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sirt3和sirt4双基因的多酶去乙酰化对线粒体DNA突变的修复机制及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sirt3和sirt4双基因的多酶去乙酰化对线粒体DNA突变的修复机制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9867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哺乳动物沉默调节蛋白(sirtuin,Sirt)的成员sirt3和sirt4双基因的去乙酰化作用,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引发的功能障碍上进行修复机制研究,首次公开了双基因自噬性质粒psirt3/4‑NAP对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作用靶点和mtDNA突变细胞的新型修复机制,即多联糖基化酶机制(OG‑TD‑AA机制)。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为诱导剂,成功构建以错义突变为主的mtDNA突变细胞模型,并将质粒psirt3/4‑NAP转染到M293T细胞,对细胞全基因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并筛选质粒转染前后M293T细胞中的差异基因;最后,通过免疫共沉淀验证这些基因的蛋白产物的乙酰化水平,首次验证了Sirt3和Sirt4蛋白通过作用于TFAM、OGG1、TDG、MnSOD、CypD、ANT2、Parkin和PGC1‑α靶点来修复mtDNA突变并改善线粒体功能,为线粒体相关疾病提供新的基因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sirt3和sirt4双基因在线粒体功能障碍上进行的修复机制研究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sirt3和sirt4双基因通过多个酶蛋白的去乙酰化,使线粒体稳态得到恢复,为线粒体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新方法。


技术介绍

1、人体细胞的线粒体中缺乏dna修复机制,mtdna容易因应激反应损伤,最常见的是氧化应激。机体在进行氧化代谢时,线粒体中的etc容易因电子大量漏出使氧分子还原形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过多ros导致mtdna突变,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影响线粒体稳态,引发各种疾病。

2、sirt3蛋白具有强大的nad+依赖性去乙酰酶活性,在维持线粒体氧化还原稳态、调节线粒体代谢、控制应激反应和维持线粒体基因组稳定上具有重要作用;sirt4拥有较强的adp-糖基转移酶活性,可以催化nad上的adp-核糖基转移到谷氨脱氢酶上,抑制谷氨酸向α-酮戊二酸的反应进而调节线粒体内部的稳态。

3、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是一种具有苯并三嗪刚性结构的化合物,能作为一种dna螯合剂插入并紧紧地结合到dna碱基对之间,使dna的复制和转录阻滞。eb插入到相邻碱基对之间使碱基间隔增加至0.7nm,容易导致dna分子碱基错配甚至移码突变,是一种相对理想mtdna缺陷型细胞模型构建的诱导剂。

4、质粒载体或病毒载体的构建是常见的sirt成员的基因治疗手段。将sirt3和sirt4基因构建一个有自噬特性的基因治疗载体psirt3/4-nap,探究其修复mtdna、改善线粒体稳态和治疗线粒体障碍引起的相关疾病如线粒体脑肌病的机制,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sirt3和sirt4基因构建一个有自噬特性的基因治疗载体,通过筛选质粒转染到细胞后的差异基因,探究双基因自噬性质粒psirt3/4-nap对mtdna突变的细胞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作用靶点及修复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通过sirt3和sirt4双基因诱导的多个酶去乙酰化作用,进行mtDNA突变的修复机制研究,首次提出多联糖基化酶修复机制(OG-TD-AA修复机制)。通过构建双基因自噬性质粒psirt3/4-NAP,采用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诱导mtDNA突变,首次验证了Sirt3和Sirt4蛋白能够通过对线粒体代谢相关蛋白的去乙酰化调控作用,提高TFAM、OGG1、TDG、MnSOD、CypD、ANT2、Parkin和PGC1-α酶的活性,修复T>C和T>A等错配碱基,使线粒体稳态得到恢复,是一种通过基因治疗手段修复突变mtDNA的方法。

