折光率与所述聚丙烯树脂的折光率一致。钛白粉的添加使得聚丙烯壳体的透光性显著降低,从而实现降低磕白的影响效果,结合使用微胶囊,当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微裂纹时,该部位的微胶囊也发生破裂,其中的油状物芯材会扩散填充到树脂的细微裂缝中,而所选油状物与聚丙烯树脂的折光率接近,因此该部位的光散射程度会降低,使得电池壳体表面的磕白现象不明显,从而有效降低磕白对电池外观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蓄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


技术介绍

1、铅酸蓄电池的外壳一般选用共聚聚丙烯材料。蓄电池的电池壳体多为薄壁结构,本色的共聚聚丙烯材料会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状态,在生产加工或者搬运过程中,电池壳体可能会受到碰撞,这种情况下,壳体被碰撞部位出现了极为细小的裂缝(肉眼不可见的裂缝),造成了光的散射,表现为磕白现象,在电池内部电解液的映衬下,非常明显,影响电池的美观,难以满足壳体外观要求,容易被客户认定为残次品。对于电池的磕白,业内没有好的办法解决,通常做法是在加工设备与电池接触的运动部位增加缓冲垫。但是这种做法只能降低磕白出现的几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磕白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有效降低磕白对电池外观的影响。

2、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磕白出现的原因,分析后有以下两点:1.材料被碰撞后出现细微裂缝,造成光的散射出现发白现象;2.材料为半透状态,槽体装满电解液后,磕白出现后会更加明显。若从材料改性方面来解决此问题,可以针对上述两点原因分别做应对,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磕白问题。针对第一点,当材料中出现细微裂缝时,若有与聚丙烯材料折光率接近的油状物填充裂缝,该部位的光散射就会被降低,那么磕白就会不明显;针对第二点,若材料中增加无机颜填料,降低材料的透光性,磕白部位与正常部位的透光性接近,磕白现象就会不明显。通过以上两点可以降低磕白对外观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了磕白的问题。

3、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其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4、聚丙烯树脂 93.7-98.1份,

5、扩散油0.3-0.8份,

6、钛白粉0.5-2份,

7、微胶囊0.5-2.5份,

8、抗氧剂0.3-0.5份,

9、润滑剂0.3-0.5份;

10、所述微胶囊的壳体材料为二氧化硅,芯材为硅油;

11、所述微胶囊的粒径≤300μm。

12、优选地,其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13、聚丙烯树脂 95.0-96.84份,

14、扩散油0.45-0.8份,

15、钛白粉0.95-2份,

16、微胶囊0.95-2.5份,

17、抗氧剂0.33-0.49份,

18、润滑剂0.33-0.49份。

19、所述硅油的折光率与所述聚丙烯树脂的折光率一致。

20、所述聚丙烯树脂为共聚聚丙烯树脂(典型牌号为燕山石化k8003,独山子石化eps30r,埃克森美孚7032kn等)。

21、所述扩散油为矿物油(典型牌号为10#白矿油,德国威凯ak-1000等)。

22、所述钛白粉为市售金红石型钛白粉,目数为2400目-5000目。

23、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其目数为325目-500目。

24、所述抗氧剂由主抗氧剂与辅助抗氧剂复配得到,抗氧剂与辅助抗氧剂复配比例为1:1.8-2.2且混合均匀。

25、所述主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所述辅助抗氧剂为抗氧剂168(亚磷酸酯)。

26、一种上述的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按配方称取聚丙烯树脂、扩散油,搅拌1-2分钟使扩散油与聚丙烯树脂混合均匀得到混有扩散油的聚丙烯;

28、按配方称取钛白粉、微胶囊、抗氧剂、润滑剂投入到上述混有扩散油的聚丙烯中,搅拌1-2分钟使各组分混合均匀,粉末粘在聚丙烯粒子表面,形成共混物;

29、将上述共混物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200-220℃温度区间下,在350±10rpm的螺杆转速下,喂料频率10±1hz,真空度-0.1±0.01mpa,挤出料条过水风干后切粒,即可得到防磕白改性聚丙烯材料。

