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壁面微结构的低噪音微涡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728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壁面微结构的低噪音微涡轮,涉及呼吸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呼吸机微涡轮噪音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和叶轮,壳体上的涡舌包括导风凹槽、若干微缝和空腔,涡舌内壁设置有若干导风凹槽,导风凹槽一端与容纳腔相接,另一端与扩散管相接;导风凹槽底部设置有若干微缝,若干微缝和设置于涡舌内部的空腔连通;同时,在叶片尾缘位置设置有多孔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涡舌结构进行改造,通过导流凹槽对气流进行导流和梳理,有效地抑制了因旋涡而引起的噪声;并且通过微缝将气流引入到空腔中发生共振,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同时在叶片尾缘部位设置多孔介质材料,从而达到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呼吸机辅助设备,具体为一种基于壁面微结构的低噪音微涡轮


技术介绍

1、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的一种医疗设施。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2、微涡轮可以实现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消耗,节约心脏储备,是呼吸机中的核心部件。涡轮包括蜗壳和叶轮,所述叶轮由电机轴驱动,气体在电机带动的高速旋转的叶片作用下,由进口吸入,经过叶轮做功获得动能和内能,再通过蜗壳流道进一步转化为所需要的高压气体,最后由出口接入至设备中。

3、现有的呼吸机由于气体在叶片形成流道内高速流动所产生的气动噪声仅靠改变叶片形状难以满足患者需求,通常采用增加海绵材料,大面积包裹风机或者贴在风道的内壁面,虽然产生了一定的降噪效果,但是海绵材料特有的多孔结构容易吸附灰尘,滋生细菌,并且长时间使用后海绵的性状会发生变化,弹性逐渐降低,使得降噪和减震性能下降,甚至还有可能发生海绵粉末吹入患者气道的危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壁面微结构的低噪音微涡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叶轮(2),叶轮(2)转动设置于壳体(1)中;壳体(1)包括蜗壳(11)和两个罩板(12),叶轮(2)转动安装在蜗壳(11)内部;两个罩板(12)分别设置于蜗壳(11)两侧,将叶轮(2)罩在内部,罩板(12)上设置有气体进口(121),两个罩板(12)之间为容纳腔(13);蜗壳(11)包括涡舌(111)、涡室(112)、阿基米德螺旋曲面(113)和扩散管(114),阿基米德螺旋曲面(113)一端和扩散管(114)连接,另一端和涡舌(111)连接,涡舌(111)和扩散管(114)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环形结构;环形结构内圈和罩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壁面微结构的低噪音微涡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叶轮(2),叶轮(2)转动设置于壳体(1)中;壳体(1)包括蜗壳(11)和两个罩板(12),叶轮(2)转动安装在蜗壳(11)内部;两个罩板(12)分别设置于蜗壳(11)两侧,将叶轮(2)罩在内部,罩板(12)上设置有气体进口(121),两个罩板(12)之间为容纳腔(13);蜗壳(11)包括涡舌(111)、涡室(112)、阿基米德螺旋曲面(113)和扩散管(114),阿基米德螺旋曲面(113)一端和扩散管(114)连接,另一端和涡舌(111)连接,涡舌(111)和扩散管(114)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环形结构;环形结构内圈和罩板(12)连接;涡舌(111)包括导风凹槽(1111)、若干微缝(1112)和空腔(1113),涡舌(111)内壁设置有若干导风凹槽(1111),导风凹槽(1111)一端与容纳腔(13)相接,另一端与扩散管(114)相接;导风凹槽(1111)底部设置有若干微缝(1112),若干微缝(1112)和设置于涡舌(111)内部的空腔(11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壁面微结构的低噪音微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凹槽(1111)采用仿鲨鱼盾鳞结构,导风凹槽(1111)的高度与宽度之比为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壁面微结构的低噪音微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缝(1112)为长方形微缝,相邻两条微缝(1112)中心距为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磊苏文涛杜巍刘润煜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