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兰普专利>正文

一种煤的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8732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的干燥装置,包括潜热槽和干燥腔,其特征是:潜热槽和干燥腔相互平行倾斜放置,有漏管将潜热槽与干燥腔相连通,漏管设有阀门,干燥腔底部设有蒸汽加热管,潜热槽侧部设凝结腔、底部有凝结水导流槽,凝结腔与凝结水导流槽联通,潜热槽侧上部设有若干个蒸汽流通孔,蒸汽流通孔将潜热槽与凝结腔联通;干燥腔内有控量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煤的干燥装置,能除去煤的内、外水,可利用潜热和余热,无须输送机械,主要靠其斜度滑落实现重力输送,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操作、管理简便、干燥效率高,本装置具有微波干燥和太阳能干燥等多种综合干燥功能,有利于蒸汽、热气或余热等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的干燥装置,特别是用于褐煤等高水分煤的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已采用煤的干燥工艺有振动混流干燥技术工艺、滚筒干燥工艺、SJ-IV低温干馏炉工艺、褐煤轻度热解干燥提质工艺、柯林斯达技术工艺、三段炉工艺、富通干燥炉工艺等,但大都是工艺复杂、投资较大、效率较低、经济效益较差、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还有公开号为CN101326265A煤的微波干燥技术,其公开的方法无潜、余热利用结构和功能,而且其煤的内、外水都用微波除水,其耗电量大、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除去 煤的内、外水,可利用潜热和余热,无须输送机械,主要靠其斜度滑落实现重力输送,其结构简单、成本较底、便于操作、管理简便、干燥效率高的煤的干燥装置。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的干燥装置,包括潜热槽和干燥腔,其特征是潜热槽和干燥腔相互平行倾斜放置,有漏管将潜热槽与干燥腔相连通,漏管设有阀门,干燥腔底部设有蒸汽加热管,潜热槽侧部设凝结腔、底部有凝结水导流槽,凝结腔与凝结水导流槽联通,潜热槽侧上部设有若干个蒸汽流通孔,蒸汽流通孔将潜热槽与凝结腔联通;干燥腔内有控量板。在所述干燥腔内设有微波加热设备,微波加热设备主要除煤的内水,其设备可以同蒸汽管共用,也可以独用,用于其他物料的干燥时,可以不用微波设备,其蒸汽管内可采用蒸汽加热,可采用其他热气、热液等余热作为加热源。所述的潜热槽上面倾斜匹配置放贮煤槽,有漏管将贮煤槽与潜热槽相连通,漏管设有阀门,贮煤槽侧部设凝结腔、底部有凝结水导流槽,贮煤槽侧上部设有蒸汽流通孔,蒸汽流通孔将潜热槽与凝结腔联通;在贮煤槽上端有进料口。所述的干燥腔下倾斜匹配设置凉煤槽,有漏管将干燥腔和凉煤槽相连通,漏管均设有阀门,在凉煤槽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的贮煤槽和凉煤槽设置风机供其连通换热,是为了利用凉煤槽的余热。所述的贮煤槽上部设置太阳能采光板。本专利技术煤的干燥装置,能除去煤的内、外水,可利用潜热和余热,无须输送机械,主要靠其斜度滑落实现重力输送,其结构简单、成本较底、便于操作、管理简便、干燥效率高的煤的干燥装置,本装置具有微波干燥和太阳能干燥等多种综合干燥功能,有利于蒸汽、热气或余热等利用,本装置也可用于其它物料干燥。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煤的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I :煤的干燥装置,包括潜热槽和干燥腔,潜热槽和干燥腔相互平行倾斜放置,有漏管将潜热槽与干燥腔相连通,漏管设有阀门,干燥腔底部设有蒸汽加热管,潜热槽侧部设凝结腔、底部有凝结水导流槽,凝结腔与凝结水导流槽联通,潜热槽侧上部设有若干个蒸汽流通孔,蒸汽流通孔将潜热槽与凝结腔联通;干燥腔内有控量板。在干燥腔内设有微波加热设备,微波加热设备主要除煤的内水,其设备可以同蒸汽管共用,也可以独用,用于其他物料的干燥时,可以不用微波设备,其蒸汽管内可采用蒸汽加热,可采用其他热气、热液等余热作为加热源。潜热槽上面倾斜匹配置放贮煤槽,有漏管将贮煤槽与潜热槽相连通,漏管设有阀门,贮煤槽侧部设凝结腔、底部有凝结水导流槽,贮煤槽侧上部设有蒸汽流通孔,蒸汽流通孔将潜热槽与凝结腔联通;在贮煤槽上端有进料口。