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9600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39
本技术涉及一种继电器,其包括继电器本体,所述继电器本体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静触头,所述静触头的部分伸出所述壳体,所述静触头的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为负载引出端;铜排,所述铜排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负载引出端;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铜排连接;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二导热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连接。根据本技术的继电器能够将触点负载引出端的热量通过导热回路传递至继电器的外部,继而再传至固定安装继电器的外部设备上,从而提高触点位置的散热效率,保证继电器的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具体地涉及一种继电器。


技术介绍

1、直流继电器包括两个静触点引出端(即两个负载引出端),两个静触点引出端的底端设有静触点,电流由其中一个静触点引出端流入,从另一个静触点引出端流出,两个静触点引出端分别安装在继电器壳体上。直流继电器还包括动簧片、弹簧、线圈和铁芯等部件,通电后,铁芯和线圈产生的电磁力能够驱动动簧片运动,使得动簧片上的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从而实现负载连通。当继电器的触点导通后,由于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是通过弹簧压力(即触点压力)保持接触,通常存在较大的接触电阻,一般可通过加大触点压力或者去除触点表面氧化层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接触电阻,但当继电器触点回路接通大电流时,接触电阻将使得继电器触点接触位置产生较大热量,使得静触点引出端快速升温,影响继电器性能。除此之外,现有的高压直流继电器通常安装在密封的箱体内,其负载引出端一般会通过负载铜排外接高压回路(一般在450vdc以上),触点位置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因此更难实现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触点位置的散热。

2、现有的高压直流继电器的改善触点散热的设计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大截面积的负载铜排;二是在常规负载铜排上靠近触点处安装带鳍片的散热器。两种设计方案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采用大截面积的负载铜排,铜排通常非常厚重,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散热面积较小,散热效果不好;在靠近触点位置安装额外的散热器,虽然可大幅地增加散热面积,在开放的环境中散热效果较好,但是在密封的箱体内,由于密封箱体内空气流通较弱,使得箱体内的热量无法散出:而且占用空间大。


<p>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继电器,其可将继电器触点位置产生的热量经静触点引出端和导热回路传至继电器的外部,继而再传至固定安装继电器的外部设备上,从而提高触点位置的散热效率,保证继电器的性能稳定。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包括继电器本体,所述继电器本体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静触头,所述静触头的部分伸出所述壳体,所述静触头的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为负载引出端;铜排,所述铜排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负载引出端;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铜排连接;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二导热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连接。

4、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继电器中,静触头负载引出端的热量可以通过铜排、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所组成的导热回路传导至继电器壳体上,从而将触点位置的热量传导至继电器外部,以实现触点位置的散热,避免影响继电器的整体性能。

5、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继电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热件包括第一板和与所述第一板垂直连接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具有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导热件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壳体连接。通过第二导热件将第一导热件的热量传导至继电器壳体上,从而将继电器内部的热量传至继电器外部,避免继电器内部温度过高而影响继电器的性能。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第二板连接。由此,可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件为绝缘体,所述第一导热件将所述铜排与所述第二导热件隔断。负载引出端的铜排一般外接高压回路,第一导热件具有绝缘性,通过其将第二导热件与铜排隔开,可以实现高压隔离,从而保证使用安全。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热件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第一导热件的导热系数。由此,可以有效地提升散热效果,避免触点位置升温过高而影响继电器的整体性能。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铜排与所述第一导热件之间设有导热介质,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之间也设有导热介质。导热介质可以提高铜排与第一导热件的传导效果,以及第一导热件与第二导热件之间的传导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触点位置的散热效率。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铜排与所述第一导热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通过焊接的方式的连接能够提升相邻的两个零件之间的导热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散热效率。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铜排与所述第一导热件通过螺丝连接,所述铜排与所述第一导热件之间设有第一导热垫片。由此,便于拆卸和更换,同时通过第一导热垫片,能提高铜排与第一导热件之间的导热效果,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一导热件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一导热件之间设有第二导热垫片。由此,便于拆卸和更换,同时通过第二导热垫片,能提高第一导热件与第二导热件之间的导热效果,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包括两个所述静触头,两个所述静触头的每一个的负载引出端上均设有所述铜排,所述铜排的每一个均可通过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第二导热件将热量传导至所述壳体上。由此,可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继电器,可通过铜排、第一导热件、第二导热件形成的导热回路将继电器内部的触点位置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继电器壳体的外部,继而再将热量传至固定安装继电器的外部设备上,从而有效地提高触点位置的散热效率,而且继电器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件包括第一板和与所述第一板垂直连接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具有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导热件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壳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第二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件为绝缘体,所述第一导热件将所述铜排与所述第二导热件隔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件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第一导热件的导热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与所述第一导热件之间设有导热介质,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之间也设有导热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与所述第一导热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第二导热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与所述第一导热件通过螺丝连接,所述铜排与所述第一导热件之间设有第一导热垫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一导热件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一导热件之间设有第二导热垫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包括两个所述静触头,两个所述静触头的每一个的负载引出端上均设有所述铜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件包括第一板和与所述第一板垂直连接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具有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导热件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壳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第二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件为绝缘体,所述第一导热件将所述铜排与所述第二导热件隔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件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第一导热件的导热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政罗赛邹腾
申请(专利权)人:索恩格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