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正奇专利>正文

胶囊内镜推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38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胶囊内镜推送器,包括芯杆,其特点是还包括有:所述的芯杆安装在推送活塞杆内,推送活塞杆的后端安装在外鞘管后端内,推送活塞杆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活塞环,外鞘管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胶囊内镜仓,偏心的活塞环对应设置在外鞘管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内。其操作简单安全,胶囊内镜不经过食管、胃直接将胶囊内镜推送入十二指肠降部,能够全面、及时、安全、按需检查小肠、大肠的各段粘膜。缓和了患者、医院、经销商、公司之间的矛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极大地方便了临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胶囊内镜推送器
技术介绍
小肠长而迂曲、重叠,蠕动又快,各种传统的检查方法敏感性、特异性较低。小肠 疾病起病多隐匿,临床多表现为腹痛、黑便、贫血等,没有特异性,容易漏诊、误诊。因此,对 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在排除了胃十二指肠和大肠疾病时,即应充分考虑小肠疾病的可能,并 进行相应的检查。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诊断小肠疾病的一些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逐渐推 广了小肠镜、胶囊内镜和影像检查技术,为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断水平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 由于小肠镜等技术设备限制及检查费用昂贵,并且检查时较痛苦,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目 前国内外广为应用的经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检查,能动态观察小肠各断粘膜情况,乃是 检查小肠疾病的有效方法。但传统的胶囊内镜检查存在以下不足。(1)、部分患者吞服胶囊内镜后在胃内停滞时间长,内镜电量消耗过多,不能全面、 及时、完整的检查小肠,延误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老年人,部分糖尿病患者,胃轻瘫患 者,先天性幽门发育不全的患者以及幽门梗阻的患者,胶囊内镜检查时更为困难。(2)、吞服胶囊内镜后在胃内完全停滞,要具有一定经验的医生经内镜操作取出, 增加患者的痛苦,并且耗工、费时,甚至不成功。(3)、胶囊内镜价格较贵,一旦检查不成功,可能会造成患者、医院、经销商、公司之 间的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胶囊内镜推送器,其可以一次置 入胶囊内镜,不经过食管、胃直接将胶囊内镜推送入十二指肠的胶囊内镜推送器,从而有效 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胶囊内镜推送器,包括芯杆, 其特点是还包括有所述的芯杆安装在推送活塞杆内,推送活塞杆的后端安装在外鞘管后 端内,推送活塞杆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活塞环,外鞘管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胶囊内镜仓,偏 心的活塞环对应设置在外鞘管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内。所述的芯杆前端为锥形引导头,芯杆前端通入外鞘管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并 伸出,芯杆后端与推送活塞杆滑动配合安装。所述的推送活塞杆的后端与外鞘管后端滑动 配合安装。所述的推送活塞杆和外鞘管的后端部还设有手柄。所述的外鞘管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为柱体形状,其直径小于或等于12mm,长 度小于等于15mm,所述的外鞘管,推送活塞杆和芯杆为硅胶管,外鞘管外部设有刻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胶囊内镜推送器,其操作简单安全,胶囊内镜不经过 食管、胃直接将胶囊内镜推送入十二指肠降部,能够全面、及时、安全、按需检查小肠、大肠 的各段粘膜。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率为100%,缓和了患者、医院、经销商、公司之间的矛盾。减3轻了患者的痛苦,极大地方便了临床。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A处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B-B处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1、锥形引导头芯杆;2、偏心的胶囊内镜仓;3、偏心的活塞环;4、外鞘管; 5、推送活塞杆;6、芯杆;7、内孔;8、手柄。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 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见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的胶囊内镜推送器,包括芯杆6,其特点是还包括有 所述的芯杆6安装在推送活塞杆5内,推送活塞杆5的后端安装在外鞘管4后端内,推送活 塞杆5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活塞环3,外鞘管4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胶囊内镜仓2,偏心的 活塞环3对应设置在外鞘管4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2内。所述的芯杆6前端为锥形引导头1,芯杆6前端通入外鞘管4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 镜仓2并伸出,芯杆6后端与推送活塞杆5滑动配合安装。所述的推送活塞杆5的后端与 外鞘管4后端滑动配合安装。所述的推送活塞杆5和外鞘管4的后端部还设有手柄8。所述的外鞘管4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2为柱体形状,其直径小于或等于12mm, 长度小于等于15mm,所述的外鞘管4,推送活塞杆5和芯杆6为硅胶管,外鞘管4外部设有 刻度。所述的胶囊内镜推送器,其芯杆6中间内孔7可通过引导钢丝,在胶囊内镜推送 时,像常规一样行胃镜检查,将引导钢丝置入十二指肠降部,退出胃镜,而后用装有胶囊内 镜的胶囊内镜推送器,沿导丝缓缓进入十二指肠降部,再行胃镜检查,确定胶囊内镜达十二 指肠球部即可用胶囊内镜推送器将胶囊内镜推送入十二指肠降部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胶囊内镜推送器,包括芯杆,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所述的芯杆安装在推送活塞杆内,推送活塞杆的后端安装在外鞘管后端内,推送活塞杆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活塞环,外鞘管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胶囊内镜仓,偏心的活塞环对应设置在外鞘管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镜推送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所述的芯杆前端为锥形 引导头,芯杆前端通入外鞘管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并伸出,芯杆后端与推送活塞杆滑 动配合安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镜推送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所述的推送活塞杆的后 端与外鞘管后端滑动配合安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镜推送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所述的推送活塞杆和外 鞘管的后端部还设有手柄。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囊内镜推送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所述的外鞘管前端 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为柱体形状,其直径小于或等于12mm,长度小于等于15mm,所述的外 鞘管,推送活塞杆和芯杆为硅胶管,外鞘管外部设有刻度。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胶囊内镜推送器,包括芯杆,其特点是还包括有所述的芯杆安装在推送活塞杆内,推送活塞杆的后端安装在外鞘管后端内,推送活塞杆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活塞环,外鞘管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胶囊内镜仓,偏心的活塞环对应设置在外鞘管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内。其操作简单安全,胶囊内镜不经过食管、胃直接将胶囊内镜推送入十二指肠降部,能够全面、及时、安全、按需检查小肠、大肠的各段粘膜。缓和了患者、医院、经销商、公司之间的矛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极大地方便了临床。文档编号A61B1/00GK101897573SQ201010271269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日专利技术者吴正奇, 张志镒 申请人:吴正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囊内镜推送器,包括芯杆,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所述的芯杆安装在推送活塞杆内,推送活塞杆的后端安装在外鞘管后端内,推送活塞杆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活塞环,外鞘管的前端设置有偏心的胶囊内镜仓,偏心的活塞环对应设置在外鞘管前端的偏心的胶囊内镜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奇张志镒
申请(专利权)人:吴正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