2.权利要求1所述的TFAM、OGG1、TDG、MnSOD、CypD、ANT2、Parkin和PGC1-α酶,其特征在于,TFAM可以特异性识别线粒体基因组的轻链和重链启动子,启动mtDNA的转录;OGG1能够修复自发G:C向A:T的颠换突变;TDG通过水解DNA主链中错配的T碱基与核糖之间的N-糖苷键,从G:T错配中去除T,恢复成正常的G:C;MnSOD可以维持线粒体内正常的ROS水平;CypD和Parkin都是MPTP孔的组件,其去乙酰化可以抑制MPTP孔的开放;ANT2可以线粒体内产生的ATP供应给胞质,改善细胞内的ATP稳态;PGC1-α是协调线粒体生物发生、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主要介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基因自噬载体psirt3/4-NAP,其特征在于,选用了携带内部核糖体结合位点IRES的母质粒pIRES2-EGFP,将sirt3和sirt4克隆在IRES的上下游,成功构建双基因表达质粒psirt3/4。然后再将在四环素Tet-on调控系统下表达的NAP自噬肽基因引入双基因质粒,构建成双基因自噬性质粒psirt3/4-NAP。

4.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NAP序列,其特征在于,其表达后可以激活哺乳动物细胞特有的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CMA),在本研究中,DOX的诱导可以使CMA发生的标志蛋白LAMP2A表达增加,以清除质粒DNA,而不影响巨自噬相关蛋白LC3以及微自噬相关蛋白Rab5,实现基因的安全可控表达。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B诱导细胞mtDNA突变,其特征在于,EB能够作用于mtDNA而不会影响nDNA,导致mtDNA的碱基错配甚至移码,本专利技术以低浓度的EB作为诱导剂,将293T细胞成功诱导成以错义突变为主的mtDNA突变细胞模型,以T>C、T>A和A>G为主。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粒体稳态,其特征在于,线粒体稳态包括线粒体基因组、线粒体蛋白组和线粒体动力学的稳定与平衡。线粒体基因组稳定的通过3个防御体系维持,包括mtDNA的组织结构;线粒体内DNA修复机制;线粒体动力学过程;线粒体蛋白组的稳定由一系列分子伴侣、线粒体蛋白酶来检测和维持;线粒体动力学包括三种线粒体行为,即融合、分裂和线粒体自噬。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联糖基化酶的去乙酰化修复突变mtDNA,提供碱基突变修复的新方法,用于线粒DNA突变的相关疾病治疗(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病、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脑肌病、人类神经性肌肉衰弱症等)。

...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通过sirt3和sirt4双基因诱导的多个酶去乙酰化作用,进行mtdna突变的修复机制研究,首次提出多联糖基化酶修复机制(og-td-aa修复机制)。通过构建双基因自噬性质粒psirt3/4-nap,采用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诱导mtdna突变,首次验证了sirt3和sirt4蛋白能够通过对线粒体代谢相关蛋白的去乙酰化调控作用,提高tfam、ogg1、tdg、mnsod、cypd、ant2、parkin和pgc1-α酶的活性,修复t>c和t>a等错配碱基,使线粒体稳态得到恢复,是一种通过基因治疗手段修复突变mtdna的方法。

2.权利要求1所述的tfam、ogg1、tdg、mnsod、cypd、ant2、parkin和pgc1-α酶,其特征在于,tfam可以特异性识别线粒体基因组的轻链和重链启动子,启动mtdna的转录;ogg1能够修复自发g:c向a:t的颠换突变;tdg通过水解dna主链中错配的t碱基与核糖之间的n-糖苷键,从g:t错配中去除t,恢复成正常的g:c;mnsod可以维持线粒体内正常的ros水平;cypd和parkin都是mptp孔的组件,其去乙酰化可以抑制mptp孔的开放;ant2可以线粒体内产生的atp供应给胞质,改善细胞内的atp稳态;pgc1-α是协调线粒体生物发生、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主要介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基因自噬载体psirt3/4-nap,其特征在于,选用了携带内部核糖体结合位点ires的母质粒pires2-egfp,将sirt3和sirt4克隆在ires的上下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晗笑利时雨耿承旭程程钟志颖张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弘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