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铸钢的发热保温冒口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789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30
本技术涉及铸钢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铸钢的发热保温冒口套,包括:盖体和与盖体一体成型的套体,套体具有用于容纳钢水的内腔,定义盖体的与所述内腔上下对应的壁面为盖体的底壁,底壁一体成型有向下伸入所述内腔中的凸起,凸起与底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凸起沿套体的径向延伸且与套体的内腔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底壁与所述内腔的腔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通过在冒口套的盖体与套体连接处设置圆弧过渡连接,使得盖体与套体的连接面积变得更大,盖体与套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更大,在对铸件进行浇筑时,冒口套盖体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不易被钢水冲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铸钢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铸钢的发热保温冒口套


技术介绍

1、在铸造生产过程中,由于金属液冷凝过程中的收缩作用,产品铸件易在热结部位产生缩孔和缩松缺陷,影响产品铸件的致密性,降低产品铸件性能,在实际生产中,越来越多的铸造企业,采用冒口套来解决产品铸件收缩缺陷,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5237621 u的技术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冒口套,包括顶部以及围绕顶部的侧部,顶部与侧部围成一个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冒口套对金属液具有保温效果,延长了金属液的冷却时间,更有利于冒口套的补缩效果。

2、但是由于浇筑温度高,型腔内钢水静压力过大,会出现发热冒口燃烧完成后,钢水将冒口顶部冲垮,钢水涌出的现象。现有的发热保温冒口套在燃烧完成后,顶部可能出现无法承受砂型内压力,被钢水冲垮,钢水涌出的现象,同时砂型内静压力迅速降低,冒口套顶部跑火,造成铸件报废,生产线无法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铸钢的发热保温冒口套,以解决冒口套顶部强度不足易被冲垮,造成铸件报废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铸钢的发热保温冒口套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应用于铸钢的发热保温冒口套,包括:盖体和与盖体一体成型的套体,套体具有用于容纳钢水的内腔,定义盖体的与所述内腔上下对应的壁面为盖体的底壁,底壁一体成型有向下伸入所述内腔中的凸起,凸起与底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凸起沿套体的径向延伸且与套体的内腔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底壁与所述内腔的腔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4、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冒口套的盖体与套体连接处设置圆弧过渡连接,使得盖体与套体的连接面积变得更大,盖体与套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更大,在对铸件进行浇筑时,冒口套盖体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不易被钢水冲垮;同时,在冒口套内腔的圆弧还有助于冒口套制作时的脱模,冒口套与模具之间不易产生粘连而造成损坏;通过在盖体上一体成型有与套体内腔壁连接的凸起,凸起增强了盖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使得盖体与套体的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5、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外圆周上设有沿套体的径向凸出套体的凸缘,凸缘与盖体一体成型。

6、通过盖体的外圆周上设置沿套体的径向凸出套体的凸缘,使得冒口套便于人工手持,方便冒口套的安装和拆卸作业。

7、优选的,凸缘的下端面与凸缘的外周面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8、通过设置圆弧过渡连接,手持冒口套的过程中不会被凸缘的棱角划到,便于手工转运。

9、优选的,所述套体的下端面设有外倒角。

10、通过在套体的下端面设有外倒角,在冒口套安装时,便于冒口套向铸件砂型上插装;而且减少了套体端部与砂型之间的接触面积,在对冒口套进行拆除时,冒口套与砂型之间的接触面积小,相互粘连的区域更小,也就更方便冒口套拆除。

11、优选的,所述凸起为对称结构,凸起的对称轴与套体的轴线重合。

12、优选的,所述套体设有两个,两个套体与同一个盖体一体成型。

13、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可以缩小单个套体口径,减少单个冒口铸件的面积,从而降低处于冒口套开口处的冒口铸件从产品铸件上分离的难度。

14、优选的,两个套体之间的内腔之间设有隔断,隔断的两个壁面分别用于形成两个内腔的内腔壁。

15、通过设置两个套体相连的冒口套,相对于布置一个冒口套,在浇筑体型较长的铸件时,冒口套的两个容纳腔沿铸件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可以增强冒口套对铸件的补缩范围。

16、优选的,套体的外圆周面为自上至下外径逐渐减小的锥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铸钢的发热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和与盖体一体成型的套体,套体具有用于容纳钢水的内腔,定义盖体的与所述内腔上下对应的壁面为盖体的底壁,底壁上一体成型有向下伸入所述内腔中的凸起,凸起与底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凸起沿套体的径向延伸且与套体的内腔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底壁与所述内腔的腔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铸钢的发热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外圆周上设有沿套体的径向凸出套体的凸缘,凸缘与盖体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铸钢的发热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的下端面与凸缘的外周面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铸钢的发热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下端面设有外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铸钢的发热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对称结构,凸起的对称轴与套体的轴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铸钢的发热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设有两个,两个套体与同一个盖体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铸钢的发热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两个套体之间的内腔之间设有隔断,隔断的两个壁面分别用于形成两个内腔的内腔壁。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铸钢的发热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套体的外圆周面为自上至下外径逐渐减小的锥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铸钢的发热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和与盖体一体成型的套体,套体具有用于容纳钢水的内腔,定义盖体的与所述内腔上下对应的壁面为盖体的底壁,底壁上一体成型有向下伸入所述内腔中的凸起,凸起与底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凸起沿套体的径向延伸且与套体的内腔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底壁与所述内腔的腔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铸钢的发热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外圆周上设有沿套体的径向凸出套体的凸缘,凸缘与盖体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铸钢的发热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的下端面与凸缘的外周面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明耿宗峰史兵兵付红军张宗帅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恒利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