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轧制自动化,特别是涉及一种转钢辊道设定速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技术介绍
1、转钢是中厚板轧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受到钢坯尺寸、辊道速度、设备能力、生产环境等多个相互交织参数的影响,因此,一个合适的辊道设定速度是提升钢厂自动化水平及轧制节奏的关键因素。由于转钢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等特征,导致应用传统的模型控制方法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辊道设定速度,以提高转钢效率。
2、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数据驱动的智能优化控制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控制算法善于从历史数据中总结输入到输出的直接映射关系,具有很强的自学习能力。因此,利用数据驱动的智能控制手段制定辊道设定速度,可以有效提高辊道设定速度的精度,进而提高转钢效率。
3、然而,通常情况下基于在线训练的智能控制算法的模型结构过于复杂,泛化能力较弱,且在训练初期易产生大量冗余的试错动作和无效数据,浪费了在线的计算资源,导致难以实时输出需要的辊道设定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钢辊道设定速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先训练的辊道设定速度确定模型根据所述生产状态数据确定辊道设定速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初始辊道设定速度评价模型,并基于所述离线训练集对所述初始辊道设定速度评价模型进行离线训练,以得到预先训练的辊道设定速度评价模型,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初始辊道设定速度确定模型,并基于历史期望回报相对于所述初始辊道设定速度确定模型参数的梯度函数,利用所述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钢辊道设定速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先训练的辊道设定速度确定模型根据所述生产状态数据确定辊道设定速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初始辊道设定速度评价模型,并基于所述离线训练集对所述初始辊道设定速度评价模型进行离线训练,以得到预先训练的辊道设定速度评价模型,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初始辊道设定速度确定模型,并基于历史期望回报相对于所述初始辊道设定速度确定模型参数的梯度函数,利用所述离线训练集和所述梯度函数对所述初始辊道设定速度确定模型进行离线训练,得到预先训练的辊道设定速度确定模型,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纯玉,薛松,矫志杰,吴志强,赵忠,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