干燥腔下倾斜匹配设置凉煤槽,有漏管将干燥腔和凉煤槽相连通,漏管均设有阀门,在凉煤槽下部设有出料口。贮煤槽和凉煤槽设置风机供其连通换热,是为了利用凉煤槽的余热。所述的贮煤槽上部设置太阳能采光板。 如图I、2所示,煤的干燥装置中,潜热槽I和干燥腔2倾斜平行匹配放置,潜热槽I中的物料,从漏管3流落到干燥腔2内,蒸汽管5中流入的热蒸汽将干燥腔2内物料加热,将物料中的水分蒸发,经蒸汽流通孔13流到潜热槽I外的凝结腔,凝结成水,再经潜热槽I底部设置的凝结水导流槽7将凝结水流出,其凝结过程中的潜热,加热潜热槽I内的物料,使物料中的水分蒸发脱水,干燥腔2内有控量板15控制物料的数量。干燥腔2内设有微波加热设备6,将干燥腔2内煤料中的水分加热、蒸发,微波加热设备6可以同蒸汽管5共用,也可以独用。潜热槽I上面倾斜平行匹配置放一个贮煤槽8,从贮煤槽8上口进入的物料,打开阀门4,物料从漏管3流落到潜热槽I内,潜热槽I中的物料加热后,其中的水分蒸发经过蒸汽流通孔13,在贮煤槽8外的凝结腔凝结,并将其潜热加热贮煤槽8内的物料蒸发脱水,贮煤槽8外设有的凝结水导流槽7将凝结水流出,在贮煤槽8上也设有若干个蒸汽流通孔13,以供蒸汽散热、流通。干燥腔2下倾斜平行匹配设置凉煤槽9,干燥后的物料,打开阀门4,物料经过漏管3从干燥腔2流入凉煤槽9中,在凉煤槽9设有出料口。贮煤槽8和凉煤槽9设置连通风道及风机11,是为了利用凉煤槽的余热加热贮煤槽8物料,蒸发其中的水分。贮煤槽8上设置太阳能采光板12,供贮煤槽8中的物料采集光能,蒸发水分。潜热槽I、干燥腔2、贮煤槽8和凉煤槽9内分别设有疏流板,以辅助物料流通。权利要求1.一种煤的干燥装置,包括潜热槽、干燥腔、贮煤槽和凉煤槽,其特征是潜热槽平行倾斜放置在干燥腔上部,有漏管将潜热槽与干燥腔相连通,漏管设有阀门,干燥腔底部设有蒸汽加热管,干燥腔内设有控量板;潜热槽侧部设有潜热槽凝结腔、底部设有潜热槽凝结水导流槽,潜热槽凝结腔与潜热槽凝结水导流槽连通,蒸汽加热管中流入的热蒸汽将干燥腔内物料加热,干燥腔内物料中的水分蒸发经蒸汽流通孔流到潜热槽外的潜热槽凝结腔凝结成水,再经潜热槽凝结水导流槽流出,凝结过程中的潜热加热潜热槽内的物料,使物料中的水分蒸发脱水;所述的潜热槽上面倾斜匹配置放贮煤槽,有漏管将贮煤槽与潜热槽相连通,漏管设有阀门,贮煤槽侧部设有贮煤槽凝结腔、底部设有贮煤槽凝结水导流槽,潜热槽中的物料加热后的水分蒸发经过蒸汽流通孔在贮煤槽外的贮煤槽凝结腔凝结成水,再经贮煤槽凝结水导流槽流出,凝结过程中的潜热加热贮煤槽内的物料,使物料中的水分蒸发脱水,贮煤槽上端设有进料口 ;所述的干燥腔下部倾斜匹配设置凉煤槽,有漏管将干燥腔和凉煤槽相连通,漏管设有阀门,在凉煤槽下部设有出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煤的干燥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干燥腔内还设有微波加热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煤的干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贮煤槽上部还设置有太阳能采光板。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的干燥装置,包括潜热槽和干燥腔,其特征是潜热槽和干燥腔相互平行倾斜放置,有漏管将潜热槽与干燥腔相连通,漏管设有阀门,干燥腔底部设有蒸汽加热管,潜热槽侧部设凝结腔、底部有凝结水导流槽,凝结腔与凝结水导流槽联通,潜热槽侧上部设有若干个蒸汽流通孔,蒸汽流通孔将潜热槽与凝结腔联通;干燥腔内有控量板。本专利技术煤的干燥装置,能除去煤的内、外水,可利用潜热和余热,无须输送机械,主要靠其斜度滑落实现重力输送,其结构简单、成本较底、便于操作、管理简便、干燥效率高的煤的干燥装置,本装置具有微波干燥和太阳能干燥等多种综合干燥功能,有利于蒸汽、热气或余热等利用。文档编号F26B23/10GKCN101922853 B发布类型授权 专利申请号CN 201010271664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日专利技术者郑兰普 申请人:郑兰普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的干燥装置,包括潜热槽和干燥腔,其特征是:潜热槽和干燥腔相互平行倾斜放置,有漏管将潜热槽与干燥腔相连通,漏管设有阀门,干燥腔底部设有蒸汽加热管,潜热槽侧部设凝结腔、底部有凝结水导流槽,凝结腔与凝结水导流槽联通,潜热槽侧上部设有若干个蒸汽流通孔,蒸汽流通孔将潜热槽与凝结腔联通;干燥腔内有控量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兰普
申请(专利权)人:郑兰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