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多波长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751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多波长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可穿戴多波长光电探测器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叠设的电极层、透明电荷传输层、有机活性感光层和阴极层;其中,有机活性感光层由聚(3‑己基噻吩)、[6,6]苯基C61丁酸甲酯、氧化物纳米颗粒和菁染料组成。通过在有机活性感光层中引入氧化物纳米颗粒,利用氧化物纳米颗粒的表面缺陷提供载流子陷阱态,激发光电探测器的光电倍增效应;在有机活性感光层中掺杂菁染料,让光电探测器对特定波长的光进行选择性探测;可以利用阴极层和透明电荷传输层作为反射面,将有机活性感光层作为谐振腔,增大感光活性材料对该波长的吸收,增强光电探测器对目标波长的选择性探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探测,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多波长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皮肤表面可穿戴电子器件,作为一种具备原位实时检测与健康相关信号能力的设备,可以通过检测人体所接受到的环境影响,进一步提供相应的健康管理策略。该健康管理策略有助于一些对环境变化敏感型的皮肤疾病,并且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如红斑狼疮,一种代表性的皮肤和系统性的免疫疾病,可能会被日常太阳光照中的紫外线或者甚至室内的环境光照射而加剧病情。因此,人们需要一种在皮肤表面的可穿戴器件,以此来原位测量在各个光谱范围的辐照度,评估在一段时间内的光照是否达到推荐值以及是否超过安全阈值。随着光电传感器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等发展,市售商品化的紫外光电探测器被集成进入可穿戴紫外检测设备当中,并且被用于提供健康管理策略。市售商品化的紫外光电探测器具有相对较低的噪声信号,但是对于皮肤表面紫外检测这个应用场景,其有限的机械柔性和在紫外或可见波段有限的灵敏度,限制了其在该方面的应用。

2、因此,随后又研发出有机光电探测器,但其由于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较大的激子结合能以及相对无序的结构,使得纯有机光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多波长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叠设的电极层、透明电荷传输层、有机活性感光层和阴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多波长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纳米颗粒包括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氧化铁纳米颗粒、氧化锌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多波长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2-4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多波长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菁染料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多波长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3-己基噻吩)和所述[6,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多波长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叠设的电极层、透明电荷传输层、有机活性感光层和阴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多波长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纳米颗粒包括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氧化铁纳米颗粒、氧化锌纳米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多波长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2-4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多波长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菁染料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多波长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3-己基噻吩)和所述[6,6]苯基c61丁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0.8;所述氧化物纳米颗粒占所述聚(3-己基噻吩)和所述[6,6]苯基c61丁酸甲酯总质量的55.6-166.7%;所述菁染料占所述聚(3-己基噻吩)和所述[6,6]苯基c61丁酸甲酯质量的0.3-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子丹李雨堯欧阳夏方源卓杰凯卓尔瀚刘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