30、一种上述改性聚丙烯材料中所使用的微胶囊,包括芯材和其外的包覆壳体;所述壳体为二氧化硅;所述芯材为硅油;所述硅油的折光率为1.50±0.1。

31、所述硅油为苯基甲基硅油或苯基乙烯基硅油,或者其他折光率在1.50附近的油状物。

32、一种上述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3、步骤一:在硅油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与硅油的重量比为5%-10%;所述硅油为苯基甲基硅油或苯基乙烯基硅油;将上述混有表面活性剂的硅油混合物与去离子水按照重量比1:12.5-15混合,将上述混合物在60±5℃下,600±50rpm的转速下搅拌20±5分钟,形成稳定的水包油乳液;

34、步骤二:称取适量的硅酸钠,加入与硅酸钠等质量的去离子水配成硅酸钠溶液,在600±50rpm的转速下,向溶液中滴加1±0.05mol/l的盐酸溶液,将溶液的ph值调整到3±0.2,使之形成透明状硅酸前驱体溶液,继续搅拌30±5分钟,待其稳定;

35、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硅酸前驱体溶液缓慢滴加到与硅酸前驱体溶液等质量的所述水包油乳液中,保持60±5℃,在600±50rpm的转速下,搅拌24±0.5小时;然后关闭搅拌,保持60±5℃温度不变,继续放置5±0.5小时,使硅酸前驱体在硅油表面完成缩聚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壳体,得到以二氧化硅为壳体、以硅油为芯材的微胶囊的悬浮液;

36、步骤四:将得到的悬浮液静置、分液,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后过滤得到白色产物,在60±5℃下烘干5±0.5小时,即得到所述微胶囊。

37、所述表面活性剂由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得到,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比例为1:1-1.5。

38、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钛白粉,在不改变材料外观的情况下,降低材料的透光率;结合在材料中添加微胶囊,该微胶囊包覆与聚丙烯材料折光率接近的油状物,在壳体受到撞击时,微胶囊破裂释放出油状物来填充细微裂缝,通过这样的方法来降低该部位的光散射,从而达到降低磕白的影响效果。

39、本色聚丙烯材料一般为白色,在聚丙烯材料中添加比例0.5-2%左右的钛白粉,对聚丙烯材料的颜色改变不大。但是,由于一方面钛白粉有比较强的遮盖效果,另一方面,钛白粉的加入也会改变聚丙烯材料的结晶效果,上述两种因素叠加,聚丙烯壳体的透光性显著降低,从而实现降低磕白的影响效果。

40、本专利技术将质量比例0.5-2.5%左右的微胶囊添加到聚丙烯材料中,微胶囊的壳体材料为二氧化硅,芯材为苯基甲基硅油或苯基乙烯基硅油或其他符合要求的油状物,聚丙烯材料的折光率在1.5左右,所选油状物的折光率也在1.5左右,二者接近,另外所选油状物的化学性质稳定,耐热性能好,将其添加到聚丙烯材料中,对电池的性能没有不良影响。普通双螺杆挤出机的加工间隙为0.5mm左右,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的折光率与所述聚丙烯树脂的折光率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树脂为共聚聚丙烯树脂;所述扩散油为矿物油;所述钛白粉为市售金红石型钛白粉,目数为2400目-5000目;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其目数为325目-500目;所述抗氧剂由主抗氧剂与辅助抗氧剂复配得到,抗氧剂与辅助抗氧剂复配比例为1:1.8-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所述辅助抗氧剂为抗氧剂168。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改性聚丙烯材料中所使用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材和其外的包覆壳体;所述壳体为二氧化硅;所述芯材为硅油;所述硅油的折光率为1.50±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为苯基甲基硅油或苯基乙烯基硅油。

9.一种权利要求7或8所述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由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得到,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比例为1:1-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其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的折光率与所述聚丙烯树脂的折光率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树脂为共聚聚丙烯树脂;所述扩散油为矿物油;所述钛白粉为市售金红石型钛白粉,目数为2400目-5000目;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其目数为325目-500目;所述抗氧剂由主抗氧剂与辅助抗氧剂复配得到,抗氧剂与辅助抗氧剂复配比例为1:1.8-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改性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锋刘长来夏诗忠刘世忠徐建刚高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骆驼集团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