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盘胶囊内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462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0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盘胶囊内镜,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内镜胶囊无法人为的控制胶囊内镜在消化系统中停留位置和时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胶囊内镜,所述胶囊内镜一端连接有吸盘,该吸盘背面还连接有用于向吸盘与胶囊内镜之间的间隙内通入气体或抽出吸盘与胶囊内镜之间的间隙内空气的连接管。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临床医生可通过连接管控制胶囊内镜在病人消化系统中的停留的位置,同时可以控制在消化系统中停留的时间,以便拍摄到更多的图像,以达到临床医生对病情诊断的需求;另外,同时当观察外后,也直接从口腔内拉出,就无需经过长时间从肛门排出,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具体涉及一种在观察人体肠胃通道时使用的吸盘胶囊内镜
技术介绍
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原理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等缺陷,可作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现有的胶囊内镜均是通过人体吞服进行使用,通过人体肠道的蠕动不停向前行进,最终通过肛门排出,其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而且无法人为的控制胶囊内镜在消化系统中停留位置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吸盘胶囊内镜,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内镜胶囊无法人为的控制胶囊内镜在消化系统中停留位置和时间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吸盘胶囊内镜,包括胶囊内镜,所述胶囊内镜一端连接有吸盘,该吸盘背面还连接有用于向吸盘与胶囊内镜之间的间隙内通入气体或抽出吸盘与胶囊内镜之间的间隙内空气的连接管。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靠近吸盘背面的一端的外壁上还套接有支撑柱。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远离吸盘的一端还设有控制阀门。更进一步地,所述吸盘、连接管、支撑柱为一体结构,且由橡胶制作而成。另外,所述连接管一端端部边缘与吸盘正面处于同水平面。此外,所述吸盘外表面上还设有保护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技术设置了吸盘,从而能够吸住胶囊内镜,再通过在吸盘背面设置的连接管,使用时,临床医生可通过连接管控制胶囊内镜在病人消化系统中的停留的位置,同时可以控制在消化系统中停留的时间,以便拍摄到更多的图像,以达到临床医生对病情诊断的需求;另外,当胶囊内镜向下蠕动过了观察点时,还能够通过连接管将其回拉至观察点进行观察,极其方便,同时当观察外后,也直接从口腔内拉出,就无需经过过长时间从肛门排出,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2)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管,还能够起到向吸盘与胶囊内镜之间充入气体,使胶囊内镜脱离吸盘;在使用时,如果观察拍摄位置较深,则可通过连接管向吸盘与胶囊内镜之间通入气体,从而将二者进行分离,随后拉动连接管将吸盘拉出即可,而胶囊内镜就自行蠕动向更深的地方运动从而进行深处拍摄。(3)本技术在吸盘外表面上设置了保护层,当吸盘进入消化系统,可以有效地避免连接线对人体的伤害,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胶囊内镜;2-吸盘;3_支撑柱;4_连接管;5_控制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吸盘胶囊内镜,包括胶囊内镜1,所述胶囊内镜一端连接有吸盘2,该吸盘背面还连接有用于向吸盘与胶囊内镜之间的间隙内通入气体或抽出吸盘与胶囊内镜之间的间隙内空气的连接管4。本技术通过吸盘将胶囊内镜与连接管相连,从而能够不对现有胶囊内镜进行任何改进即可控制胶囊内镜在体内的移动和停留,而且还能够随时控制胶囊内镜与吸盘分离,操作也十分简单,只需要向连接管内通入气体即可。为了确保吸盘与胶囊内镜连接的稳定性,所述连接管靠近吸盘背面的一端的外壁上还套接有支撑柱3。通过设置支撑柱从而加大了连接管与吸盘相连端的强度,避免由于连接管晃动幅度过大带动吸盘一起移动,从而出现与胶囊内镜的分离,加设支撑柱能够确保吸盘与胶囊内镜的相对稳定。为了能够较为方便的控制连接管内气体的流动,并且确保吸盘与胶囊内镜之间极容易出现负压,所述连接管远离吸盘的一端还设有控制阀门5。通过设置控制阀门,在固定胶囊内镜时只需将吸盘与胶囊内镜之间的空气以及连接管内的空气抽走,然后关闭控制阀门,即可产生负压从而固定住胶囊内镜;需要分离时,打开控制阀门让空气自然进入连接管直到吸盘与胶囊内镜之间,当然也可认为的向连接管内充入气体,实现快速分离胶囊内镜。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吸盘、连接管、支撑柱为一体结构,且由橡胶制作而成。通过将上述部件设置为一体结构,能够确保整个装置的稳定性,避免部件相连处出现缝隙,影响吸附胶囊内镜的效果。为了更方便的进行吸附胶囊内镜,所述连接管一端端部边缘与吸盘正面处于同水平面。另外,所述吸盘外表面上还设有保护层。当吸盘进入消化系统,可以有效地避免连接线对人体的伤害,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值得说明的是,也可在连接管和支撑柱外表面设置保护层。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技术。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技术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技术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吸盘胶囊内镜,包括胶囊内镜(I ),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镜一端连接有吸盘(2),该吸盘背面还连接有用于向吸盘与胶囊内镜之间的间隙内通入气体或抽出吸盘与胶囊内镜之间的间隙内空气的连接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盘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靠近吸盘背面的一端的外壁上还套接有支撑柱(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盘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远离吸盘的一端还设有控制阀门(5)。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吸盘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连接管、支撑柱为一体结构,且由橡胶制作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盘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一端端部边缘与吸盘正面处于同水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盘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外表面上还设有保护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吸盘胶囊内镜,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内镜胶囊无法人为的控制胶囊内镜在消化系统中停留位置和时间的问题。本技术包括胶囊内镜,所述胶囊内镜一端连接有吸盘,该吸盘背面还连接有用于向吸盘与胶囊内镜之间的间隙内通入气体或抽出吸盘与胶囊内镜之间的间隙内空气的连接管。使用本技术时,临床医生可通过连接管控制胶囊内镜在病人消化系统中的停留的位置,同时可以控制在消化系统中停留的时间,以便拍摄到更多的图像,以达到临床医生对病情诊断的需求;另外,同时当观察外后,也直接从口腔内拉出,就无需经过长时间从肛门排出,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IPC分类】A61B5/07, A61B1/00【公开号】CN204863063【申请号】CN201520457513【专利技术人】徐辉, 范丽萍, 刘作林, 倪阵, 周志, 叶莺, 王兴红, 姜汶束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 成飞医院【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盘胶囊内镜,包括胶囊内镜(1),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镜一端连接有吸盘(2),该吸盘背面还连接有用于向吸盘与胶囊内镜之间的间隙内通入气体或抽出吸盘与胶囊内镜之间的间隙内空气的连接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辉范丽萍刘作林倪阵周志叶莺王兴红姜汶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成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